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评估诊断与干预
讲座主题:校园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评估诊断与干预
时间:5月28日
主讲人:李硕芬,独立社工师执照(LISW),7年校园青少年心理咨询辅导经验,个以上的青少年儿童及其家庭服务经验。擅长领域:青少年儿童多动症/抑郁症;焦虑症/行为障碍症ConductDisorder;对立违抗性障碍ODD;破坏行为疾病DisruptiveBehaviorDisorder;适应障碍AdjustmentDisorder;依附障碍症ReactiveAttachmentDisorder。
1Q1:心理辅导项目在小学是如何开展工作的呢?
A:很多小学与中学都存在这样的需求,孩子存在着不同的问题行为。经过实践的反馈,孩子在参与项目后,各方面都有不同的进步。项目是(奥巴马)医保付费,区别是不同保险提供的价位,但基本是美元每小时左右。
在刚进入学校时,我们会对老师、校长进行培训,介绍一下我们的项目,告诉他们孩子们存在何种问题行为是需要干预的,或询问当前有哪些孩子的行为是困扰老师的。有一些常见的行为问题,比如打架、偷窃、停课、多动等。
老师、班主任、校长需要填写一个《转介问题儿童行为表》。比如老师认为孩子存在问题,那么他会填一下转介表,并向家长告知,我把你的孩子的信息分享给咨询师了,咨询师会转介再干预。
一般而言,表格中会附有一些简单的量表,打分数来测量孩子问题行为的严重程度,里面包含了孩子的行为问题,以及家庭的信息,如家长的联系方式等。这些信息是保密的,不会外泄,所以需要和家长沟通,同意后才能转介。
如果咨询师的案子没有满员(例之间),那咨询师会在24小时内与家长取得联系。一个小学有3个咨询师驻点,心理辅导课是1小时,一天约有个小朋友,除了辅导课外的时间,其他时间是用于和老师及家长开会的,并撰写心理干预服务记录文档,包括当日小结、周小结、月小结等。
还有其他儿童想要参与到我们项目中,如果满员了,则会将剩余的儿童放入后备名单里。若没有满员,则会与家长沟通,家长同意后,则会与家长共同讨论干预计划和心理诊断。有的家长不愿意认同这个诊断,不配合,我们的校园心理干预辅导计划,是完全自愿的项目,若家长不愿意的话,那么就不强制参加。
(如果青少年儿童有犯罪行为例如盗窃数额很大,参与帮派抢劫强奸活动而导致进入青少年管制所或者必须进行社区服务等判罚,那么会有法庭强制进行的心理辅导干预计划,这种项目是强制性的不可避免的,或者有离异案件家暴案件被法庭强制参加家长再教育课程,暴力情绪管理课程,儿童离异心理辅导帮助计划,这些被法庭要求的也是强制的。)
2Q2:如何制定个人干预计划?
A:没有一样的个体,也没有一样的父母,干预计划是非常个人的,要针对具体的情况制定不同的计划。
心理干预与辅导是陪着孩子一起成长与辅导的过程,个人的干预计划,我们都会结合孩子的喜好与优势进行设计。比如孩子喜欢画画,我们会有一个《愤怒的小鸟》绘本,讨论孩子每次愤怒时,身体里的怪兽会出来作怪,第一次会怎么样,会有什么后果,像他愤怒的时候如何解决。如果孩子喜欢写日记,那么我们会有一个情绪日记,进行情感变化记录,如今天很愤怒,然后转变为平静等。根据孩子的年龄,如,我不会要求5岁的孩子去写日记,而是根据他的具体情况来让他记录。
3Q3:如何干预多动症儿童?
A:多动症有三个种类,一种是注意力不集中,一种是多动,一种是综合型。因此我们要根据其不同分类,进行不同干预。
比如小明是属于多动型的孩子,他在课堂上无法坐下,不停的站起,回答问题也喜欢抢答等。通常是老师提问点名后才能回答,但小明没有办法等待,等待对他来说是煎熬。或是所有同学都在安静的看书,但小明没办法安静的看,他一定要大声的读出来,这样就影响了其他同学,因为他的行为会让其他同学有困扰,我们就需要对他进行干预。
我们可能会对他进行药物干预,带他去见心理医生,心理医生会给他开多动药物;跟家长联系,帮助小明在课后进行一些繁忙的体育运动,帮助他消耗多余的体力,如足球、篮球、棒球、冰球,这些运动都是很有帮助的;
调整座位,比如坐在靠窗的位置,小明总是会看窗外的事物,那么就很难注意力集中听课,所以我们会调整位置到第一排,只能听课,比如位置周围都是他的好朋友,那么他会很喜欢和朋友聊天,而不听讲,那么我们就得把他们分开;
有一些坐不住的孩子,我们有平衡球椅子,因为他坐平常的椅子,他坐不住,会抖腿,踢别人的椅子,我们有平衡球和平衡椅子,平衡球可以坐在上面左右晃动,平衡椅子也是一样的效果,上面可以晃动,但底部是保持不动的;
我们有一个多动指环魔,其实就是一个戒指,我们叫他魔戒,因为我们和小朋友说,这个魔戒给了他神奇的力量,能帮助他认真听讲,提高成绩,魔戒戴在手指上,他就会去转动魔戒,这样手就不会动其他的,比如他之前会很爱转笔,笔就会掉到地上,发出声音,影响其他同学,那转魔戒就不会了,不会干扰其他人。
还有其他很多干预措施,这些是例子。
4Q4:抑郁症儿童如何干预?
A:例子,抑郁症儿童安迪,曾目睹父亲家暴母亲,他躲在桌子下面,后来警方介入,父亲入狱。安迪有自杀倾向,生气时会用头撞墙,不开心时不写作业,趴在焦虑时把作业揉成团,丢纸飞机进行投篮,他会有很多不同的表现,但都影响了课堂秩序。
因此老师将他转介给我们,我们在取得家长同意后,就对他进行了干预。每年他都有“纪念日”,就是当时家暴发生的那个日子,接近纪念日时,他就会强烈的反应,因此,在纪念日临近时,我们都会进行详尽的干预,以防悲伤的记忆会上涌,他会有自杀的举动。
心理咨询师在美国是要对他们的生命安全负责的。
我们会有一些量表,对他进行自杀程度鉴定,确定他是否高危,是否有安全计划,是否有实施自杀的倾向。如果有严重的倾向,我医院进行治疗。对外告知是生病了入院,医院会把他的铅笔等利器没收。
案例中的安迪,没有处于高危,是低危的情况,但我们还是做好他的评估,注意他的自杀倾向。同时,我们会给他上一个情绪管理课程,将他的照片拍下来,是各种不同情绪的脸,喜怒哀乐等,装订成册,讨论他的情绪。
很多时候小朋友不太懂得如何标签自己的情绪,他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他只知道自己很伤心、很愤怒。我们就帮助他讨论自己的情绪,当他注意到自己脸红了,心跳加速的时候就是生气,注意到自己什么情况是伤心,是愤怒,老师也给了反馈,他的情况有改善,后来生气时,他也能知道自己是什么情况,老师会把他带去QuietCorner或CoolDownZone。让他安静一会,但并不是惩罚,CoolDownZone能够帮助小朋友冷静一下,是一个帐篷,小朋友可以在里面待分钟,画画或是看书。只要有小朋友进去了,其他小朋友就知道他是生气了。我们不是说只给安迪一个人用的,我们说是给全班小朋友用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这个空间。
5Q5:除了CoolDownZone之外,是不是还有TimeOutZone?
A:是的,但那时惩罚机制的,是家长在家使用的。比如多动症还有一个护照奖励机制,也就是行为护照(dailybehaviorpassport)的干预办法,孩子每天会带行为护照回家给家长签名,比如,我今天没打人、没咬人。这些是孩子问题行为比较严重的情况,因为这些情况每周都被停课。
护照上有笑脸、生气脸等等,老师会根据情况打钩,加注解情况。回家后,家长根据这个情况,进行干预,比如今天打人了,就做timeout。有一个timeoutchair,几岁就几分钟,坐在上面,不交流不沟通,让你冷静一下,想一想。每个家长都有不同的惩罚,比如说今天不能看电视,表现好的话,周末可以多看20分钟电视等。
6Q6:CoolDownZone会不会上瘾?
A:会,这是一个问题。这是有时间限制的,曾有一个小朋友非常喜欢画画,老师将她带去cooldownzone让她清凉一下,本来是5分钟,发现,怎么1小时还没出来。后来,我们在那边放一个闹钟,每5分钟会闹,进去的时候按一下,出来的时候按一下。还有一个小女孩,他们老师使用的是沙漏,大约5分钟可以漏完。小女孩进去以后,趁着没人看,就把沙漏倒过来,延长自己在里面的时间。那么就要剥夺她进去的权利了,为她采取其他的措施,让她冷静一下。
7Q7:TimeOut的过程中间小孩子叫大人怎么办?
A:取决于几岁的小孩子,和他叫大人做什么。只要没有生命危险,那timeout就是timeout,不能搭理他。时间过了以后才回复他。
8Q8:孩子9岁了,爱咬指甲,从没剪过。大约从五岁左右有破坏或者自残的冲动,比如裤子剪破,贵重东西摔碎,想跳楼,小的发生过,严重的会和我说想,但能控制。她爸对孩子要求高,情绪好时像小孩,不好时发怒很快。她妈也容易发脾气,但是不断学习改善自己,学心理学,爱孩子,能和孩子谈心。孩子喜欢妈妈。怎么让孩子消掉不好的想法?原因是什么?
A:通常心理诊断需要小时,这个孩子我会询问家庭的精神卫生历史,跳楼自杀是很严重的问题,心理咨询师是有所在的,特别是孩子9岁了,程度已经很好了,那么我会了解家庭是否有实现跳楼的条件,住几楼,家中是否有窗户,窗户是否有铁栏,顶楼的锁是否牢固之类的。如果孩子可以轻易实施,那就是高危情况了。医院的治疗,干预越早越好,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9Q9:在美国遇到什么情况会上报?
A:在美国,如果发现打孩子是一定要上报的。除了家暴、打人、断水断电、性骚扰等,也是要上报的。每年暑假心理咨询师是要入户的,俄亥俄州,规定孩子12岁以上才可以单独在家。
如果发现11岁的孩子在家,我是会举报的。在举报之前我都会和家长沟通,他们也能理解这是我的工作职责范围。
举报后会有儿童社保署根据情况进行初筛,报备督导,讨论后分派给前线员工,有不同组如家暴组、性骚扰组、虐待组等,组员会出访。如果他们认为24小时内有危险,那么会24小时内出访。
比如克利夫兰的冬天很冷,一个家庭没有暖气,冬天可能会有冻死的危险,当时社保署遇到这样的案例,就出访把孩子带走,或联系他们的其他亲戚,进行评估,谁家安全能接,就接走。如果都没有条件的话,那么就交由fostercare(寄养)部门先照顾。在美国,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财产,如果家庭没有尽责,那么家长的监护权会被剥夺。
10Q10: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区别是什么?
A:这个问题的最大区别是是否开药,心理医生基本是医学博士的背景,他们大多用医学角度结合心理进行治疗。而心理咨询师是硕士背景比较多,主要是用心理学来进行干预。
诊断干预是心理咨询师的主要工作内容,我们的诊断是小时,是很详尽的过程,有医保付费(1月1日-12月31日),一年付费4小时,都是用来诊断的,年初用小时诊断,年末用1小时补充诊断。小时的前期诊断包括大量的量表,心理诊断文书,家长访谈、老师访谈、孩子访谈,推断、推导对应孩子表现出的问题进行诊断。和心理医生最大的区别就是开药,保险都付费。
11Q11:在美国好像家长都很喜欢让孩子进行诊断,是否有过度诊断的倾向?
A:的确是存在过度诊断的情况,特别是心理界。一个是制度原因,比如在俄亥俄,如果孩子被诊断为多动症,那么每个月是能够领到美金,是一笔不小的补助。所以过度诊断是有制度原因在,我们也讨论过如果没有这个补助,是否会减少这个诊断的量。
12Q12:有多动症倾向的孩子,大脑的发育会跟不上正常孩子吗?可恢复吗?会不会有智力问题?
A:多动和认知障碍是不同的,实际上恰恰相反,多动症的孩子中某一部分甚至会比一般的孩子更聪明,他们更适合野外生存,他们感知世界的能力与方向更多元化,能感知到更多东西,他的视觉和触觉更不同。
我们有多动症的孩子,他们的成绩能拿全A,多动症不能代表他们有其他的问题,只是他更多动。但他们的多动情况如果比较严重,需要药物干预,才能帮助他们。在学校,小学初中包括任何学习,都要求孩子们能保持注意力学习,即便这个孩子非常聪明,在前期学习没有困难,但在后期也会存在一定障碍。
目前在学界的研究讨论都认为药物与心理干预结合,是有最大帮助,并不见得能恢复,有些人成年了还在服药,对患儿能够帮助控制大脑运作,取得更大的成功,因为他们更擅长操作多线程的工作流程。
我们有老师已经40多岁了,仍然在服药,但有药物维持,他才能完整完成每日的工作内容。所以药物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你正常的学习生活,但每一种都有不同的副作用,需要和心理医生探讨。如果不服药,孩子到一定的年龄会出现问题,影响了学习生活。
13Q13:针对贫困儿童通常会有怎样的心理行为问题诊断与干预?
A:贫困儿童不代表他就存在问题,如果儿童存在问题,但又是贫困家庭的儿童,那么就可以干预。不同的家庭,孩子也不同。在多元环境内,可能孩子会有攀比心,有的孩子零用钱多,有的少,可能会有嫉妒心理。很多时候是进行分析,因为很多孩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反应。
之前曾遇到过一个孩子见到老师在吃pizza,特别生气,老师不知道为什么孩子这么生气,恰好他又是我的辅导对象,老师就把他带来了。因为他家里穷,吃不起pizza,他觉得别人吃pizza就是在炫耀,他就会很难过,会生气。我们把这个问题和老师反馈后,老师很伤心,隔周就办了pizzaparty,全班一起吃pizza,后来小朋友就慢慢的减轻对这个的愤怒,老师给了他很多的关爱。
还有一个小朋友,无家可归,到学校时没鞋穿,老师就买了双新鞋给他。
很多时候,对于贫困儿童,我们需要给更多的关爱。但并不代表贫困一定就有心理问题,重复一下。
14Q14:对于国内的驻校社工,可能存在没有心理学科专业的培训,那对于多动症,智力障碍等,校内社工做些什么吗?
A:对于没有培训的人,我们要看这个小朋友有否得到医学界的诊断,如果得到诊断,可以参考上面提到的例子,也可以参考老师的长微博。智力障碍在美国也有智力障碍学校,取决于他的程度,如果程度严重,那么就需要特殊学校进行专门的教育。每个案例都需要具体分析。推荐大家多学习多培训。
15Q15: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仇视心理或者阴郁情绪算正常吗?
A:如果这个孩子对别人有敌意,不影响任何人,还有一定的朋友,能够完成团组作业,那么我们是不需要进行干预的。因为有敌意,这个信息不够具体,不能给出太多的指导意见。
如果他没有办法和任何人完成任何团组作业,没有办法和老师、家长、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对谁都是有攻击性的,那么我们会采取措施。
有的孩子防卫机制比较强,比如我们有的小朋友,会觉得别人看着他,就是想打他,那在被打之前,他要先打别人。他讨厌别人看着他,他自己又喜欢看别人。那么我们会进行一个角色扮演,一对一的角色互动。我盯着你看不是想打你,我们有一个thoughtbubble(会话气泡)的训练,就是说其实小朋友每个人有个会话气泡在空中,你是看不见的,是别人对你的看法,比如,其实他看着你,不是有敌意,是觉得你衣服好看,是因为你脸上有东西,是因为想知道你的鞋子是哪里买的等等。我们会讨论这些会话气泡,讨论背后隐含的含义。关于这个案例,还需要更多信息才能有措施。
16Q16:自闭症孩子,不太说话,心理可以干预吗?
A:自闭症大多时候是孤独症,不是说不愿意和他人说话,而是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目前暂未发现其成因。可以参考上一期道宁咨询的公开课。(作为社工或家长,如何更好得帮助自闭症孩子?)
17Q17:存在暴力行为的儿童,如何干预?
A:暴力行为在大部分环境下不被接受,但却是一定存在的。比如校园暴力,1对1校园暴力是零容忍的,不管谁先动手,教导处主任或校长会通知家长带回家。分校内停课和校外停课,校内停课是在学校内,但不上课,同学们上课,你在教导主任办公室里。校外停课就是回家去,不上课。
18Q18:怎样帮助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孩子?
A:很多时候这样的孩子不知道自己注意力不集中,很多这样的孩子在自己的脑子里玩的很开心,我们会经常去提问他,让他保持注意力。把他的位置尽量换到远离门窗的位置,让他们尽量不受外界干扰。
19Q19:有一个学生,别人打他的时候,我过去叫别人不要打他。他就自己拿起书自己打自己,这个该怎么办?
A:打自己是自残行为,发现自残行为时,要制止,问其原因,再分析干预措施。然后和他谈谈,别人为什么打他,他们为什么起冲突。下次起冲突的时候要怎么处理,取决于这个学生的年龄。
比如岁,我们学校是长颈鹿计划,学校随处可见就是一个长颈鹿的小动物(公仔?是的,是公仔),长颈鹿是一个情绪表达问题,小朋友可以拿起来,说“你打我,我很伤心,我希望你别打我,如果你打我,我就告老师。”就是这样一个语言表述,因为5岁的语言表达还没很好,长颈鹿就是帮助他们说,不能打人。
至于这个同学有自残自己打自己行为,需要具体分析。如果他自己打自己只是为了得到老师的
白淀风点滴状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