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逆行的白衣天使
他们是抗击疫情一线的战士
可他们也是普通人
面对疫情危机和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
医护人员同样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如何帮助身处防控一线的他们
进行心理减负、对抗压力
中国之声特别制作
《医护人员心理防护手册》
今天邀请到的心理防护专家是
中国心理协会注册督导师陈佩华
最近,一名重症患者在纸上写下了“我的遗体捐国家”,他的行为让大家感动。但患者离去后,对于日夜照顾他的医护人员来说心理冲击很大,我们要怎样帮助这些医护人员减少对自身的苛责?
陈佩华:“我们首先要给这些医务人员一些时间,让他们去做放松。消除他们身心两方面的疲惫,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把他撤离岗位,跟这些负面信息隔离开。另外,这个时候如果他能够求助的话,我们要让他去做深呼吸、做放松。因为深呼吸的时候能够摄入更多的氧气,他的身心可以得到舒缓。如果无法换岗,那么我们建议他找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平躺下来,让四肢做尽量大的舒展和拉伸。还要让他释放情绪,比如说他要哭的时候,我们就让他去哭、去倾诉。其实医护人员们压抑了很久的状态,通过哭可以释放出来。”
也有一些医护人员表现得非常坚强,眼泪擦干了,继续回到病房工作。可是休息的时候,他们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这些画面,这样的情况是否正常,是否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心理疏导?
陈佩华:“医护人员内心的情结或是创伤,还需要另外的配合(来疏导)。当下他其实很难把这种悲伤呈现出来。那么他会把这部分(情绪)压抑进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向内攻击,他会觉得自己很无能。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让他看到哪些情绪是可以做调整的,帮助他去调整认知,把他从这种负面的、消极的情绪里解救出来。前几天我就遇到这样一个案例,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他自己有抑郁症,去到一线他的压力非常大,当他来求助的时候在电话那头哭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心理咨询师给他做了一些陪伴、倾听。最后他自己整理,说经过(这个)事件以后,他会好好的,会更加珍惜生命。在经历这个过程时,他的认知得到了冲击,让他重新去思考生命。”
肖贤友和治疗他的医务人员
根据以往的经验,疫情好转时,社会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将逐渐凸显。现在大部分的医护人员看起来状态还不错,如何提前预防、减少医护人员心理疾病的产生?
陈佩华:“因为医护人员所有的精力和能量都集中在抢救病人,他们没有时间去考虑顾及自己的情绪和体验。但这并不等于没有,他会把所有的难受、痛苦,躯体的一些反应,通通压抑到很深的潜意识里去。一旦撤离这个岗位,潜意识里面很多东西就会慢慢地冒上来。所以我们要在他们撤岗之前做一些提前预防,把他们没有来得及反应的一些负面情绪和体验,在小组里面或在适当的场合做一个倾诉。医护人员相互之间的交流会形成彼此的支持,我觉得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他们回到家,心理上还需要专业人士去进行帮助和共情倾听,做一些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处理,这样对后期的身心健康有非常大的意义。”
总台央广记者:李欣
视频编辑:张伟浩
新媒体编辑:乔雪
更多新闻:
这份《医护人员心理防护手册》,请转给“战疫”一线的医生护士
《医护人员心理防护手册》:如何心理减负、改善睡眠?《医护人员心理防护手册》:医护人员心理压力过大怎么调节?
一些医护人员在进入隔离区之前也会出现害怕的情绪,怎么办?《医护人员心理防护手册》:如果出现这些情绪,请及时干预《医护人员心理防护手册》:万一被感染,如何渡过心理难关?《医护人员心理防护手册》:救治失败,怎样与挫败和自责抗争?
《医护人员心理防护手册》:一定避免让医护人员感到孤独、觉得是一个人在战斗
《医护人员心理防护手册》:如何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医护人员心理防护手册》:睡不着睡不好,怎么办?《医护人员心理防护手册》:过度疲劳,如何减轻心理压力?《医护人员心理防护手册》:年轻护士首次面对重大疫情,怎么进行心理调整?
《医护人员心理防护手册》:面对全民盛赞,应该如何应对?
《医护人员心理防护手册》:放松心情,这些小技巧快速有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