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与迫从
上次我们说到,弗洛伊德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相当纠结的人性图景,一方面,人性的最深层中隐藏着许多阴暗的东西,它不为道德、良心以及个人的自我认知所接受,长年被压在意识之海的最深处,另一方面,那些阴暗又是能量和驱力的体现,时刻急于表现自己,由此,自我使用了许多神奇的手法对这些能量进行润饰和转移,使其符合道德、良心和自我认知,并逃离超我的严厉监管,使龌蹉的动物性能以一种光彩的方式展现自己,实现道德和本能的双赢。
那么,那些高深而娴熟的手法究竟是什么呢?下面将为大家揭晓。
“自我防御机制”,弗洛伊德如此称呼它。
自我通过行使自我防御机制来调停本我与超我的冲突,使原始冲动得以委婉地满足,又不让超我用负罪感来惩罚自己。自我防御机制是如此广泛地被运用,以至于它几乎可以用于解释我们所有的无意识行为或说不上动机的行为,它是自我所有机能的体现,甚至可以说,自我就是自我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总结出了7种自我防御机制,其女安娜·弗洛伊德扩展为15种,而后人则总共发现了种,自我防御机制的种类之多,足以说明人性的复杂,下面我们只介绍较为常见的几种,它们能够解释人的许多行为,如普及到种,则能解开人性的大部分奥妙。
压抑它是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其一是因为它产生于人生的早期并贯彻于人生的所有阶段,其二是因为它是其它所有防御机制发动的前提。压抑是指自我把一些会使人不开心的信息驱逐于意识之外,使其不被个体察觉,从而暂时性地减轻焦虑。但是,潜意识中被压抑的部分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它是一种活跃的能量,随时蠢蠢欲动地想要跑到意识中去。因此,当能量过大而难以压制时,个体会感到一种原因不明的焦虑和不安,弗洛伊德称之为神经质焦虑,之所以原因不明,是因为自我极力阻止个体察觉到那些信息,之所以焦虑不安,是因为那些带有能量的信息时刻在冲击着自我设下的防御。被压抑的信息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先天的本能冲动和原始欲望,也就是不被道德和良心接受的部分,第二种是在后天生活中的痛苦经验和不良的自我形象,也就是不被自我认知和自我理想接受的部分。其余防御机制大多依赖于某种具体场景,只有压抑可以及时发动并且对所有能引发痛苦和焦虑的经验都有效,因此它优先于所有防御机制而发动,以求得压力的暂时减缓,但是它不能把负性能量消除,必须依赖后期运用其它防御机制把能量发散出去。
否认这种防御机制被运用于人生的早期,因为适应性差而在个体发展出新的防御机制后被淘汰,是一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通过这种机制,人们不相信、不承认对自己不利的、带来痛苦的现实状况。现实检验能力低下、防御手段有限的小孩惯用这种机制,当他们犯了错并被责骂时,他们会真心认为自己没有犯事,并对其所作所为进行强烈的否认。成人一般只有在经历重大的悲伤事件时才会应激性地运用这种机制,如得知心爱的人离逝时失声大喊“这不是真的,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我不相信!“,但是在成人的自我结构中这种机制早已被弱化,以至于几乎没什么卵用。
投射这是最讨人厌的防御机制。运用这种机制的人,不承认自己具有某些不良品质和思想感情,而把它们看成是别人具有的东西。通俗来讲就是有色眼镜,这些灰暗的颜色是属于自己的,但是通过它会把其它东西看成灰色,整天怀疑别人图谋不轨的人心里肯定有鬼就是这个道理。一些人宽己严人,爱用自己的一套做法和想法来约束和谴责他人,并且,经过观察后可以发现,他们的谴责实际上是一种无节操的乱扣帽子,而实际上,他们的理论用来谴责自己是最合适的,这些讨人厌的人就是使用了投射的自我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虽然与其它机制一样可以调节自我结构,但是外部适应性低,容易招来杀身之祸,因此也是一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反向形成这是一种表现出自己的不良品质和思想情感的对立面来减轻焦虑的方法,还可以有一种通俗的解释,即,爱上自己讨厌的东西,对自己害怕的东西兴奋。对于那些引发焦虑的信息,只要用相反的方式来对待它们,就能够顺利地骗过自己的感情,从而避免自我厌恶、自卑、自罪和恐惧等不良情绪,运用得当的话,还能弄假陈真,从而塑造更好的自己,但是对于自我意识强烈的人来说会引发“我是谁”、自我同一性、真与伪等哲学争论。顺带一提,傲娇也属于反向形成机制的运用。
合理化合理化也称文饰作用,是指为不良行为、个人失败或痛苦经历编造一个看似合理、自己能够接受但是别人不一定买单的理由来安慰自己或推卸责任。例如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考试失败说运气不好、被雨困住不怪自己不带伞却责骂老天、求爱失败偏说是对方瞎了狗眼、错过了重要信息怪别人不提醒等。这种机制的特点是心中的道理可以根据现实情况过分灵活地调整,并且只为对自己的行为和处境作出最舒服的解释而服务,只有在吃不到葡萄的时候葡萄才是酸的,有得吃了它就是甜的,而不想吃的时候管它是甜还是酸呢。
替代情绪的发泄往往需要一个对象,对某些对象发泄某些情绪是不被超我或现实允许的,此时可以把它们转移到一些安全的对象上,这种机制叫做替代。例如,在上司那里吃了不少气,但是直接还给他的话又会丢掉饭碗,于是回到家里拿妻子和小孩出气,反正家里他最大。情绪几乎可能转移到所有东西上,只要比原来的对象风险小且操作方便。一些人不忍伤害别人,转而攻击自身,这些人容易心生烦恼和形成不良的自我认知。自我结构僵化的人缺乏理解自身情绪和表达情绪的手段,他们心中的焦虑和不安容易转化为一些躯体症状,情况严重则会发展成癔症(歇斯底里)。善于对情绪进行合适的转移的人容易取得心理平衡,其中有些人以此作为建设性活动的动力,如体育、艺术、科研、社会奉献。当把情绪的宣泄用一种社会和文化赞许的方式来替代时,这种防御机制就是升华,它是一种健全的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普遍具有一种自欺的特性,因为它实际上是对直白的本能冲动进行包装,以一种能被超我容许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释放具体过剩的能量以消除紧张。一方面,自我防御机制调停内部冲突,另一方面,这种内部运作有利于机体对外部的适应和自身的发展,越是成熟的自我防御机制就越是如此。但是,自我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冲突过于强大,它就会败下阵来,此时人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适应障碍或疾病。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请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比较好海口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