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 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每年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导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大学不统一,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新生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与其以前在中学里作为佼佼者的感觉大不一样,这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诱因之一。
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非所爱,这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过度紧张也会带来压力;另外还有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等。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生活的压力主要在于学生不善于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还有生活贫困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思乡”情绪困扰进入大学以后,过去的人际圈子自然解体,新的人际圈子还未建立起来,新环境的诸多不适应,使我们的“思乡”心切,但此时由于内在的独立意识在增强,对自己的思乡情绪内部会有自责、自罪感,因此我们会沮丧、焦虑、烦躁,不知为何?人际困难新的环境,新的面孔,怎么与别人相处,使我们一部分新生而困惑,有的人期望值很高,希望别人都喜欢自己,反而会有以自我为中心的东西;有的人因为来自农村、贫穷家庭而自卑;因为自己是低分录进,自己看不起自己而自卑;有的人认为自己有这毛病那毛病而自轻自贱,疏远人群,远离集体等等,造成了人际交往渠道不畅通。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 不少大学生一方面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另一方面也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了网瘾,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象牙塔”梦成泡影苦苦求学十几年,经历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磨难,作为同龄人的幸运儿,披着高考硝烟的你们带着胜利者的微笑,终于踏进了想望已久的大学校门。然而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太大了,心中刻画了多年的大学殿堂居然是这个样子,没有摩登的教学大楼,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没有想象中的宏大气势,所以在前几届的学生中就出现了这样的顺口溜:“远看襄樊学院,近看烂泥一片”。“我一心想考名牌大学,根本没有想到会考到一个这样的学校,或考到一个这样的专业等等”,带着这些不尽人意的情绪,进了大学的门,由于对这些现实的看法,我们会产生偏见和不满,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动机,丧失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动力,陷入心理误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