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历年真题解析

北京最专业白癜风专科 http://m.39.net/pf/bdfyy/qsnbdf/

变态心理学

多选:根据ICD—10的说法,精神病性症状包括()。

(A)显著的精神运动性兴奋(B)幻觉

(C)因抑郁而产生自杀观念(D)妄想

ABD

精神病性只用于描述存在下述症状的情况:幻觉、妄想、显著的兴奋和活动过多、并非由于抑郁或焦虑引起的严重而持久的社会性退缩、显著的精神运动性迟滞、紧张症性行为

单选:变态心理学研究的侧重点是心理异常的()。(A)性质(B)治疗(C)诊断(D)预防

A

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研究对象相同,但侧重点不同。变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侧重研究和说明心理异常的基本性质和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心理异常发生、发展的影响。

单选: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异常的原因可能是()。(A)固着(B)存在焦虑

(C)投射(D)基本焦虑

A

弗洛伊德对心理异常的解释包括固着、焦虑、压抑。投射是防御机制。存在焦虑是人本主义的观点。

单选:弗洛伊德认为,防御机制是人的()。

(A)生物性防御本能

(B)动机冲突

(C)防止焦虑的能力

(D)基本欲望

C

弗洛伊德认为,人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叫做“防御机制”

单选: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

(A)存在固着现象

(B)合理地解释各种本能的欲望

(C)存在防御机制

(D)合理度过性心理发展各个阶段

D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与弗洛伊德有关的概念:性的冲动是导致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力比多;本我;自我;超我

多选:巴甫洛夫认为,心理异常的原因包括()。(A)心理防御

(B)两种基本神经过程的艰难相遇

(C)强烈刺激

(D)高级神经过程灵活性出现欠缺

BC

巴甫洛夫认为引起机能性神经障碍的两个条件是:1)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冲突

2)强有力的、异乎寻常的刺激。

单选:人本主义认为,潜能的特征是()

(A)趋向完美

(B)存在与责任冲突

(C)自我防御

(D)变形的心理冲突

B

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在焦虑”,这种“存在焦虑”就是存在和责任的冲突。

多选:判断求助者主客观是否统一,可分析其()。(A)现实检验能力

(B)自知力

(C)情绪调节能力

(D)快感度

ABC

主客观是否统一可以分析其自知力、现实检验能力;也可分析其心理冲突的性质;幻觉、妄想。

单选: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标准化区分原则是由()提出的。

(A)李心天(B)许又新

(C)郭念锋(D)陈仲庚

李心天教授提出正常与异常标准化区分原则,医学标准、统计学标准、内省经验标准、社会适应标准。

单选: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心理学原则不包括()。

(A)主客观世界统一原则

(B)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C)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一致性原则

(D)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C

郭念锋正常与异常区分的心理学原则包括:

主客观世界统一原则、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单选:感觉阈限病理性降低,在临床上的表现是()。

(A)感觉减退(B)感觉过敏

(C)感觉适应(D)感觉不适

B

感觉障碍有三种表现形式: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其中感觉减退指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增高而对外界刺激感受迟钝,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患者。感觉过敏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降低,常见于疑病患者。

单选:精神障碍的患者将墙上的裂纹看成狰狞的面孔,这种现象属于()。

(A)幻觉(B)妄想

(C)错觉(D)视物变形症

C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精神疾病患者的错觉不能接受现实检验,在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错觉常常带有恐怖性质。幻觉是无对象性的知觉,多见于精神病性患者。

单选:体内有性质明确、部位具体的异常知觉,属于()。

(A)内感性不适

(B)非真实感

(C)内脏性幻觉

(D)被洞悉感

C

内脏性幻觉的患者的躯体内部有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的异常知觉。要注意和内感性不适做鉴别,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

单选:随境转移的现象是可能出现于()

(A)思维云集(B)假性幻觉

(C)思维奔逸(D)真性幻觉

C

思维奔逸,兴奋性思维联想障碍,思维活动量增加、思维联想速度加快,语量多语速快,音联意联,随境转移

单选:抑制性思维联想障碍的一种常见形式是()。

(A)思维迟缓(B)思维云集

(C)被洞悉感(D)妄想心境

A

思维迟缓,抑制性思维联想障碍,思维活动缓慢、联想困难、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

单选: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出现语词杂拌,这种症状最可能是()。(A)思维不连贯(B)思维中断

(C)破裂性思维(D)思维松弛

C

破裂性思维是在意识清楚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谈话内容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严重的破裂性思维,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称为思维不连贯。

单选:违背本人意愿地在脑海中涌现出大量观念,这种症状可能是()。

(A)破裂性思维(B)强迫观念

(C)强制性思维(D)超价观念

C

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是指一种不受患者意愿支配的思潮,强制性地大量涌现在脑内,内容往往杂乱多变,毫无意义,毫无系统,与周围环境也无任何联系。这些内容往往突然出现,迅速消失。

单选:产生于主观空间内的幻觉是()。

(A)真性幻觉(B)假性幻觉

(C)主观幻觉(D)脑内幻觉

B

按幻觉体验的来源分类,有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其中,假性幻觉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脑内、牙齿内),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精确,与客观事物不同。

多选:妄想的特点包括()。

(A)以迅速变化的联系作为依据的思维

(B)坚信不移

(C)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

(D)自我卷入

BCD

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其特点1)、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结论;2)、对这种不符合实际的结论坚信不移,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3)、具有自我卷入性,以自己为参照系。

*单选:某人对所熟悉的环境突然感到气氛不对,周围环境已经发生了某种对他不利的变化,使得此人有某种不祥的预感,此种症状称为()。

(A)突发性妄想

(B)妄想知觉

(C)非真实感

(D)妄想心境

A

按照妄想的起源以及妄想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可以包括: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原发性妄想是突然发生的,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和当前处境无关,而不是起源于其他精神异常的一种病态信念。表现形式有妄想知觉、妄想心境、突发性妄想。妄想知觉是指患者突然对正常知觉体验赋以妄想性意义。

单选:强迫观念是()。

(A)思维内容障碍(B)意志障碍

(C)思维形式障碍(D)情绪障碍

A

思维内容障碍包括妄想、强迫观念(强迫性思维)、超价观念。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是指某一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地出现在患者的脑海中。患者自己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但事实上常常是违背患者的意愿,想摆脱,又摆脱不了,患者为此而苦恼。

多选:注意狭窄的症状可见于()。

(A)激情状态

(B)意识障碍

(C)专注状态

(D)智能障碍

ACD

注意狭窄见于激情状态,专注状态和智能障碍患者

多选:病理性遗忘的种类包括()遗忘。

(A)倒错性(B)顺行性

(C)逆行性(D)错构性

BC

病理性遗忘包括: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和心因性遗忘。

单选:精神发育迟滞形成的原因是()。

(A)内心冲突变形(B)获得性知识的丧失

(C)内心冲突强烈(D)早期大脑发育不良

D

精神发育迟滞:先天或围产期或在生长发育成熟以前造成的。痴呆:意识清楚情况下后天记忆智能受损。

多选:情绪低落的特点包括()。

(A)原有兴趣减少(B)快感缺失

(C)自我评价降低(D)自杀观念

ABCD

情绪低落的患者经常面带愁容,表情痛苦悲伤。自诉精力不足、失眠(或睡眠过多)。思维迟缓,愉快感缺失,自我评价过低,自信心不足,自责自罪,自罪妄想。有自杀企图和行为。

单选:对一些能引起正常人情绪波动的事情以及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事情缺乏相应的情绪反应,这属于()。

(A)情绪淡漠(B)情绪迟钝

(C)情绪倒错(D)情绪脆弱

A

对一些能引起正常人情绪波动的事情以及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事情缺乏相应的情绪反应,这属于情绪淡漠。情绪迟钝,正常情绪反应量减少,精细情绪受损。例如早年与母亲相依为命,现在对母亲不关心了。

单选:客体性焦虑的种类包括()。

(A)神经性(B)原发的

(C)道德性(D)继发的

BD

客体性焦虑分为两种:原发的和继发的。弗洛伊德将焦虑分为:客体性焦虑(恐惧)(原发性的客体性焦虑和继发性的客体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

单选:某人行为被动,生活极度懒散,这种症状最可能是()。

(A)意向倒错(B)情感倒错

(C)意志缺乏(D)意志减弱

C

意志缺乏表现为患者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行为被动,生活极端懒散,个人及居室卫生级差。

单选:个体对他人的要求做出完全相反的动作称为()。

(A)被动性违拗(B)被动性服从

(C)主动性违拗(D)主动性服从

C

违拗有主动性违拗和被动性违拗。其中主动性违拗是个体对他人的要求做出完全相反的动作。

单选:妄想性障碍又称()。

(A)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B)偏执性精神障碍

(C)精神分裂症

(D)持续性心境障碍

B

偏执性精神障碍又称妄想性障碍,现实不荒谬,病程演进较慢,有时人格保持完整。

单选:与实际处境不相符合的内心纠结属于()。

(A)常形的心理冲突

(B)认知障碍

(C)变形的心理冲突

(D)情绪障碍

C

变形的心理冲突是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者它涉及的是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心理冲突有常形和变形之分。常形的心理冲突为现实刺激,生活中是事件引发。

单选:急性应激障碍的主要症状之一是()。(A)思维迟缓(B)幻觉

(C)意识狭窄(D)妄想

C

急性应激障碍,急剧精神打击,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发病,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隘,定向障碍,人格解体,强烈恐惧,通常不超过一周,常一月内缓解。

单选:适应障碍的主要症状是()。

(A)思维迟缓(B)心理丧失感

(C)意识狭窄(D)无力应付感

D

适应障碍是在易感个性基础上,应激性生活事件后,一个月内起病,病程不超过6个月。主要症状无力应付感。

多选:PTSD的主要表现包括()。

(A)创伤性体验反复出现

(B)植物神经过度兴奋

(C)意识障碍、定向障碍

(D)对创伤经历的选择性遗忘

PTSD患者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后,延迟出现、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从创伤到发病间的潜伏期可从数周到数月不等。

多选:许又新教授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包括()。

(A)发展标准(B)适应标准

(C)体验标准(D)操作标准

ACD

许又新教授评估心理健康有三个标准,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

多选:心理不健康的状态可包括()。(A)一般心理问题

(B)精神分裂症康复期

(C)严重心理问题

(D)一部分可疑神经症

ACD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一般心理问题:有现实因素激发、持续的时间比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的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第二类严重心理问题,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较长、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泛化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特点。

第三类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内心冲突是变形的,按照许又新教授介绍的神经症的评定法还不能确诊为神经症,甚至是我们把他评分,他的分才三分,连四五分都不到就是神经症性了,有问题,四五分定为可疑神经症了,教材中是作为一大类放在一起了,也是可以的。

单选:健康心理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yjw.com/cgal/1895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