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一科主治医师董天葳
我们知道,心率也就是心脏跳动的次数,人的正常心率为60-次/分。低于60次/分以下的,我们称之为窦性心动过缓或缓慢性心律失常,也就是人们常说心率过慢,其机理便是起搏异常或者传导异常。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外源的人为的“司令部”,它能替代心脏的起搏点,使心脏有节律地跳动起来,是一种植入于人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用于治疗某些缓慢性致命性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血管疾病。
但其中不是所有的心动过缓都需要临床心脏起搏器治疗。如果引起心跳慢的原因是可以纠正的因素,就不需要植入起搏器。比如说心跳慢是因为服用了某些药物所致,停用这些药物以后,心率便可以恢复了,就不用安装;还有一些心跳慢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比如甲状腺功能的减退等,在补充甲状腺素的治疗,心跳慢也可以纠正;还有的常见原因,是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通过相应的血管再灌注治疗,开通病变血管,心率也是可以恢复正常的,同样不需要植入起搏器。所以,关键的是看有没有与它相关的症状出现。也就是“症状型心动过缓”。所谓症状型心动过缓,是指由于心率过于缓慢,导致心排出量不足及重要器官及组织灌注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特别是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症状,如晕厥发作,近似晕厥,黑曚等,以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疲乏,体力活动耐量下降及频发室性早搏等。
起搏器在中国应用是从70年代开始的,它也经过了更新换代的发展。目前的脉冲发生器是很小的,它体积小巧,重量为18~30克,小小的起搏器能带动体内的重要器官心脏的工作。
起搏器的结构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脉冲发生器,通常我们就简称为起搏器,有三腔起搏器(cRT)和IcD集合在一起的脉冲发生器、双腔起搏器、单腔起搏器。根据病情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类型的起搏器型号。另外一部分是电极导线,有心房的导线,心室的导线、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电极导线、治疗心衰的左房电极的导线。无论是哪一种导线,它的作用都是连接脉冲发生器和心脏的导线。它可以把心脏脉冲发生器发生的电脉冲传给心脏,心脏通过导线把自身的活动传递给脉冲发生器,使它调整起搏器和心脏自身的工作。
那么。什么样的病人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呢?
一是司令部不行了。心脏不跳了。窦房结是心脏发放电冲动的司令部,它不受意识的调控,无论吃饭、睡觉,它都会指挥心脏24小时不停止的规律跳动。窦房结功能严重障碍时会导致发放指令失败,窦房结起跳,心脏不收缩,即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二是司令部虽然能发出指令,但是网络系统不行了,传递不过去了,这种叫传导阻滞;
三是因为网络系统保证了心脏众多的成千上亿个细胞同时要起搏。当你的心脏变大,心功能不全的时候,左右心室的收缩不协调。比如说,左心室收缩慢了,右心室先收缩,这样心脏就不能有效射血,就需要第三种起搏器,这种起搏器的作用是把左右两边的心脏同步起来工作,我们称之为再同步化的治疗。
此外,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可以植入微型化的具有除颤功能的起搏器。起搏器的安装不受年龄限制,它适合于所有年龄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都会得到提高。
起搏器具有发出电信号及传导电信号的双重作用。起搏器有两个作用,一是它要把起搏器发出的电信号传到心脏里面,怎么能让心脏感受到电击呢?一定要通过一个电路把它传到心脏里面。心脏是一个非常密闭的传导系统。它由两类细胞组成,一类是收缩细胞,就像水泵一样把我们的血液送到全身。另外,心脏里还有一套起搏系统。它不受我们神经支配,每天可以自动的跳动,但要有司令部发信号。这是一个像网络一样非常密闭、控制非常好的网络系统,能把信号传递到每一个心肌细胞,让这些心肌细胞同时收缩。不管是司令部出了问题,还是网络系统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心脏的正常跳动。起搏器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起搏器电池的寿命
起搏器长期放在人的身体里,并不是说一辈子就一个起搏器不用更换了。从目前的科技来讲,起搏器进展非常快,现在比较好的起搏器,电池电量能用至八到十年,对于单腔起搏器及大容量起搏器电池寿命会更长。很多人都说,电池用光,把电池换一换不就行了?由于起搏器是由钛合金密闭铸制的,电池和电路板是在—起的。换电池就是换起搏器。电极导线功能如果正常,导线可以不换,但是要更换起搏器。植入后我们可以通过程序控制的方式来操控起搏器的寿命。起搏器设计的时候为了保证心脏起搏,每一个电脉冲出去,需要3.6伏。但装了起搏器以后,体外可以随时对精细的起搏器进行控制,比如说让它心率慢一点,让每一个电脉冲不要消耗那么多能量。每个人的心脏起搏能量不一样,也许某些人群需要30伏,某些人群需要10伏就可以了。我们可以通过起搏器程序控制让起搏器每一个电脉冲减少消耗,理论上讲就可以节省很多的电能。那么原来设计用8年的起搏器,由于合理的程控,可以用到更长的时间。
起搏器的安装
常规的起搏器安装不需要开胸。起搏器装在皮下。仅仅是在皮下切一个小口,做一个囊袋把起搏器放进去,并通过静脉穿刺的方法把电极植入到心腔内。手术创伤非常小,手术时间历时1-2小时。起搏器植入本身没有特别多的危险,危险程度主要决定于病人存在的特殊疾病,比如说病人本身是个严重心衰的患者,或者本身就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这样的病人有一定的风险。半个多世纪了,植入起搏器已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治疗方式,手术非常安全。
坚持起搏器术后程序控制随访很重要
首先,起搏器是个精密仪器,虽然在日常的工作中一般对它没有影响。但是不能避免特殊环境、特殊情况对它产生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它的功能可能会出现某些异常。因此建议病人耍坚持随访,这也是起搏器程序控制的重要性。
第二,要优化参数,这时需要用程控仪详细的测试起搏器在安装的三个月、半年之间起搏器每一个脉冲发出去以后,是不是把心脏启动起来了,把数据调出来进行分析,判断起搏器功能是否合适、各项参数是否是最优化,而延长起搏器的寿命。当然起搏器并不是说每天都需要去检查,植入后前半年,需要第一个月,医院程控一次;半年后,隔半年程控一次。一年以后,如果没有什么不适症状,只需要每年去一次程控。在接近起搏器寿命的时候,随访则要增加次数。及时与医生沟通,以决定是否更换起搏器。
随着起搏器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随着对起搏器技术的进一步的了解,更多的患者会受益于这项技术,给病人一个充满希望、活力四射的健康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