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的世界观是什么样的?
下面讲两个故事,我想邀请你们推测一下故事里的主人公的未来会是怎么样的?
第一个故事
某君,他出生的时候,母亲才18岁,他还没满1岁,他的父亲就抛弃妻子。后来母亲改嫁生了一个妹妹,他6岁的时候就被母亲和继父带到一个穷乡僻壤,在那里读小学的时候被同学戏弄欺凌、人身攻击。再后来母亲又与继父离婚,可是母亲选择留在乡镇里,他被送到跟外公外婆一起住。中学时代的他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整天在街头游荡,逃学,是每一个老师的噩梦,甚至还染上了吸毒和滥交的习惯。
第二个故事
某君,他从小就生长在一个混合家庭,有母亲和继父,还有同父异母的妹妹,但是他觉得自己的家还是挺不错的。小学时代的他有朋友跟他一起踢球、爬树摘果子。家里经济条件不错,所以从小学到高中读的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高中的时候他是一个善于交际的活跃分子,英俊潇洒,很多女孩子青睐他。高中毕业后,考上了一个不显眼的大学读本科,可是后来转学到全国最好的重点大学修读一个不错的专业。
第一个主人公面对很多人生的挫折,第二个主人公看起来经历比较顺遂,像正常人的生活。其实这两个故事讲的是同一个人,是两种对人生经历的解读。不同方向的解读会有很大的不一样,不同的故事塑造了不同的现实。我们说出来的故事也会塑造我们的人生。其实这两个都是奥巴马的故事,版本的真伪我不敢判断,因为政治人物的自传很可能也是他们想展现给公众的版本。(也就是现实被故事所塑造了。)
下面就开始进入到叙事工作者最重要的理念,叙事的世界观,在这个部分我会说得详细些,因为叙事的世界观是叙事治疗最重要的指引,是基础中的基础。
人的一生中发生许许多多不同的事件。每一个事件可以被看做这幅图里面的一个点。
通常当我们在咨询室见到当事人的时候,通常是因为他/她自己认为(或她被别人认为)人生的故事线是一个问题故事。正如图里面连起来的那根蓝色的线:
回到刚才第一个故事,例如:被亲身父亲抛弃、跨文化移居到穷乡僻壤、被同学戏弄欺凌、人身攻击、母亲又与继父离婚、被送到跟外公外婆一起住、整天在街头游荡,逃学,吸毒和滥交,假如将这些点连成一条线,那么这条线的名字可能叫悲惨的人生。也可能叫别的名字,关键是要贴近当事人的经验。
好,也可能会出现第二条线,例如:他的外表是黑人,黑人在美国做了街头抢劫的事,很多黑人贩毒,很多的无家可归者都是黑人,他吹嘘自己的父亲是非洲王子,这些点连起来就是另外一条线,名字可能是叫对黑人身份的鄙夷。图上显示就是橙色的线:
当这样一个有着悲惨人生,又鄙夷自己黑人身份的人出现在你的咨询室,你会怎么看待他呢?很多时候很容易会陷入困境,感觉到当事人的无望。如果是一个叙事治疗师,会记住呈现在自己面前的只是关于这个人的单薄的问题故事,而这个人还有很多故事还没有被呈现出来。叙事治疗师的任务就是找出不同于问题故事线的偏好故事线(Preferredstoryline)或者支线故事(thealternativestory)。
那怎么找偏好故事线呢?
其实有好多种方法,我现在先讲第一种方法:寻找独特事件(uniqueout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诊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