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是否真的焦虑抑郁了且看专家共识怎么说

程少为 http://pf.39.net/bdfyy/bdfzg/201217/8505686.html

背景

不少人在面对周围环境压力时都会有这么一个感叹:最近我都怀疑自己焦虑/抑郁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抑郁、焦虑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长期失眠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影响社会功能,还会引发一系列躯体和精神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等。失眠是抑郁障碍独立的危险因素,失眠与焦虑存在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且易于“共病”,三者可独立发生,也可相伴存在。为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及神经心理行为神经病学组共同组织相关专家撰写了《中国成人失眠伴抑郁焦虑诊治专家共识》[1]。

据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全世界约有1/3的人有失眠症状,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其中约50%的患者为慢性病程。医院抑郁的终身患病率高达12%,失眠是抑郁发作的危险因素。一项长达20年的随访研究结果提示,失眠患者在长期随访中出现了抑郁发作。约70%以上的抑郁患者伴有失眠症状。伴有持续失眠的抑郁患者复发率为65%,而无失眠患者的复发率仅为13%,失眠伴焦虑的患者占20%~30%。通过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可以看出不同职业人群及不同年龄段抑郁/焦虑的得分令人堪忧。

一、明确概念

其实,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怀疑:自己是不是也焦虑、抑郁了?别紧张!首先,我们来澄清几个概念:

1)失眠有关概念的定义比较

2)抑郁有关概念的定义比较

3)有关焦虑概念的定义比较

其次,再来澄清一下三者之间的关系:可单独存在,可同时出现,互为因果关系,如下图所示:

所以当自己或者身边的亲人朋友经常性的失眠,就要警惕了。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患上焦虑状态或抑郁状态,若诊疗不及时,就会进展成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

二、评估与诊断

了解了失眠、焦虑与抑郁的相关定义及其关系后,专家共识中失眠伴抑郁、焦虑的评估和诊断有什么推荐意见呢?

推荐意见:

临床评估失眠的同时应进行抑郁、焦虑的评估,评估过程需要重视问诊技巧。睡眠日记有助于失眠的评估和临床管理。推荐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AIS(阿森斯失眠量表)、IS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等量表用于失眠的评估;PHQ‐9(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SDS(抑郁自评量表)、BDI(Beck抑郁问卷)、HAMD(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等量表用于抑郁的评估;HAMA(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STAI(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等量表用于焦虑的评估,与其他睡眠障碍进行诊断时应考虑使用PSG(多导睡眠图)、体动记录仪等客观评估方法。只要失眠、抑郁、焦虑引起临床意义的痛苦,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方面的功能损害,就应该加以重视并及时干预。

三、失眠伴抑郁、焦虑的治疗目标

1)总体目标:

尽早控制失眠和抑郁、焦虑症状,增加有效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缓解或消除抑郁、焦虑症状,减少残留症状,预防复发;降低失眠和抑郁、焦虑对躯体健康的影响,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维持良好的社会功能;减少或消除与失眠相关的躯体疾病共病的风险;避免药物干预带来的负面影响。

2)具体目标:

a:失眠伴抑郁、焦虑症状:尽快控制失眠症状,防止失眠慢性化,降低对情绪的影响,治疗失眠的同时消除抑郁、焦虑的症状。b:失眠与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积极治疗失眠和抑郁、焦虑,促使失眠和抑郁、焦虑症状持续缓解,减少残留症状,预防复发;抑郁、焦虑应按照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及停药期全病程治疗,同时兼顾失眠的规范治疗,防止失眠与抑郁、焦虑相互影响。c:躯体疾病伴发的失眠与抑郁、焦虑症状:治疗原发疾病,开展针对失眠和抑郁、焦虑的治疗,降低失眠抑郁、焦虑对原发疾病治疗的预后影响。

文末,

作者从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二字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就是人们所指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相信,通过专家共识的阅读,您所谓的焦虑和抑郁也就不那么恐怖了吧?

(医院神经内科王艳艳)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与行为神经病学学组.中国成人失眠伴抑郁焦虑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53(8):-.精彩内容推荐:当遇到抑郁症的病人怎么办?术后患者为何如此“激动”?你的病人焦虑了吗?患者卒中后抑郁,您了解多少?患者出现卒中后抑郁怎么办?温馨提示投稿邮箱:hulizixun

.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yjw.com/jbzd/199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