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上学困难叫ldquo环境适应不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7.html

昨天开学第一天,下午放学时间有个初中生进来店里借电话,打给家长,哭着说不想呆在这所学校了,想回家。估摸是初一新生吧,学生打完电话回去了,也不知道后来怎么样。

今天还是放学时间,一位妈妈领着孩子吃东西,看起来像是家里做好了打包过来的,妈妈很关切的样子,孩子边吃边说,还有几分钟就要回去了。看起来,这个孩子适应了学校的生活。

“环境适应不良”一般指新生,即小升初、初升高的学生,他们要面临几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环境改变。

新学校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学校可能有其管理与规定,与以前的环境不一定相同。

有些学生的心理成熟度高,弹性好,性格宽和,他们去到新环境,哪怕有些制度让自己感觉很不舒服,也能慢慢适应,但对个性较强,或者处在叛逆期高峰的学生来说,就非常困难。他们会将服从学校管理等同于尊严的践踏,对学校的制度有诸多“看不顺眼”,觉得到处都不舒服(实际上大部分情况下是他们自己浑身是刺)。

二是人际改变。

极少数学生能在新学校遇见老同学,大部分彼此不认识,不像原来大家很熟悉,下课说说话,有什么问题也可以交流。有些人际能力比较好的,能快速找到伙伴,有些慢热型的或者人际上比较焦虑的,可能就会被暂时边缘化,加重了他们的压力。

老师肯定不熟悉,而且新老师的脾性,教学方式,管理方式,都需要去适应。有些学生会在这个问题上被绊倒,他们经常因为“看不惯”某个老师(原因各种各样)产生了抵触心理,慢慢地变成不听这个老师的课,在课堂上开小差、睡觉,不完成老师的作业等等。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们处于各种矛盾之中,很难有谁能真正入他们“法眼”,但他们也无法意识到这种态度真正损害的是自己。

遇到这种困境的学生还可能和家长的关系也比较紧张,他们把对父母压抑的愤怒转向了外界。

当孩子哪哪都看不顺眼的时候,要特别留意家庭的亲子关系,孩子身上的刺有一部分是青春期的常态,有一部分是家庭压力的产物。

三是学习改变。

以前的学习方法已经不适应新的学习任务了,比如初中的很多科目重在思维与理解,靠记忆和背诵不管用;以前更多有家长监督,中学要靠自觉自律。

这个问题相对好解决,如果孩子学习上遇到困难,老师、同学及补习机构都可以帮助到他们。

家长要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态,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切忌用小学阶段的方式继续教育孩子,而是随着孩子的阶段不同而改变。

四是生活改变。

对住宿生来说,这是一个大考验。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照顾惯了,独立生活能力不足,无法适应集体生活。

有的学生觉得饭堂太多人,夏天挤得浑身难受,索性不去饭堂吃饭,每天用最简单的方法应付,有时小零食,有时水果,有时就饿肚子,时间长了开始头晕,上课精力跟不上。她说反正没有别的办法,能不去就是最好的选择。

有的学生是因为不习惯离开家,离开父母,感觉特别孤独无助,晚上睡不着,害怕,自己躲起来哭,又不敢告诉父母。

也有的学生跟舍友相处非常不愉快,有些人动作快有些人慢,时间就那么点,每天起床像打战,感觉特别焦虑紧张。

还有男生觉得很压抑,因为在宿舍里不敢自慰,担心别人知道,感觉特别难受……

孩子们遇到的困难可能比家长想到的多,远高于家长所能理解的程度,所以,当孩子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应之后,不要指责批评,而是耐心地倾听孩子讲述他们的压力,谨慎给建议,更不要张口就是教育再教育,这只会让孩子封闭他们的内心,导致压力不断累积而出现严重的后果。

简单地说,家长留意一下,是你说的多,还是孩子说的多?如果是你一直在喋喋不休,就是一次失败的沟通,家长需要学会的是闭嘴,忍住自己“好为人生导师”“过来人”的冲动,听孩子倾诉,建立起孩子减压的有效通道。

如果效果不明显,孩子一个月后还是无法适应,并且出现了生病、不明原因的疼痛不舒服等症状,有经常请假、迟到、课堂瞌睡等情况,就要引起重视,孩子已经从最初的“适应不良”演变成“适应困难”(障碍),要及时地寻找专业的支持。

通常,这种情况下通过短期的咨询就容易好转,而不是拖延到给家庭带来更大困扰的神经症和休学的结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yjw.com/bjhl/180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