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第六章文化学基

前言

一轮学习目标:掌握文化的定义、分类,重点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理解跨文化交际的特点,以及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

(学姐说:在实际考试中,单独考察《引论》中的文化并不多,主要是结合《跨文化交际学》与《中国文化要略》这两本书进行综合性的考察。总体上难度不大,需要在掌握重点概念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积累一些代表性案例,例如什么样的情况可以体现出“文化休克”。)

01

文化

(一)重要的概念

1.文化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

2.文化的分类(按照文化的内容,注意与《中国文化要略》导论中对文化的分类进行区别):

1)物质文化

2)行为文化

3)制度文化

4)观念文化

(其他:大c、小c)

(二)文化的特点

1.人类特有、后天习得

2.民族性

3.社会性

4.系统性

5.符号性

6.动态性(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

(三)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1.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

2.语言是记录文化的符号系统,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3.语言与文化相互依附、促进、制约。

02

跨文化交际

(一)定义

(二)特点

根本特征是如何发现、认识、对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1.文化的差异与交际障碍

2.交际原则与价值观念

3.母语文化的思维定势与对异文化的成见

4.交际过程中的相互接近和求同趋势

5.交际的结果:文化的相互影响。

(三)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与适应

1.文化休克(文化震荡症)的概念(超级高频考点)

2.文化适应的四个阶段:

1)蜜月阶段

2)挫折阶段

3)调整阶段

4)适应阶段

(ps:这四个阶段一定要按顺序记忆,曾经有学校考过排序。看过书的同学看到这里的时候能回忆起“文化休克”一般出现在哪个阶段吗?)

3.文化适应过程对我们的启示

1)第二语言教学必须重视文化差异

2)要充分理解学习者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并帮助他们顺利度过挫折期

3)理想的二语教学是使学习者同时掌握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

4.跨文化交际中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

1)尊重不同的文化

2)理解与适应目的语文化

3)求同存异对待文化冲突

4)外为我用、发展本国文化

5)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选择文化依附

(小测试:什么是“文化依附”?)

03

对外汉语教学与相关的文化教学

总要求:对外汉语教学应该以语言教学为主,紧密结合相关的文化教学。

(一)确定文化教学内容的原则

1.语言的

2.交际的

3.对外的

(二)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文化教学的层次

1.语言的文化因素

2.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

3.专门性文化知识

(三)相关概念(主要掌握陈光磊针对文化所做的区分)

1.语构文化

2.语义文化

3.语用文化

(注意:这部分不需要逐字记忆,主要是多看看课本中的举例,理解汉语在结构、语义、语用等三方面的特点及其表现。)

(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简答题)

1.要为语言教学服务、与语言教学的阶段相适应

2.要有针对性

3.要有代表性

4.要有发展变化的观点

5.要把文化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

(五)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的方法

1.通过注释直接阐述文化知识

2.将文化内容融汇到课文中去

3.通过语言实践培养交际能力

扫描左侧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yjw.com/jbby/200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