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自己脾胃虚弱,然后再网上查一查顺便去药店买点补脾胃的中成药来补脾健胃,殊不知你没有查清楚自己脾胃虚弱的症状,去药店买的的药根本补气作用,何况现在药店卖药的都没有非常专业的医学知识,不知道你的病情,而是以你需要什么名字就推荐给你药类似名字的药而你。而你也是被药店五花八门的同类药搞得心烦气躁。那么,对于健脾这一块,我们去药店应该取那种药呢?什么类型的脾虚需要什么样的药呢?归脾丸和健脾丸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功效和作用呢?一起来看看吧!
脾虚,病证名。出自《素问.脏气法时论》。
1泛指脾之阴阳、气血不足的各种病证。多因饮食失调、寒温不适、忧思、劳倦过度或久病伤脾所致。症见消瘦面黄、四肢乏力、食不消化、腹痛、肠鸣、泄泻、浮肿、便血、崩漏等。治以健脾为大法。
2同脾气虚。中医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其性粘滞、重浊、趋下;易与阻遏气机、影响脾胃运化。并且常常与他邪夹杂致病。健脾祛湿选用哪些中成药呢?
专家指出,健脾祛湿的中成药主要有木香顺气丸、健脾丸、归脾丸等药。
中医认为,湿邪是最为常见,也是最难治疗。导致体内湿气的形成可分外因和内因,外因是空气中的湿度大而致,内因则是脾胃不健,运化祛湿能力差而导致湿气内滞。饮食不当,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也会导致湿症。湿症还常常与其它因素结合而出现、寒湿、暑湿、风湿等症状。
湿症在天气潮湿时更容易发病,常见的症状有:
头痛晕重、身体倦怠腰腿酸痛、关节屈伸不利;或见两眼、腿脚浮肿;胸中郁闷、脘腹胀满、口淡、饮食无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这些都属于所谓的“湿气重”。
脾脏能运化水湿
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水化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为预防、减轻湿邪伤人,必须重视护脾。只有脾胃阳气振奋,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所以温补脾胃是除湿的最好途径。下面我们一起具体来看看健脾祛湿的中成药都有哪些。
1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健脾丸健脾丸为著名的消食导滞药,因具有健脾消食之功而得名。它是根据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加减而成的,为保和丸的姊妹方,小儿消化不良最为常用,此外,还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等。
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
方中用党参、白术补益脾胃以资运化;山楂、麦芽消食化滞;陈皮、枳实理气和胃。诸药合用,补脾益胃,理气运滞,对于脾虚食积证极为适用。
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2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木香顺气丸:木香、枳壳(制)、陈皮、香附(醋制)、槟榔、苍术(炒)、砂仁、厚朴(制)、甘草、青皮(炒)。
行气化湿,健脾和胃。主治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附子理中丸
: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
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3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参苓白术丸此方是治疗脾虚泄泻的代表方剂。用于因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就时显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大枣。
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4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归脾丸党参、白术(炒)、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
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中成药归脾丸与健脾丸在成份和功效上的区别在中药里,有很多种药品的药名相似,很容易让人产生混淆。以归脾丸和健脾丸为例,这两种中药的名称只有一字之差,外行人很难将它们区分开。那么究竟归脾丸和健脾丸的区别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处方来源不同
健脾丸依据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加减而成的,为保和丸的姊妹方。归脾丸来源于《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七,是我国传统中药中的良方。
二、成份性状不同
归脾丸和健脾丸的成份中都有党参、白术两味中药,而健脾丸还加入了陈皮、枳实、山楂、麦芽等中药材,最终的成品是棕褐色或是黑褐色蜜丸,味道微苦。
归脾丸则还有黄芪、茯苓、当归、木香、大枣、远志、酸枣仁、龙眼肉、炙甘草等十多种中药材,此药的成品是棕褐色的大蜜丸,微苦微辛。大家可以通过这些性状来区分归脾丸和健脾丸。
三、功效侧重不同
归脾丸的药理是益气健脾、养血安神,在临床上多用来治疗或缓解因心脾两虚、气短心悸、肢倦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便血、崩漏、失眠多梦、头昏头晕等不适症状。
而健脾丸的药理是健脾开胃,多用于缓解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脘腹胀满、恶心呕吐、体弱疲倦、少行懒言等消化系统不适症状。大家可以对症选择适合自己的药品。
四、临床病证应用有区别
归脾丸临床病症应用
⑴神经衰弱:健忘、失眠、心慌、头晕,而劳神、劳累、激动等均可引发加重病情;
⑵贫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面色黄白,动则心慌心跳,疲倦无力,喜卧
⑶更年期综合征;
⑷心律失常
⑸高血压等。
相比健脾丸临床病症应用方面偏重:
⑴慢性胃病如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出现食欲不振,食量减少,舌苔厚;
⑵体质虚弱,消化不良,饮食不节,致胃脘胀满,食后症状加重,大便溏薄。中药虽然在大家的心目中是没有副作用的,但是不管怎么样,不能在懵懂的情况下去药店抓药或者盲目听从别人的经验而随意选药服用。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对症下药!
?秋养肺,正当时
?秋季饮食注意要哪些方面
?脸上斑点太多不用怕,食疗让你轻松解决
小编推荐:更多健康养生美容知识,请白癜风医院电话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