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有个深刻的体会:现代家长的教育焦虑一大半来源于别人家妈妈的朋友圈。
我其实是个佛系妈妈,一直在学习科学教育方法,也考过教师资格证。在大部分风平浪静的情况下,我能够冷静处理孩子的问题,有效控制自己的焦虑指数。但有时候,我也免不了陷入迷茫。
比方说,我有几个特别鸡血的家长好友,我们孩子年龄相仿,他们朋友圈的日常是这样的——
5岁的男孩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还能给妹妹出题;
另一个5岁男孩的英语动画片配音有模有样;
6岁的女孩儿能跟老外freetalk,开始启蒙法语;
8岁的男孩练了2年的架子鼓,参加比赛都拿名次了……
再看看我们家那位二傻子,开学都上大班了,他的成绩单是这样的——
10以内的加减还要靠蒙;
英语学完了26个字母、数字和颜色后,瓶颈很久了;
对体育项目兴趣不大,周末只愿意满操场乱跑;
试听了钢琴课和小提琴课,回来都跟我说:“妈妈,我都不想学——我只想傻玩玩。”
好吧,毕竟他也才6岁。跑得早的孩子不一定跑得久,我是这么安慰自己的。
但每一次那些鸡血妈妈开始发朋友圈秀孩子的新技能,我就又开始不淡定了。
“我的孩子真的比别人笨吗?”
“我的教育理论耽误孩子了怎么办?”
“如果孩子特别抗拒,我要不要坚持给他报班?”
这时候又会适时的跳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