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异常分类介绍手册

心理异常分类介绍手册

病因模式

1、生物学模式

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有联系:贫血、中毒、感染等

精神症状定位于大脑的某一特定部位

2、心理动力模式

意识与潜意识,即意识与潜意识冲突的结果:欲望、本能等得不到满足。

3、行为模式

“不良学习”的结果;行为是心理的反应,建立了不合理的条件反射。如:恐怖症。

4、社会学模式

重大社会事件造成心理创伤;其他:城市拥挤和紧张等

5、整体模式:综合考虑

MT心理异常的分类

非病理性心理异常(一般心理问题:情境性)

病理性心理异常(心理障碍,心理疾病,表现为心理症状)

1、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心理紊乱)

2、精神病性心理障碍(精神失常)

3、边缘状态

心身障碍:睡眠障碍、饮食障碍、神经性呕吐等

心身疾病:高血压、偏头痛等

判别原则和标准

1、主观经验标准:感到不明原因的焦虑、抑郁等,又难以摆脱;

2、统计分析标准:是否偏离正态分布;

3、心理测验标准:智力测试、人格测试等

4、病因症状标准

5、社会适应标准:自理、沟通、交往。

一般心理问题

分神、注意力转移困难、记忆减退、选择性思维迟滞、忧郁、期待性焦虑、冷漠、暴躁、急躁、自卑、多疑、空虚、无端烦恼、消沉、偏执、狭隘、孤僻、孤独、敌对、攻击性、冲动、狂热、狂妄、怯场、怯懦、压抑、心理疲劳。

特征

1、情景性

2、偶发性与暂时性

3、心理状态无病理性变化

心理障碍

特点

1、与特定情景无必然联系:

已充分泛化,特定情景出现时会加重

2、持久性与特异性

3、有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感知、思维、言语、注意、记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本能行为、意识、自我意识、智能、定向等。

心理症状(小贴士)

》感知障碍:感觉异常、消失、倒错、变异、缺失、病理性错觉、幻觉(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运动性幻觉、前庭幻觉)、感知综合障碍(视物变形、错位、时间感知障碍、体型感知障碍、运动感知障碍)、感觉异常(刺激微弱、感觉强烈,常见疑病、抑郁、精神分裂、更年期综合征等)、感觉消失(癔症、昏迷)、感觉倒错、感觉变异(如感觉迟缓、感觉忽略,见于神经系统疾病)、感觉缺失。》思维障碍:思维奔逸、联想散漫、思维破裂、思维插入、思维迟缓、思维贫乏、病理性赘述、思维云集、超价观念、思维中断、象征性思维、诡辩性思维、逻辑倒错型思维、思维幼稚、思维歪曲、自创新词、妄想、强迫思维。》言语障碍:持续言语、重复言语、刻板言语、模仿言语、秽亵言语、言语散乱、精神性失语、脑损伤性失语、缄默、言语增多、病理性说谎、口吃。》注意障碍:注意增强、注意涣散、注意衰退、随境转移、注意狭窄。》记忆障碍:记忆增强、界限性遗忘、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近事遗忘、远事遗忘、癔症性遗忘、错构、虚构、似曾相识感、旧事如新感、记忆歪曲、妄想性记忆》情感障碍:情感高涨、情感欣快、情感爆发、病理性激情、易激惹、情感低落、情感迟钝、情感淡漠、情感衰退、情感不稳、情感脆弱、情感倒错、表情倒错、情感幼稚、情感麻木、情感矛盾、强制性哭笑、激越、消魂状态、心境突变》意志障碍:意志增强、意志减弱、意志缺失、意向倒错、意向矛盾、病态疏懒、偷窃癖、偷书癖、收藏癖、藏书癖。》动作行为障碍:本能行为障碍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抑制、病态性违拗、被动性服从、刻板动作、模仿动作、持续动作、作态、强迫动作。》本能行为障碍:自伤、自杀、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性功能失调。》意识障碍:意识混浊、嗜睡、昏睡、昏迷、谵妄、意识朦胧、梦样状态、精神错乱、神游。》自我意识障碍:人格解体、交替人格、多重人格、人格分裂、人格转换、自知力缺失》智能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智力70以下,90-为正常)、痴呆

》定向障碍:环境定向障碍、自我定向障碍、双重定向。

心理疾病

分类:

1、轻性心理疾病(神经症、癔症、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2、重性心理疾病:功能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应激相关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意识障碍综合征、痴呆综合征、遗忘综合征)。

神经症

1、一组有一定人格基础的心理疾病

2、意识清楚、没有严重行为紊乱

3、症状至少3个月

症状标准:

1、具备神经症症状之一:恐惧、强迫、焦虑、惊恐发作、躯体形式症状、疑病、神经衰弱;

2、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对工作、学习或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力图拜托但无能为力;承认是病理状态、主动要求治疗。

焦虑症

定义:一种并非由焦虑刺激引起的或不能用焦虑刺激合理解释的,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同时伴有明显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神经症。

临床表现: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

精神性焦虑:焦虑的情感体验

躯体性焦虑:口干、吞咽苦难、胸闷、心悸、尿频尿急等。

分类:急性(惊恐障碍)和慢性(广泛性焦虑)

1、急性焦虑症(惊恐发作)

突然、无明显诱因或有诱因但无危险,一个月至少发作3次,每次5-10分钟。或首次发作后害怕发作的焦虑持续一个月。

临床表现:不明原因的突然惊慌恐惧,并迅速达到高峰,具强烈的失去自我控制感、大祸临头感、发疯感、窒息感、濒死感,且至少伴有4项以下症状。

1心悸;2呼吸困难;3胸闷、胸痛、胸前压迫感或不适感;4喉部堵塞感;5头昏、头晕或失去平衡感;6手脚发麻或肢体异常感觉;7阵发性发热或发冷感;8出汗;9昏厥;10颤抖或晃动。

2、慢性焦虑症(广泛性焦虑)

焦虑情绪体验持续6个月以上,工作学习效率明显下降。

症状如下:

①精神性焦虑:1经常感到无明显原因和对象的紧张不安或焦躁;2经常提心吊胆会发生某种不幸,但又说不出为何种具体不幸;3经常处于高警觉状态,如临大敌;

②躯体性焦虑:1运动性不安,如坐立不安、往复走动、唉声叹气等;2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出汗、心悸、胸闷、头晕等。

矫治

m自我监测发病次数,自我鼓励

m倾诉和解释

m自我松弛训练:放松训练

m药物治疗:对惊恐障碍明显

恐怖症

定义:一种对外界特定处境、物体或在与人交往时产生不合情理而又异乎寻常的、强烈的恐惧或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而出现不必要的回避反应的神经症。

以少年儿童、青壮年和女性为多见。中心症状是恐惧,程度从轻到重不等,甚至惊恐发作,同时伴有心慌、脸红、出汗、颤抖等。担心恐惧刺激和情境,有期待性紧张和焦虑,能避则避。

分类:

单纯恐惧症(特定恐怖症):恐动物、恐高、恐血等;

场所恐惧症:有包围感的地方:商店、剧院、餐厅、公共交通;

社交恐惧症:某个人或某些人,或除了亲人之外的所有人。

矫治:

倾听病情;

系统脱敏疗法,或默想脱敏:恐怖刺激加放松;

满灌疗法;

如伴有抑郁症状,要吃药。

强迫症

定义:一种源于自我且又违反自己意愿而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不合情理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等强迫症状为主,具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并存且冲突强烈,虽力图克制但又无力摆脱特点的神经症。

多起病于青少年期或成年早期

临床表现:强迫症状,包括

强迫观念:强迫思考、表象、怀疑、对立思维、回忆。如:人为什么不能像乌龟一样?脑子里常浮现裸女;担心门锁上没?别人说漂亮就想到丑陋;

强迫情绪:担心家人出事;厌恶某种颜色和形状;

强迫意向:想要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动作和行为;

强迫行为:反复检查;强迫性仪式动作:进门跨左脚、强迫技术、洗手等

矫治

倾听病情;

行为治疗:模拟法、意向逆转、松弛法、自控法。自控法:制想法(定闹钟,立马说停!)、行为中止法(靠意志)、替代法(转移注意);

必要时吃药。

躯体形式障碍

定义:一种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

分类:

①躯体化障碍:病程两年,无病理性改变的阳性症状(胃肠道症状、泌尿系统问题)等;

②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不足两年;

③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坚持症状归咎于某一特定器官或系统;④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持续6个月,无病理性问题;⑤疑病症:起于中年,疑病症状、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地址
北京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yjw.com/jbzl/168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