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
哪些病种最适合?
古人认为,三伏天这一个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这一个月气温高,阳气旺盛,人体皮肤毛孔松散,气血充盈,以至于经脉之气流畅,穴位敏感。利用三伏天借助外界的阳气和药方调理身体,能够在一年中最大限度地祛除湿寒,从而减缓冬天多发疾病的发作,这是冬病夏治的精髓。“中医之所以在三伏天治疗冬病,看中的就是伏天的‘热’。”
一、
虚寒性痛经最适合冬病夏治
痛经是指女人在月经来之前,或月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或剧痛难忍,并随着月经周期而发作。
痛经在冬天时病症明显,到了夏天有所缓解。也不是所有痛经的人都适合在夏天治疗,只有虚寒性痛经才适合。因为人体阴阳和自然界阴阳变化相一致。春夏时节,人应该保护体内阳气生长,以顺应自然阳气的生长;在秋冬则保养人体的阴气,使体内阴气得以收藏。夏天治疗虚寒性痛经,就是为了给体内补阳气。此外,在天气最热时,人体气血旺盛,肌肤腠理开放,膏药等药物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效果明显。
人比较瘦弱、脸色苍白、月经量少、颜色淡的人。这些人一般在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按小腹疼痛减轻,如果腹部暖和,疼痛也会减轻。经期量很多的人,不适合进行冬病夏治。
二、
冻疮,医学上认为是由于患者的皮肤耐寒性差,受寒冷侵袭,血管收缩或痉挛,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组织损伤,症状是又红又肿,时痒时疼。
长冻疮的根本原因是气血运行不畅,冬病夏治可以改善气血运行。一般冻疮患者都是阴虚体质,遇冷气血淤阻形成冻疮。夏季天气炎热,寒邪渐衰,病情暂愈,在这种机体反应性最佳的时候治疗,非常利于促进冻疮的不再复发。
1.孕妇;2.严重皮肤病,如皮肤长疱、疖以及皮肤破损者;3.疾病发作期的患者,如急性咽喉炎、发烧、黄疸、咯血、慢性咳喘病的急性发作期等;4.热性疾病、阴虚火旺者以及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
三、
顽固性皮肤病很多都是冬季发作厉害,因为冬季皮肤干燥,很多时候容易反复发作,如银屑病(牛皮癣)等。
冬季阴气上升到顶点,人体受寒气侵袭,往往阳气不足,寒邪积久不散更伤阳气,导致内寒。银屑病患者体质这时期也处于低潮,加之东北冬季漫长,日照时间短,老百姓又有猫冬习惯,户外活动严重不足,因此,这一时期接受外界治疗的能力处于“不佳时期”,见效缓慢。而春夏,尤其是三伏天,气温升高、光照充分,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这时治疗银屑病,能最大限度驱风祛寒,祛除体内沉痼,调整人体阴阳平衡,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并为秋冬储备阳气,冬至时则不易被严寒所伤,可以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四、
调查显示,哮喘冬病夏治治愈率高
哮喘是一种表现为反复咳嗽、喘息的呼吸系统疾病。不少哮喘病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一到冬天,哮喘反复发作,症状加重;到了夏天,症状明显减轻。哮喘“冬天重夏天轻”正是它作为典型“冬病”的主要特征。
中医认为,哮喘是身体虚症导致的疾病,宿根为“痰饮伏于内,胶结不去”,病人往往有肺、脾、肾三脏虚弱的情况,因此一旦气候变化、感冒风寒淋雨,“宿痰”为新邪引动,脏腑为外邪侵入,就会引起发病。从西医的角度来讲,调节身体免疫力,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减缓过敏的症状,从而缓解免疫力异常的过敏性哮喘。要治好哮喘,应该在夏季阳气最旺、人体气血经络舒畅、皮肤腠理宣泄时抓紧治疗,最大限度地驱风祛寒,让人体备足阳气,到冬季时才不易被寒邪所伤。
非气道畸形引起的哮喘,像反复感冒、体弱、过敏引起的成人或小儿哮喘都适合冬病夏治。两岁以下孩子。因为皮肤娇嫩,贴膏药容易破损感染。
五、
什么是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听起来差不多,但是后者比前者要难治许多,前者是一个热症,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而后者则是一种慢性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疗程会长一点。”两者的症状也不同,风湿性关节炎痛的是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而且是热痛、红肿。而类风湿性关节炎痛的则是手、腕、足等小关节,早期一般是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更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
无论是风湿性关节炎还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中医里面都统称为“痹证”,其原因主要由于正气虚弱,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流注于经络、关节、肌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即所谓风寒湿三气杂合而致发为痹。对于风湿病来说,一方面夏季来临,阳气充沛,外界风寒之邪大为减少,症状相对减轻。另一方面夏季湿邪较重,又增加了人体感受湿邪发为痹证的机会,所以风湿病患者在夏季既要抓住时机,积极治疗,又要提高警惕,预防患病。
具有发热症状,或关节局部发热,以及虚热型的风湿病不宜冬病夏治。具体要由医生来诊断。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因此患者除治疗外,平时也要注意加强营养,比如多吃蛋白质和纤维素来预防骨质疏松;老年人还可以多吃些胶质丰富或黏稠的食物来滋养骨质,如蹄筋、肉皮、山药、红薯、土豆等。此外,风湿病患者在夏天都应避免贪凉,尽量不用或适度使用空调和风扇。饮食上也应忌食生冷以及虾、蟹等食品。
康琪壹佰健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