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16日,由中国儿童中心主办,中国儿童中心老牛儿童探索馆、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北京听力协会、天津市少年宫、河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承办的面向困境儿童开展的“京津冀校外手拉手,暖童心我们益起来”——中国儿童中心“童+计划”公益项目,首批流动儿童家庭探索体验活动在探索馆成功举行。来自天津滨海新区的30组流动儿童家庭、中国儿童中心的30位学前班儿童参与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重点围绕“融合”主题开展。旨在通过组织京津两地的普通儿童与流动儿童家庭,进行“手拉手享融合”的活动,为流动儿童提供体验先进的国际早期教育机会,从而推动京津冀地区儿童校外教育的协同发展。
活动开始前,中国儿童中心学前班小朋友亲手为来自天津的流动儿童“小伙伴们”佩戴了中国儿童中心“童+计划”手环,随后他们与各自新结识的“小伙伴”手牵手走进了探索馆。
中国儿童中心学前班小朋友作为北京的小主人,在与天津的小伙伴们在探索馆内进行探索体验时,不仅和小伙伴们交流如何对儿童馆内绚丽、新奇的展项进行操作,同时他们还友好地进行合作游戏及互动。流动儿童们充分体验到了先进国际儿童博物馆展项带给他们的启发与趣味。
由于“父亲节”的临近,探索馆还为远道而来的天津流动儿童家庭特别策划了“礼物送给好爸爸”的手工亲子活动。活动中,多数流动儿童的陪伴者正是他们的父亲,而这些父亲都是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者们。在老师讲述“父亲节”的由来后,孩子们在父亲们的陪同下,亲手制作了爱意满满的礼物——“领带”。当看到孩子亲手为自己献上节日礼物时,父亲们表示内心充满了感动与感慨。
最后,中国儿童中心学前班的小朋友们为天津滨海新区流动儿童赠送了中国儿童中心“童+计划”公益项目吉祥物“童伴儿”,孩子们在彼此友好的祝福中结束了这次温暖的公益项目体验。
根据现场调研反馈,此次活动受到了天津流动儿童家庭的喜爱。大部分流动儿童家长认为,由于流动儿童的客观条件限制,很难与真正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们一样,有机会享受平等及先进的教育。本次的公益项目体验,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对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关怀与支持,拉近了流动儿童与普通儿童交流和学习的距离,增进了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并希望有机会能够多参与像中国儿童中心“童+计划”一样的公益项目,丰富流动儿童校外教育体验,促进京津冀地区儿童教育公平性。
(向上滑动启阅)
“童+计划”活动背景
中国儿童中心为进一步推动关爱儿童公益慈善项目的发展,努力拓展公益项目新思路、积极创新公益项目实践新模式,积极响应国家十三五期间“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发展战略,联合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的校外机构、公益慈善机构开展“京津冀校外手牵手,暖童心我们益起来”——年中国儿童中心“童+计划”公益项目。
中国儿童中心“童+计划”在去年项目成果的基础上,增加困境儿童家庭帮扶数量至组,其中包括来自北京的心智障碍儿童、听力障碍儿童家庭,以及新增帮扶类的50组天津随迁儿童和组河北留守儿童家庭。在项目创新实践方面,将增加“童+Video”和“童+幸福捐”两项新子项。“童+计划”公益项目还将在内容设计上开展以“康复教育”“榜样正能量”“创新实践”“爱心助力”“情景课堂”“融合教育”“志愿者陪伴”和“自由探索”八大特色主题探索体验活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