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微笑日
分享10个温暖的小故事
也许能给你带去意外的微笑。
01
“妈妈你最漂亮。”
“妈妈我爱你。”
“妈妈你最好。”
“妈妈你脸上是什么?”
“妈妈长了一颗痘痘。”
“我也想要脸上有痘痘。”
从小的家庭暴力受害者,到后来亲密关系中家暴受害者,直到现在的单身妈妈。女儿的出现让我感觉人生第一次被无条件的接纳,体会到某种精神上的连接感。女儿教会我的大约是真正的依恋和爱该有的样子。
02
小澧小班的时候,我跟他在动物园看猴子,看到小猴子我不由自主的说了一句:太丑了。小澧却说:“妈妈,猴子本来就是这样的呀!”
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原来早已形成了很多偏见。生活的经验已经让我们太过轻易的批判许多事,忘记了去接纳它们本来的样子。
我有时觉得,孩子可能掌握着转世的智者们残留下来的智慧,常常说出一些引起我深思的句子。我曾经以为他会让我焦虑,没想到他把我原本的焦虑都消除了。
03
去年春天,我的女儿出生了。月子里被婆婆苛待,没过多久,又发现丈夫出轨。
在万念俱灰的时候,我忽然想起,如果这些事情是发生在我的女儿身上,作为母亲,我希望她做怎样的选择——我希望她遵从自己的内心,并重新整理自己,积极快乐地生活下去。
那一瞬间,我豁然开朗。离婚。换了新发型,买了新衣服,涂了新口红。更加努力地工作。
现在,我的状态在不断变好,我很感谢女儿,她让我懂得: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要成为那样的人。
04
以前我一直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什么都希望他能比别人快一点,爬得比别人早,说话比别人早,走路比别人早……但是这个竞争的过程对我和孩子都是一种压迫,每天都很焦虑是不是自己不会教。
直到有一天,在楼下花园散步的他捡起一片树叶跟我说:“绿色”。我突然发现,大自然这个课堂远比那些早教机构和识字卡片有效的多,填鸭式的空洞教育不如让他在自然世界里真实体验,有趣多了。
那一天我理解到,玩耍对孩子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个理解从此解放了孩子的童年,也同时把我从焦虑中解放了。
05
五岁的小侄子现在很是迷恋奥特曼,我学着动画片的里的语气问他,“你可以承担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吗?”原以为他会一副小英雄的样子回答可以,可小家伙缓缓的说“不可以,我又不是宇宙英雄”,我又激励他“难道你不想做英雄吗?!你也可以做英雄呀!”,小家伙看着我依然缓缓的奶声奶气“我不要,做英雄太累了。”
什么都想拥有的我,果然是个无聊的大人啊~
06
宝宝两岁的时候,因为老公工作原因,我们全家搬到美国,并送孩子去了一所教会幼儿园。
有天和老公生了气,陪娃睡觉的时候没忍住掉了眼泪,宝宝捧着我的脸,问我怎么了,我说我的心碎了。然后她开始唱学校教的歌,很圣洁温柔的调子(类似去教堂做礼拜唱的歌)。
她并不记得太多,只是反复唱着。过了几分钟,我问她怎么突然想起唱这首歌,她看着我:“老师说这首歌可以修补人的心”。听到这句话,眼泪刷就流下来。
我一直觉得她是个不懂事的小毛孩,每天吃吃喝喝玩玩闹闹。但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了来自纯洁灵魂的爱。她不会那么多安慰人的技巧,于是绞尽脑汁想起老师的话,然后用稚嫩的童音一遍遍吟唱着,只希望抚慰我受伤的心。那一刻,我真为拥有一个孩子而感恩。
07
孩子一出生就在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下了,在她住院的一个星期,我经历了恐惧、焦虑、自责等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初为人母,看着小小的她身上插满了管子和各种监测设备,每次去看她于我内心都是一种煎熬。
非常焦虑的时候我跟老公说,她原本长在我肚子里,她是没有办法接受和我分离的,我不该把她生出来,她需要和我一直在一起。
7天后孩子从NICU转入SpecialCare继续观察,十二天后我们接她回家。我回想起那十几天自己的焦虑和失常,其实孩子在那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医生和护士,真正不能接受分离的人,不是她,而是我。
那是我第一次后思考该如何看待和孩子的关系,如何处理我们的离别。从她脱离我身体的那一刻起,她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与我渐行渐远。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或许她会越来越不需要我。我们要不断地去适应一次又一次的分离,直至永别。
昨天她八个月了,在她七个月零一周的时候我们又分开了,这次我在澳洲,她在北京。但现在的我已经知道,我们每一次的别离,都会让我们更强大。
08
我儿子9岁。跟“不是最好看的、也许也不是最聪明的”不同,原因不明的中枢神经协调障碍,使他的智商测试出来只有72分。虽然没有阿甘那样的天赋,但笑容温和、心思细腻的他一样让人喜欢。
有一天晚上,做完作业时间已经很晚了,我催促他睡觉催了很久,发现依然没去洗漱的他站在桌子边认真地剪纸,桌上一堆剪碎的卡纸。
我非常生气,开始口不择言:“这么晚了你不去睡觉把纸都剪碎做什么呢?有本事剪个东西出来给我看啊!”他立刻放下剪刀奔去洗漱。看到他跑回卧室我冷静下来,突然懊恼。我走到床边问他:“刚刚你是不是在剪什么东西?而不是在胡闹着玩?”
他认真的回答:“我想要剪纸。课堂上老师教我们剪,但是我失败了所以我在练习。”我摸摸他的头说:“没关系,我也不会,我们一起学吧,慢慢就学会了。”
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会针扎一样的疼。我的焦虑无处释放,却在用语言伤害他的那一瞬间得到恶意的快感。我们口口声声的爱和付出,有时不过是满足自己“好父母”的人设。那天我看到了自己内心的阴暗和懦弱。
从那以后,我希望自己更加警醒,真正的共情,真正的关心,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满足自己。
09
儿子吵着买玩具,赖在玩具店里不走,我几番劝说无济于事,最后干脆直接走掉。眼看我走到门口了他赶紧出来拉住我说,你等我一会儿我把玩具放那儿,我说好吧,只见他快速回去,放回原位,还对着他不舍的玩具说:“对不起,迷你特工队,我不能把你带走了!”
然后,他竟然笑着走出来了,还眯着眼睛一脸开心的给我说:“走吧,妈妈,我已经给它说对不起了!”
我愣住了,不是应该哭闹撒泼不走的么……原来,和自己心爱的东西认真告别——仪式感这么重要,怎么把禀赋效应(意即对拥有的东西的估价,比未拥有情况下要高)降到最低终于找到答案了,简直我的人生导师啊,受教了!
10
儿子现在两岁四个月,我一直很担心他被欺负,因为到现在为止,被别的小朋友打了他也不太还手。
但有一次,一件事让我动摇了。我带他去游乐园玩,那是一块模拟厨房的区域,他想进去玩,里面有一个大孩子挡在了门口,不许他进去,还推了他。我本想上前阻止,但我儿子突然跑开了,他拿来了很多其他的小玩具,都给那个大孩子,说:哥哥,一起玩。
出乎我意料的事发生了,那个大孩子接过了玩具后,就再也没有阻止他进厨房玩了。
有时候,我们会有自己的固有思维,在成长的几十年中形成了“要反抗、要争取”的观念,可是,孩子或许会让我们知道,有些事情原来也可以这样。
你有没有这样被孩子治愈的时刻呢?
本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