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一直被称为天之骄子。但近几年来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案,发生在北京的给狗熊喂硫酸的刘海洋案等,令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显出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4月9日至13日,全省各高校举办了首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周,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已是第三届。困扰大学生们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怎样才能化解这些难题?上周记者就此采访了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心理学教授李玲老师。
人际交往障碍
小杨是个在人际交往方面问题典型的女孩。小杨是寝室长,性格比较内向的她,晚上有点响动便难以入睡。但同寝室的几个女生性格活泼,常常晚上聊天到半夜。小杨制止过她们几次,她们并没有改变的迹象。这下可苦了小杨,连续失眠的滋味折磨得她几近精神崩溃。“老师,我真恨不得杀了她们!”小杨向李玲老师吐出了心中的焦虑才感到压力稍稍减轻。
“这是一种人际交往障碍,这个问题在大学生中比较常见。”李玲老师说,这个问题需要小杨跟室友们进行有效沟通,比如定一些制度,谈一谈自己的困难等,得到室友们的理解就可以解决。不过,一般这种性格的同学比较理想化,不懂得宽容,难以与他人沟通和互相体谅。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给她换个寝室改变一下环境,但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应该她本人开阔胸怀,懂得宽容谅解。因为,将来她要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不可能再去改变环境,只有改变自己。
追求完美成极端
小王在同学们眼里是一个有洁癖的男生。他最讨厌别人坐他的床用他的东西,别人如果坐一下,他会用手把床单抚上数遍,然后再将手洗上无数遍。并且心里不停地想着这件事,以至于上课常常走神,他拼命地想控制,却越想控制越控制不住,学习成绩不断下降,他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
“这样的孩子一般从小学习好,家长期望值很高。自己过分追求完美,犯了错误又将悔恨压抑在内心无法排解,最后成了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我们的做法是,帮他分析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源,让他正视他自己的优点、缺点。给他的建议是,不必去刻意控制,带着症状做自己该做的事。”李玲老师说。
就业压力过大
搞营销的人面对陌生人侃侃而谈是强项,但即将毕业的学营销的小李面对用人单位主考官却心慌脸红,手抖得几乎写不成字,紧张得几乎喘不过气。面试结果当然是次次被淘汰。“每次面试前我都在想,用人单位不要我怎么办?试用期结束了不用我多没面子……整天为这些担心焦虑,整夜整夜睡不好觉。”小李跟李玲老师诉苦。
李玲老师分析,因就业而焦虑,有一种是没有学习到东西,所以找工作时没有信心;另一种是缺乏自信,不能正确恰当地评价自己。其实,能力高就找个好一点的工作,差的就暂且找一个差一点的工作,以后再学习提高也不迟,不必过分担心。
恋爱挫折和错误恋爱观
“我终于找到了梦想中的女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痛苦。我相貌一般,家境贫寒,学业不精,拿什么去爱她?眼看她成为别人的女友,我该怎么办?”“我对她那么好,为何她要跟我分手?”据李玲介绍,对学生们来说这种单恋、失恋无法自我调控造成心理异常的不少。另外还有不少错误的恋爱观存在于学生中间,一种观念是恋爱只是“因为别人都有我不能没有”,一种是“不求天长地久只求一时拥有”,一个学生可能会同时和几个异性谈恋爱,恋爱只是为了排遣寂寞。对于这些问题,李玲老师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助学生们树立健康正确的恋爱观,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
“其实这些问题小学中学时可能已经存在了,只不过在大学时集中暴发出来。家长、老师、全社会从小就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环境,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开阔的胸怀。这样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才能自我调控,或者向外界求助排解,不会走极端。”李玲老师总结说。
联系-
1516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