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随着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现代人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工作紧张、事业受挫、经济压力、考试重负、心灵创伤、适应障碍、缺乏信心、缺少关爱等……几乎现代社会的每个人都存在心理问题,不过表现程度有所不同罢了。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个人健康、工作和生活,还可能影响他人和社会,诱发一些不稳定因素,给社会财富和秩序造成重大损失。
以上这些情况从一个侧面真实展示出现代国人的精神状况。它提醒我们:一个人性的社会,除了谋求经济发展、创造物质财富之外,还应注意疏导、缓解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因为一个人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他对于健康、安全和幸福的渴求就会接踵而来,社会进步与否,人们快乐与否,无不与这个精神指标密切相关。 暂时放下繁杂的工作,逃离这个浮躁的钢筋水泥的空间,在都市觅一处幽静之所,让自己走进原本的自己,找到内心的能量,成了很多都市人是向往。古琴作为“琴、棋、书、画”之首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古琴,这个中国最古老的乐器,蕴藏了无数的沧桑和历史,他拥有的不仅仅是乐器所发出的声音,更多的是拥有艺术的质感,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抒发。学习古琴不仅仅能陶冶情操、锻炼气质、了解历史。更多的是能从中获得更多心灵上的平静。可以说古琴是正心修身之神器。 《白虎通·礼乐篇》载:“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琴史·释弦》载:“五音之感人,皆有所合於中也。宫正脾,脾正则好圣,故闻宫声者,温润而宽悦;商正肺,肺正则好义,故闻商声者,刚断而立事;角正肝,肝正则好仁,故闻角声者,恻隐而慈爱;徵正心,心正则好礼,故闻徵声者,恭俭而谦挹;羽正肾,肾正则好智,故闻羽声者,深思而远谋,此先王所以贵于乐也。”这里深刻的揭示了琴的五音与五脏的密切关系,古人非常注重于内修于身,在正心而修身的基础之后,再操琴,就可以通达幽冥,感格神灵,而通达造化再助益于内修于身。
《尚书》载:“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这里记述了舜一边弹琴一边唱歌,这种形式叫弦歌或琴歌。通过这种形式正心以修身,而兼治天下。符合《大学》所阐释的“心正、身修、家齐、国治而天下平”的次第。从琴文化,我们可以看到古人非常注重于修身,修身融入了他们的生活。 因此,古琴与修身文化密切相关,鼓琴是修身,修身可以助益于操琴,二者相辅相成,真能达到造化之境,也就必然可以感格幽冥而通达神明,并助益于正心以修身。
另外,我们从《诗经》的多处描述琴的内容,可以看到古人生活跟琴密切相关:“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妻子好合,如鼓瑟琴”;“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琴瑟击鼓,以御田祖”;“椅桐梓漆,爰伐琴桑”;“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这些都是源自《诗经》的记述,从内容上看,琴已经融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
在清脆悦耳,如鸣声脆,悠扬委婉,引人入胜的古琴声中,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所有的烦躁与浮华都归为尘土,只愿深陷于古琴的世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到朋友圈。?如果您想更多的了解古琴:请添加北京医院皮肤科治疗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