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化障碍是一种以多种多样、反复出现、时长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诉,这些症状不能完全由躯体因素来解释,从而导致反复求医和功能受损的一种慢性精神障碍。躯体化障碍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躯体形式障碍。多在30岁以前发病,女性远多于男性。病程长,常为慢性波动性。
诊断标准:
(1)符合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标准。
(2)症状标准
①以多种多样、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在下列4组症状之中,至少有2组。
a.胃肠道症状,如腹痛;恶心;腹胀或胀气,嘴里无味或舌苔过厚;呕吐或恶心;大便次数多、稀便或水样便。
b、呼吸循环系统症状,如气短;胸痛.
c、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如排尿困难或尿频;生殖器或其周围不适感;异常的或大量的阴道分泌物。
d、皮肤症状或疼痛症状:如瘢痕;肢体或关节疼痛、麻木或刺痛感。
②体检和实验室检查不能发现躯体障碍的证据,能对症状的严重性、变异性、持续性或继发的社会功能损害做出合理解释。
③对上述症状的优势观念使患者痛苦,不断求诊,或要求进行各种检查,单检查结果阴性和医师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3)严重标准常伴有社会、人际及家庭行为方面长期存在的严重障碍。
(4)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已2年。
(5)排除标准排除精神分裂症机器相关障碍、心境障碍、适应障碍、或惊恐障碍
(6)躯体症状的主诉具体多样性、变异性的特点,但构成躯体化障碍的典型性不够,病程不足2年,应考虑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
治疗原则
(1)遵循躯体形式障碍治疗原则;
(2)临床上常用的心理治疗有行为治疗、认为治疗和人际关系治疗。认知行为治疗躯体化障碍有效,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躯体主诉。
(3)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躯体障碍非常常见。最近研究显示,抗抑郁药对躯体化障碍确实有效,目前临床常用小剂量SSRIs类药物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