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琴院
「最受欢迎的古琴公号
最具人气的古典文化社群」
古琴名曲
古琴鉴赏
古琴雅集
诗词歌赋
古典文化
现代社会,随着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工作紧张、事业受挫、经济压力、考试重负、心灵创伤、适应障碍、缺乏信心、缺少关爱等……几乎每个人都存在心理问题,不过表现程度有所不同罢了。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个人健康、工作和生活,还可能影响他人和社会,诱发一些不稳定因素,给社会财富和秩序造成重大损失。
暂时放下繁杂的工作,逃离这个浮躁的钢筋水泥的空间,在都市觅一处幽静之所,让自己走进原本的自己,找到内心的能量,成了很多都市人的向往。古琴作为“琴、棋、书、画”之首,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古琴,这个中国最古老的乐器,蕴藏了无尽的沧桑和历史,拥有的不仅仅是乐器所发出的声音,更多的是拥有艺术的质感,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抒发。学习古琴不仅仅能陶冶情操、修炼气质、领悟历史,更多的是能从中获得心灵上的平静。古琴是正心修身之神器。
《尚书》载:“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记述了舜一边弹琴一边唱歌,这种形式叫弦歌或琴歌。通过这种形式正心以修身,而兼治天下。符合《大学》所阐释的“心正、身修、家齐、国治而天下平”的权重排序。
因此,古琴与修身文化密切相关,鼓琴是修身,修身可以助益于操琴,二者相辅相成,真能达到造化之境,也就必然可以感格幽冥而通达神明,并助益于正心以修身。
我们从《诗经》多处描述琴的内容,看到古人生活跟琴密切相关:“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妻子好合,如鼓瑟琴”;“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琴瑟击鼓,以御田祖”;“椅桐梓漆,爰伐琴桑”;“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从这些记述看出,琴已经融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
在清幽悦耳,如鸣声脆,悠扬委婉,引人入胜的古琴声中,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所有的喧嚣与浮华皆归为尘土,唯愿沉浮于古琴世界中。
----沈老师(总部)
孙老师(北京通州)
---陈老师(福州)
1,北京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7号中国妇女活动中心好苑建国饭店一层自古琴院总部(地铁1号线东单站长安街北侧东北出口)
2,北京海淀区北三环中路67号中视云投大厦室自古琴院(北太平庄远望楼宾馆西侧)
3,北京通州区怡乐中街巴克寓所小区17号楼
4,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安民巷48号鄢家花厅自古琴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