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猪哺乳阶段的饲养管理目标之一——提高哺乳期期间的采食量,减少断奶时母猪掉膘状况,缩短母猪断奶后到下一次发情配种间隔时间,因而保证母猪哺乳期间的采食量正常是最大化发挥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前提。然而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到来,尤其是南方地区,母猪产后不吃、少吃及便秘问题屡见不鲜,哺乳母猪采食量下降,泌乳减少,断奶时掉膘严重,乏情和返情现象增多;母猪在哺乳阶段的采食量问题俨然成为规模化猪场尤为 猪具有复杂的采食量调控机制。温热恒定机制是调节猪采食量的机制之一。温热恒定机制对采食量的控制表现为采食量与环境温度为负相关,但有时也表现为正相关,这主要是热应激增加所致。一方面是温度对下丘脑嗜食中枢的直接副作用,另一方面使消化道胃肠蠕动功能活动减弱,从而导致消化道内食物保持一个膨胀状态,机械感受器受压迫而抑制食欲。
2.热交换调节
环境温度通过改变猪与环境的热交换而影响其采食量。猪热平衡调节是通过化学调节——产热和物理调节——散热来进行的。热平衡理论阐述了猪体温和采食量之间的关系。猪体内分布大量热敏感受器,而猪热平衡受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的控制。当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时,体内的温度感受器(如皮肤表面、内脏器官等感受器)将感觉到的温度高信号传给体温调节中枢,此时体温调节中枢发出信号指令调节机体内内分泌激素(甲状腺素、去甲状腺素等)的分泌减少,影响猪的生理代谢减缓、形态和行为发生相应的改变,减少热量的供应,从而维持体温的恒定,最终导致采食量下降。相反环境温度降低,体内温度降低,则采食量提高。
3.体增热调节
猪因采食而产生的体增热可能是调节采食量的有效信号之一。猪胃肠道紧张度排空的压力变化形成的负反馈调节,是决定采食量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机体处于热应激的状态下,机体本能将会为了减少热增耗而减少采食量,同时机体自动增强散热过程,皮肤表面血管膨胀和充血,此时分布到消化道内的血流量明显不足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速度,使消化道出现充盈状态,胃的紧张度进一步升高,从而抑制采食。热应激会增加饮水量,采食量与饮水量呈负相关,感觉器官、胃肠道、肝脏、血液和脂肪组织也通过反馈作用参与采食量的调节。
4.激素调节
刺激采食行为发生变化的主要化学调节因素还有激素类分泌物,如胰岛素、性激素和肽类等。有文献报道称热应激使猪体内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糖原和脂肪分解加速,血糖浓度升高,从而降低采食量。这些物质通过消化道和其他部位的受体,作用于下丘脑的摄食中枢,或通过改变内分泌和贮存的能量间接地作用于中枢神经的摄食中枢。甲状腺分泌有促进消化道蠕动,缩短食糜过肠时间的功能。当外界环境温度高达等温区的上限温度时,会使猪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大幅度下降,体内甲状腺激素量变少,将影响机体胃肠道的蠕动,并延长食糜的过胃肠时间,使胃内充盈,通过胃壁上的胃扩张感受器传到下丘脑采食控制中枢,从而减少采食量。
二.热应激对哺乳母猪采食量的影响
环境温度对哺乳母猪采食量影响非常大,当环境温度从18℃增至25℃时,采食量减少50%(林长光,)。在3-4周龄断奶之后的第1-4周期间环境温度仅仅升高2℃,采食量就会减少25%(钟伟,)。环境温度在20℃以上时,每增加1℃就会使哺乳母猪每天少吃0.17kg饲料。在17-21℃下,猪舍内饲养的母猪在28d泌乳期内平均失重6.7kg,在26-30℃下,总体重下降20.1kg,这是饲料采食量大幅下降的结果(张庚华,)。高温对母猪的最大影响是导致采食量下降,当外界温度超过28℃,母猪就会通过减少采食量来减少体内热量的产生;气温在25℃以上时,每升高1℃,平均日采食量下降g(李志武等,9)。另有相关报道称环境温度高于21℃时,温度每上升1℃,采食就会减少60~g,而且体重越大,猪的采食量降低程度越严重:每高于此范围1℃,20kg的猪会减少1%的采食量,而kg的猪则会减少2.5%的采食量。
热应激导致的采食量降低会有如下可能的结果:
1、采食量降低导致养分摄取不足,泌乳量降低,从而导致哺乳仔猪生长不良、免疫力下降,断奶仔猪体重下降,最终导致哺乳阶段成活率低,上市日龄延长,养猪成本大大上升;
2、采食量降低会迫使母猪分解体脂和体蛋白用于哺乳所需增补养分不足,造成母猪泌乳期失重过多,体况差,从而导致断奶至再配种间隔延长,受胎率降低,分娩率下降,下一胎次产仔头数也可能下降,造成母猪繁殖效率降低;
3、热应激还会使得母猪饮水量增加,大量排尿会带走体液中的大量钠离子,造成细胞内外离子平衡失控;同时,热应激造成的急促呼吸消耗血液大量碱储,可能诱发呼吸性酸中毒,导致体液变酸或者产生酸性乳,从而造成产床黄白痢增加,严重情况下甚至会直接造成母猪死亡。环境温度对猪体内的能量平衡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温热环境通过影响猪采食量、消化代谢等来改变养分用于机体维持和生产的分配比例,影响饲料能量的利用效率。在等热区,饲料能量用于机体维持的比例最少,用于生产的能量最多,能量效率最高。
猪在冷应激(0℃)和热应激(35℃)的日增重和能量效率均降低(表1)(杨凤,9)。
表1温度对猪的采食量、日增重、产品能和能量效率的影响(余振华)
温度(℃)
能量进食量(DEMJ/d)
日增重(kg/d)
产品能(MJ)
能量效率(%)
0
64.34
0.54
12.51
19.4
5
47.71
0.53
12.28
25.7
10
44.42
0.80
18.54
41.7
15
39.97
0.79
18.30
45.8
20
40.86
0.85
19.70
48.2
25
33.37
0.72
16.68
50.1
30
28.05
0.45
10.43
37.1
35
19.16
0.31
7.18
37.4
注:a.按80kg猪每增重1g含23.17KJNE计算;
b.能量效率(%)=产品能/食入DE×%。
猪是恒温动物,即不耐寒也不耐热,对高温极易敏感,容易引起热应激现象的发生。温度过高容易导致猪群发生热应激问题,采食量下降将显而易见,给哺乳母猪带来的影响尤为明显。因此,高温对养猪的负面影响较大,环境温度对哺乳母猪采食量的影响应引起人们足够认识,保证哺乳母猪的哺乳及繁殖性能得到充分发挥。热应激影响猪采食量的程度还与品种、性别、体重、健康状况、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等因素有关,具体处理方法可从改善环境、调配营养成分、强化饲养管理等诸多方面来解决热应激问题。
炎热的夏季,如何给猪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
白癜风哪里看的好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