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十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心理援助的内容。发生突发事件,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组织开展心理援助工作。”
为了响应《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加强我省卫生热线受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长沙市尚上心理科普公益服务中心派出4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向湖南省卫健委紧急提交请愿书,1月29日正式进入热线心理紧急援助专家组接受培训。
——颜晶
·正·文·来·啦·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国内乃至国际蔓延,社会中弥漫着各种紧张、焦虑甚至恐慌的氛围。《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十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心理援助的内容。发生突发事件,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组织开展心理援助工作。”为了响应《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加强我省卫生热线受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长沙市尚上心理科普公益服务中心派出4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向湖南省卫健委紧急提交请愿书,1月29日正式进入热线心理紧急援助专家组接受培训,自1月29日以来,在“战疫”一线提供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缓解医护人员和群众因疫情引发的焦虑、恐惧等情绪。截止2月29日,共接受心理咨询起,实施心理危机干预18起,案例中应激反应与急性应激障碍居多。为打赢这场防疫抗疫的硬仗,心理援助任务艰巨。应激反应:是指个体在心理危机事件中遭受巨大的心理压力、生活状况发生明显变化、出现了原有生活经验、现有生活条件、社会资源难以克服的困难或危机状态。对于个体是否达到心理危机的程度,一般有三个判断标准:1.个体存在着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生活事件,如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2.出现严重不适感,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是当事人惯常的处事手段不能应对或应对无效。如“疫情”爆发后,尤其是一线医护人员、确认病例、疑似患者等,他们经常情绪紧张,失眠情况严重;3.多人因精神紧张导致失眠、心闷、焦虑、恐惧、恐慌、濒临死亡感等,许多人靠服用安眠药和镇静剂才能维持正常生活。当个体陷入危机事件中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应激状态,可以分为三种:适应性应激反应,适应不良的应激反应,功能失调的应激反应。1.适应性应激反应:能够激发个体潜能,提高个体活动水平,有效完成任务。应对:如:疫情期间制定一个日常流程表:(1)听音乐时间;(2)锻炼时间;(3)学习时间;(4)控制刷手机时间;(5)多泡脚提升自身免疫力。又如:隔离期间加强自身的修养,注意改变不良的习惯和惰性。2.适应不良的应激反应:认知方面:感觉失真,出现不真实感,无法集中注意力,犹豫不决,注意力狭窄,难以做决定,内疚,对事件偏执,认知混乱,无法理解行为将导致的后果。情绪方面:焦虑和恐惧情绪(焦虑指向未来,恐惧指向当前),易激惹,生气愤怒,某些期待不能满足时会有愤怒,心境不稳,长期会导致抑郁,害怕、恐惧、回避,创伤后应激反应,悲伤哀恸。行为方面:冲动行为,冒险行为,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做一些活动,过度进食,过度使用酒精或毒品,惊跳反应,很小的刺激引发的惊跳,补偿性性行为,睡眠紊乱,退缩行为,家庭不和,可能会出现家庭冲突,离婚,阵发性哭泣,过度警觉、目光呆滞,行动缓慢,没有目的。生理方面:心动过速或过缓,头痛或头晕,呼吸急促,肌肉痉挛,心因性出汗,精疲力竭,消化不良或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尿频尿急等。信仰方面:对上帝、老天爷或神表示愤怒,退出之前的信仰或宗教团体,信仰危机。3.功能失调的应激反应:当个体遭遇危机比较严重,还可能表现为严重的功能失调症状。严重的感知功能失调:引起精神病复发,自杀或杀人,偏执狂倾向,与人发生冲突,解决问题能力降低,人格解体或解离症状,过度内疚、自责、自残、自伤、幻觉、妄想、无望无助。严重的情绪功能失调:惊恐发作,退行到婴幼儿情绪表现,亚木僵抑郁状态创伤后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严重的行为功能失调:暴力、毁物、伤人,反社会行为,攻击他人,不注意个人卫生,无意识、木僵状态,滥用药物,不安全性行为。严重的生理功能失调:胸口痛,心律失常,复发性眩晕,癫痫发作,持续头痛,出血(呕吐、尿、便、痰中带血),意识丧失、精神崩溃,麻木,语言中枢出现问题,无法说话、无法理解他人的话。严重的精神功能失调:不再相信任何信仰,宗教幻觉、妄想,救世主附体。急性应激障碍(ASD)
是指在遭受到急剧、严重的精神创伤性事件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所产生的一过性的精神障碍。一般在数天或一周内缓解,最长不超过1个月。男女性别无显著差异。本病发作急骤经及时治疗预后良好,精神状态可完全恢复正常。如果应激性环境消除,症状可在2~3天内(常可在几小时内)迅速缓解,如果应激源持续存在或不可逆转,症状一般可在2~3天后开始减轻,通常在1周内可缓解。病因是急剧、严重的精神创伤性事件是ASD发生的直接原因。隔绝状态:严重的生活事件,重大的自然灾害战争。诊断:异乎寻常的应激原的出现与症状的发生之间必须有明确的时间上的联系,症状即使没有立刻出现,一般也在数分钟内出现。核心症状:创伤性重现体验,回避与麻木,高度警觉状态ASD症状常为混合性的有变化的临床相,除了初始阶段的茫然状态外,还可有抑郁、焦虑、愤怒、绝望、活动过度、退缩,且没有任何一类症状持续占优势。治疗:ASD的治疗首选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催眠治疗;精神分析;眼动脱敏再加工;叙事疗法;药物治疗。只有在不正常的持续悲伤反应、人际冲突、角色转变困难和人际交往缺乏等。这种情况时才考虑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症状严重,单独的心理治疗无效或者焦虑恐惧特别严重的;既往有抑郁障碍,且对药物治疗有效的;有严重睡眠障碍,心理治疗效果不佳的。急性应激障碍应对步骤:①支持性心理治疗(鼓励、同情、安慰、支持以及理解和保证等方法)②人际心理治疗(主要用于治疗急性期发病,旨在缓解目前症状,改善急性应激障碍患者个体的一些社交问题,并得到社会关系客体的支持,满足患者安全感需要)。③音乐疗法是急性应激障碍治疗方法中最受患者欢迎的一种音乐疗法。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对人体内脏及躯体功能起主要调节作用,而音乐对这些神经结构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可以缓解疫情期间导致紧张、焦虑、恐惧、神经细胞活动的兴奋性(因白天对疫情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