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妈来到咨询室时一脸的着急,她那刚上一年级才一个月的儿子已接到老师多次的投诉了,主要的问题是上课时偶尔会离开座位在教室里走动,跟同学讲话、玩,做小动作,听课根本不在状态,开心时举手回答问题很积极,但答对的不多,作业很少全部完成的,有时认真有时根本就不想做作业,等等。
小学一年级,对于孩子、家长和老师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教过一年级的老师都深有体会,大多老师不愿意接手一年级,特别是当班主任;而很多家长同样深有体会,但孩子的内心感受,大家可能并不了解。
在这里先提醒那些还没上一年级的孩子父母,如果有意让孩子提早上小学时,请慎重考虑,特别是男生。
很多小一的家长会面对与一凡妈同样的困扰,接到老师的类似的投诉,而在家里也会发现孩子不想上学、抗拒做作业、做作业磨蹭、做作业不专心、作业潦草或偷工减料、忘记或少抄作业、不爱思考,并伴有一些情绪表现,如哭闹。
一年级的困扰现象大体可以归为四类:注意力缺失、不遵守纪律、作业困难、不想上学。当然,还有一些非典型性现象,比如人际关系搞不好、破坏性行为和学习困难等。发展心理学的一些专家将儿童的学习障碍分为四大类,而前三大类占90%学习障碍的孩子都有注意力缺失的现象,这说明注意力问题是非常突出的,在小一的孩子中表现更为明显。但根据我的临床经验看,并不是所有的注意力缺失现象都存在原发性的注意力缺失障碍,它跟作业困难、不想上学等一样,可能只是表象,是其他一些问题的结果。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要面对可以说是全新的压力,而这其实也是每个人一生中要面对的两个主要压力,那就是完成责任和遵守纪律,包括学好上课内容、写作业和考试的责任,包括按时上下课、上课端坐、认真听课、不许讲话、玩、走动等纪律。而对于承担责任和遵守纪律,大部分人在内心里都是不喜欢、不愿意的,包括成人。
然而更重要的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些责任和纪律是全新的,而且是硬性的,是跨越性的。他们在幼儿园阶段大多没有得到足够的要求和训练,没有做好准备,而且,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神经系统和心理发展相对于幼儿(大班)来说,并没有跨越性的发展,其中就包括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水平,他们无法理解、也无法解决“突然”面对的不喜欢的压力,所以会出现那些现象,我认为是完全正常的,这就是“幼小衔接”的问题。而其中所说的训练主要包括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方法的掌握、责任和遵守纪律的意识培养等等,包括上下课的活动内容与方法(比如说,肯定极少学校对一年级的新生有规划地进行下课上厕所的训练,那么因为下课贪玩忘了上厕所的孩子,第二节课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呢?),还有阅读能力、算术能力、拼写能力、书写能力、做作业的方法与习惯、睡眠与起床的方法与习惯、责任的承担、纪律规则的遵守等等的训练,而这些对一年级的新生都非常重要。
还有更糟糕的是,很多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这些行为表现不理解,在孩子本来已经很难受的情况下,还对孩子批评、生气甚至孤立、打骂,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对学习、对学校、对老师产生不理解甚至反感、抵触的情绪,这些情绪当然会反过来表现在上课、学习中,这个年龄的孩子还没有开始发展理性思维,他们会认为是学习、老师、学校让他那么累那么不开心的,如果孩子固化了这种认知,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学习就很容易进入“恶性循环”,以后孩子在从小学到高中的十二年里要学习好就可能会很困难。
因此,针对刚进入学校学习的一年级孩子,很需要家长花更多的时间和耐心来帮助孩子,培养孩子的相关能力和习惯,学会学习,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遵守纪律、规则的意识,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水平(如果有注意力缺失的话),孩子一旦能适应学校的生活,并轻松完成学业,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就会变得很轻松、很开心。在起点做好,孩子的学习就会进入良性循环,一帆风顺,以后的学习就不用太操心了。
而对于一年级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就更需要家长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关心、多一点帮助,包括帮孩子找到原因、陪伴孩子、培养训练孩子。其中特别困难的一点是有关作业问题,最让家长和孩子头痛,学校老师要求家长盯着孩子完成作业,并签名确认。其实,对于一年级孩子的作业,家长陪伴的主要工作是帮孩子学会做作业和检查,养成高效的作业习惯,帮孩子找到解决困难作业的方法,而不是守着不让孩子自由,更不是替代孩子思考、给答案。
如何培养训练那些能力、习惯、方法、意识,是另外的主题,不在这里讲述。
张老师亲子教育工作室,提供两大服务系列内容:
1、心理行为健康系列:包括心理咨询、婚姻情感咨询,孩子心理行为、学习问题咨询辅导,家庭治疗,作业策略与习惯训练,情商与人际关系训练,心理素质拓展,特殊问题团体辅导训练,父母成长课程
2、国内知名品牌“忆触记发”潜能开发训练系列:包括超级记忆训练,快速阅读训练,快乐魔方培训,思维训练,想象力作文,注意力训练,思维导图训练
北京那个医院白癜风最好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