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两天,无数自诩“很能扛压”的现代人纷纷败下阵来,表示给中国女排姑娘们跪了!
里约奥运会,女排四分一决赛中国对巴西,半决赛中国对荷兰,两场比赛让无数正在上班的“现代人”捂着小心脏看直播、翻微博;当比赛进入白热化的后半程,朋友圈和QQ群更是被“啊啊啊好紧张!”“我不敢看了!”刷屏。
直到女排获胜之后大半个小时,还有不少人表示自己依旧没缓过来,吃不下午饭,承认自己看到飙泪。
看球都能看成这样,
我就问你怕不怕!
要是换作你,
顶不顶得住现场的压力!
如果说女排是本届奥运中国代表团最大的奇迹制造者,恐怕不为过。而如果说创造这个奇迹的是压力,是绝境下的压力让女排精神悍然再现,恐怕也不为过。
这支平均年龄仅24岁的队伍,以小组赛五战三负的成绩堪堪进入淘汰赛,首战就遭遇了小组赛未失一局的上届冠军、东道主巴西队。而此前,两队交锋的结果是中国队18连败,巴西队在任何一项数据上都强于中国队。——可以说,这是一个看不见半分赢面的死局。
当女排姑娘们置于这样的死地,置于马拉卡纳体育馆上万名巴西球迷贯穿全场的嘘声中时,残酷巨大的压力化为熊熊的地狱火,在这漫长而煎熬的五局死战中,凤凰涅槃了。
此战过后,外媒震惊不已,英国广播公司在报道中说:
“郎平手下的这批年轻球员如何承受住了从未间断的巨大压力,几乎是个谜。”
而到了今天对阵荷兰的半决赛上,中国女排的光芒更盛,以3-1(27-25/23-25/29-27/25-23)力克荷兰女排,每局都有大半时间比分仅相差1、2分,每局胜败都在2分之间,4局净胜仅4分!这足以说明这是一场多么“炼狱”式的比赛。
连主教练郎平都在赛后采访时坦言自己的心脏也受不了了!“实在太胶着,从没见过如此激烈的场面,本场比赛也是全队在拼搏,咬着牙杀出血路,你死我活!”
场上的“你死我活”,是场外的“要死要活”。看球赛会看得这么紧张,是因为“同理心”会让我们潜意识里设身处地,和女排姑娘们面对了想象中同等的压力。所以,还真不能说“鬼知道她们都经历了什么”,作为观众的我们,多多少少还是知道的。
而实际上,女排姑娘们不单让你好好体验了一把什么才叫“真正的压力”,还给你提供了一个最粗暴有效“扛压大法”:
死磕
一口一口死磕掉
在生活、工作中,当面对无处逃避,无力排遣、无法消解的压力时,无视“死局”,无视可能到来的失败,把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化整为零,死盯眼前的每一分,死咬每一个局点。最后的最后,即便你不能像女排那样赢得最终的功成,曾经赢下的每一分却都永远属于你。
“高人”可以从更远的区域进攻
在本届奥运会上,朱婷、惠若琪等主攻表现极为抢眼,一记记后排重扣直杀的对手叫苦不迭,观众热血沸腾。这一现象与目前国际排球进攻策略的改变密不可分,那就是中、远网进攻。
中、远网扣球的射出面广,可利用的进攻范围更大,易于避开拦网,突破防线,并减少本方保护的压力;并且还能迫使对方调整防守布局,扩大防守区域,从而造成中区敞露,顾此失彼,利于进攻者打、吊结合,寻隙突破。
▲夺冠后激动的女排姑娘们
早在年,曾任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的南京体育学院张然教授就对这种趋势进行过分析。随着运动员身材、弹跳的提高和进攻能力的加强,近网扣球固然威猛无穷,但被拦网的可能性也必然增多;而中、远网进攻策略并不是偶然出现抑或有意而为,其良好效果和可利用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可以预料的。中、远网进攻不但可运用于高球强攻,也适用于各种快攻。年,张然曾在江苏男排的一次训练中请运动员作过试验,二传与球网的距离,强攻在1—2米之间,快攻0.5—1米之间,其进攻威力与效果不比近网进攻逊色。
目前,中国女排多数进攻队员的身高、弹跳及其扣球技术水平,已经具备了中、远网进攻的能力,后排进攻尚且挥洒自如,前排中、远网扣球更是“小菜一碟”。而在本届运动会,“高人”们将身高与先进的技战术理念完美结合,加上出色的技战术执行和顽强不屈的拼搏意志,获得冠军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面对。坚持。胜利。
这不正是我们从观看竞技体育的过程中收获的东西么?
这又何尝不是“更快、更高、更强”的另一层意义。
本文综合新华网、央视网、参考消息、北京科技报
猜你喜欢夏季烧烤模式已经开启,这些问题你一定要注意!!“人字拖”原来这么可怕!快给爱穿“人字拖”的TA夏天来了,你被蚊子“盯”上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