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容易“走神”的情况十分常见。事实上,注意力问题可能继发于很多其他原因,而盲目地针对“ADHD”开展治疗可能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一项发表于10月CurrentPsychiatry的研究中,美国Dartmouth–Hitchcock医学中心的RichaBhatia博士总结了诊断ADHD前需要排除的原发病因,主要内容如下:
躯体疾病
很多躯体疾病可导致类似ADHD的认知、注意及执行功能缺陷。这些疾病包括包括失神发作及其他类型的癫痫发作,莱姆病,HIV感染及脑病等。
典型甲减患者常存在记忆/注意功能下降,亚临床甲减患者也存在类似情况,只是程度相对较轻。人们已观察到,甲减患者调控注意及执行功能的脑区血流量降低。因此,甲减患者也可表现出类似于注意缺陷型ADHD的症状。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尤其是儿童)在完成化疗后,常常出现类似于ADHD的注意及执行功能受损。
药物
包括大麻、可卡因、致幻剂、咖啡因等在内的很多物质均可通过作用于海马及前额叶皮质,导致注意或冲动控制能力受损,类似于ADHD患者的某些表现。MRI研究显示,产前暴露于可卡因的8岁儿童前额叶存在改变,提示可卡因对注意及冲动控制的长期潜在影响。
在某些患者群体中,特定种类的药物(如抗胆碱能药)也可导致注意缺陷。
心境及适应障碍
注意受损同样是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之一;另一方面,ADHD也可导致或促成抑郁症的发病。抑郁症与ADHD可以共病,但若患者正在经历抑郁发作,则需要了解病史,理清注意困难这一支线的脉络,以准确诊断。
儿童双相障碍的诊断颇具挑战性,与ADHD可能存在症状重叠:两者均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增加及心境不稳,因此病史则非常重要。另外,ADHD共病双相在儿童中并不鲜见。
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与难以集中注意力高度相关。慢性应激对基于海马及前额叶皮质的记忆和认知功能存在消极影响。若患者当前存在显著、急性或控制不理想的焦虑,尤其是童年期并无注意缺陷史,诊断ADHD务必慎重。
另一方面,未治疗的ADHD也可导致焦虑症状。
虐待或创伤
难以集中注意力是PTSD的核心症状之一。在诊断ADHD前,需先排除PTSD及近期虐待/创伤史。近期遭遇创伤的儿童常表现为激越、不安及行为紊乱,这些表现均类似ADHD。
失眠
睡眠在记忆巩固及维持注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睡眠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不宁腿综合征、睡眠时相延迟等)可导致慢性劳累,进而显著影响注意、维持注意及认知功能,儿童、青少年及成年人均可能发生。
针对成人的研究显示,睡眠剥夺与继发于前额叶皮质活动改变的注意困难相关。其他研究则提示,健康儿童睡眠时长过短与注意受损及学业表现较差相关,由教师所报告的注意力不集中也更多,上述情况高度类似于ADHD。
学习及发育障碍
学习障碍的症状很像ADHD。例如,未被诊断的阅读或数学障碍可能显著影响学业表现,患儿可能由于难以把握内容实质而表现得“不上心”。另一方面,学习障碍与ADHD存在高度的共病关系。发育障碍患儿也可存在ADHD的某些症状。
成人与儿童ADHD:两种不同的疾病?
家长的批评:ADHD症状迁延不愈的原因之一?
信源:RichaBhatia.RuleoutthesecausesofinattentionbeforediagnosingADHD.CurrentPsychiatry.October;15(10):32-C3医脉通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白癜风十大专业医院白癜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