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在坚守中学习适应收获

北京能治白癜风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又是一年临近春节,都市霓虹闪烁,相较于去年,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节日氛围浓厚。年关将近,庚子鼠年蓦然回首,似乎弹指一挥间便逝去。年初因为对疫情的未知恐惧,心中十分彷徨,春节回乡打算被迫临时取消,年底全国疫情风险仍在,年春节依然不能回老家走亲访友,但心中却多一份踏实、乐观。

作为单枪匹马到都市逐梦的山里娃,跟年至年的迷茫困惑相比,年是在坚守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持学习、不断适应,辛勤耕耘、努力收获。尽管也有迷茫、困顿,有时也会疲于应对、不得要领,但相对于前些年,确实收获不少。

年,有一种感动叫重逢。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时光荏苒,血浓于水,久别的重逢总令人无法不心潮澎湃。外公九兄弟,人称张老九,他有八个哥哥。在我年少的认知里,九兄弟开枝散叶而去,这得是多大的一个家族呀。但岁月变迁,这么一个庞大的家族,在时代的浪潮下,也各奔东西,彼此顾不上联系。七外公一家于年从重庆钢铁厂回过张家湾老家。此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张家湾曾有一房人,搬离年后,竟然在年寻亲,通过二级地名和族谱字辈,重新找回自己的根。七外公一家最后一次离开张家湾也才48年时光,我坚信就凭这就没有理由联系不上。幸运的是,上世纪80年代他们曾跟这边有通信,留下了一大家子人姓名、年龄、模糊地址等有效信息。果然,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地找到了大舅、姨孃、表哥、表姐他们。

(一大家子人,从四面八方赶来相聚,跨越48载春夏秋冬)

年,有一种幸福叫陪孩子成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自己当父母,对父母当初养育时的诸多艰辛与不易有了更深的感知。家中宝宝顺利成长,不知不觉来到了三岁的时间点。看到别人家不足两岁的娃,我有时情不自禁地想,我们家小家伙怎么不知不觉长这么大了。于我自身,作为一个父亲,有些失职。工作日耽于单位琐事,个人能力不足,工作效率不高。孩子平时没有跟我住一起,由她外婆外公在带。我只能周末或者节假日才能回家陪娃。捏捏她的小脸,用手指点她的胳肢窝逗她,带她去坐摇摇车、吃德克士、逛超市,抱着、背着、肩上扛着娃去爬山、沿滨江路闲逛、到贵州遵义绥阳双河洞,陪着娃玩老鹰捉小鸡……我享受着跟孩子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工作中积累的所有压力、疲惫因为有孩子而让这岗位上的坚守与付出变得更有意义,也让个人的人生变得更完美、更有意义。孩子这一年来健健康康成长,凝聚着外婆外公的辛劳。而我更多的时候则是惊讶这个小大人各种讨人喜欢,感叹自己小时候没她那种高情商、会说话。某日,我看她喜欢吃糖,劝她说要尽量少吃糖,以免长大了全是蛀牙,她直接顶嘴回应道,舅舅是牙医。某日,带孩子去儿童游乐场,我们鼓励她独自攀爬网状隧道,从低处往高处,二三十米的隧道,她第一次爬,怕她坚持不了。于是,我这大块头也在后面跟了去,身体的重量集中在手和膝盖上,网状的绳硌得我难受,哪知她竟然一点点敏捷地越过障碍,到达终点处坐起来给我打气说,爸爸加油,你爬过来了,我给你点赞。

(带调皮的娃外出,得做足体力准备,毕竟她可能会要求一直挂在身上)

年,有一种还愿叫故地重游。人生本过客,何苦太匆匆。我们这些离开家乡到都市打拼的年轻人,故乡注定是心中始终牵挂的情结。可除却故乡,我偏偏对贵州遵义绥阳县城格外情有独钟。12年前的夏天,不顾夏日的炎热,我一个人坐绿皮火车,经历40多个小时的长途颠簸,来到陌生的绥阳县城。陪着我的只一个不敢怎么使用的非智能手机(联想V),内存仅30M,装有《一剪梅》《月亮之上》《该死的温柔》《有一种爱叫做放手》等10首歌曲。住学生宿舍,没有澡堂、食堂,吃饭洗澡之类的基本生活都是大问题。每天上课4-5个小时,许多时间为了省钱,一天只吃一顿饭,在诗乡蓝天学校对面的饭馆里买一笼5元的小笼包。饿得快扛不住时,就用矿泉水硬顶。那花2.5元买来的一大桶山泉水,可吃上好一段时间。7月11日到达,到7月30日,仅待了二十天,体重由斤骤降为斤。在这么艰辛的环境下,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5个大学生自己发传单招生硬是把补习学校办了起来,圆满各项教学任务。没有电脑、电视、智能手机,在一个我完全陌生的地方待了40天,招生7天每天满大街发传单贴广告,上课30天个小时,算上备课、批改作业、家教之类,工作时间超过个小时。时常上完当天的课,一个人顾不上饥肠辘辘,只想回到宿舍,躺床上喘口气,得休息好一阵才能恢复力气,出门找吃的。那时精力旺盛,特别累得,特别饿得,特别吃得,特别睡得。初中高中深厚的学业积累尚且记忆深刻,大学阶段学的新知识也能派上用场,随手写百十来字提纲就能凭随机应变,讲三五个小时的课。即便没有课辅资料,照样可以凭借超强记忆力硬撑四五天的语文写作课、英语课、数学课。可以说,最美的青春都留给了绥阳的那些小朋友。经历过最坎坷泥泞的路,便无惧未来道路上的风雨交加。我常常回想起在绥阳的那些艰苦岁月,总想抽个时间回去看看当年奋斗过的地方。终于在年如愿以偿,在绥阳县城,偶遇当年我们一起奋斗的曹老师一家人。只是,岁月变换,在县城转悠来转悠去,我竟再也找不到一丁点记忆中熟悉的场景。

(那时脸颊瘦削,头发还算多,虽艰苦,精神尚可,不知下次再故地重游又是何时)

(在遵义一粮库改造的饭馆闲逛)

回首,快乐与苦涩共存,侥幸与遗憾相伴,回首,情不自禁感慨万千。不会忘记疫情特殊时期,繁华热闹的大街小巷空无一人,拥挤不堪的道路上只寥寥几辆汽车驶过,心中更多是祈祷这特殊的封禁能早日结束,还朗朗乾坤一片热闹与安宁。不会忘记在新的岗位打拼的特殊时期,身边的同事领导给予的关怀关爱,懵懵懂懂的我缺课太多,是他们一点一点教会了我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方法。不会忘记因为疫情没法回去过年那些家乡的亲朋好友、同学老师,在我年少最为困顿的时段,是他们给予了我莫大的鼓励与帮助。

(今年春节回不去的地方,她常常在我梦里出现,这生我养我的最初之地)

年,告别曾经的失落、痛苦与挣扎,在相对熟悉的岗位,以奋斗的青春继续书写人生的华章,不经意间就完成了一载时光的翻篇。流光容易把人抛,岁月催人老。我仍然坚信,趁着还算年轻,多一些折腾,多一些积累,多一些沉淀,也许就是多一份成长,就是多一份成熟,多一分更大收获的可能。,牛年,再次扬帆起航,或许我已不再激情满怀、心潮澎湃,但我仍然对你充满期待!

远山凝眸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yjw.com/bjhl/1859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