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伤不起rdquo,青少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最美的阶段,往往也被称为花季,此阶段心理变化大,此时青少年在物质和心理上逐渐脱离和父母的依赖,发展出自己的价值观,然而这个时期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在门诊就诊的青少年患者中,经常会看到一些青少年在自己胳膊上留下的一道一道的伤痕,问及目的时往往不是为了自杀,而是为了伤害自己,为了获得少有的掌控感,我们称之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什么是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呢?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self-injury,NSSI)不以自杀死亡为目的的故意、反复伤害自己躯体,且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如纹身、体环等除外)行为,这种行为一般不具致死性或致死性低,常见的自伤方式有割伤自己、烫伤自己、打自己以及抓伤自己等。所有的自伤行为均不是以结束生命为目的,但NSSI可增加自杀意念的发生风险,而且还可以增加实践自杀意念的能力。许多青少年在成年以后会意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而自行停止。

这样的行为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生率较高,约为8%~30%。大部分自伤在12~14岁之间出现,18岁后逐渐减少,有17%~60%的自伤者终生都有这样的行为。如果孩子出现反复自伤,很有可能是得了某种精神疾病的表现,比如情绪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等。

造成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呢?

1.个体心理层面的因素

为了缓解不良情绪

自伤的孩子常常有非黑即白的思维特点,容易片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yjw.com/jbby/199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