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医院的主管药师都姣姣,已经从睡眠障碍的概念,病因,以及西医、中医对失眠的认识、分型角度等方面,为大家进行了讲解,今天是《治疗睡眠障碍的中成药使用浅析》的最后一讲,都姣姣药师将根据中医对睡眠障碍不同症型做有关中成药的介绍。
1.气血亏虚
适用一:柏子养心片
成分:柏子仁、党参、炙黄芪、川芎、当归、茯苓、制远志、酸枣仁、肉桂、醋五味子、半夏曲、炙甘草、朱砂。
功效主治:补气、养血、安神。主治心气不足,心血亏虚,心神失养证。症见精神恍惚,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个性特征:本成药由《叶氏女科》之柏子养心汤加减而成,功长益气温阳,敛阴养血,并兼有化痰安神之功,尤以补益气血见长。具有气血并调、补而不滞、酸甘化阴之特点。故对气血不足所致的神志疾病较宜。临床以惊悸失眠、健忘盗汗、舌红少苔为使用指征。
注意事项:本品含朱砂,不宜久服。对心火亢盛证不宜使用。
与西药的联合使用注意事项:不宜与碘化物、溴化物、亚硝酸盐、硫酸亚铁、碳酸氢钠等具有还原性的西药或含苯甲酸钠的西药合用,以免产生可溶性汞盐沉淀导致汞中毒;亦不宜与酶类制剂合用,避免抑制酶活性。
服药方法:饭后服用。
适用二:归脾胶囊
成分:党参、炙黄芪、炒白术、茯苓、龙眼肉、制远志、炒酸枣仁、当归、木香、炙甘草、大枣(去核)。
功效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个性特征:本成药来自《正体类要》之归脾汤。长于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并兼有一定的理气活血之功,尤以益气健脾见长。具有气血并调,重在补气;心脾同治,重在健脾;补而不滞,散收并用的特点。益气补脾较为显著。故临床常用于心脾气血两虚之各种疾病。若治疗失眠,临床以失眠健忘、倦怠乏力、食欲不振为使用指征。此外脾不统血引起的各种出血轻症亦可使用。
使用注意:药品说明书上写归脾丸要用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用生姜汤送服的原因是姜是辛温之物,可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药效的发散,在补血补气的同时,能够引导气血运行,避免因一味补血而产生血液凝滞。所以我认为在病人服用方法上能否给一定的提示?阴虚火旺者慎用。
适用三:枣仁安神胶囊
成分:酸枣仁(炒)、五味子(醋制)、丹参。
功效主治:养血安神。主治心血不足证,症见失眠多梦,健忘心烦,头晕,气短懒言,记忆力减退,面色少华,舌淡红,苔薄,脉细弱。
个性特征:本药功长养血敛神,并兼有一定凉血活血之效,故有补而不滞之功,重在滋阴养血。故本成药只适用于阴虚血少所致的失眠轻证。临床以失眠多梦、面色少华为使用指征。
使用注意:一日一次,临睡前服用。孕妇慎用。
适用四:人参归脾丸
成分:人参、麸炒白术、茯苓、炙甘草、炙黄芪、当归、木香、远志(去心甘草炙)、龙眼肉、酸枣仁(炒)。
功效主治: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气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色淡。
个性特征:本成药也来自于《正体类要》之归脾汤。和归脾胶囊唯一不同点是把党参换成了人参。所以更偏重于补气,通过气血的相生关系,来治疗气血虚引起的心悸失眠等证。长于治疗气血不足、脾不统血所致的便血、崩漏、带下等症状。本方养心与健脾并用,健脾不离补气,养心不离补血,气血充足则心神安而脾运健。
使用注意:①体壮不虚者忌服。②服本品时不能同时服用含藜芦或五灵脂的制剂。③本品宜饭前服进食时同服。禁用茶水冲服。
综上所述,治疗气血两虚所引起的失眠,都是以补气血为主,同时兼有理气活血的作用。不管是从服用方法、还是方剂配伍上都有所体现,使补而不滞,气血通调。以便更好的发挥药物的疗效。
2.心肾不交
适用:乌灵胶囊
成分:发酵乌灵粉。
功效主治:补肾健脑,养心安神。主治心肾不交所致的失眠,症见失眠健忘,心悸心烦,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少气懒言、脉细或沉无力。
个性特征:适于心肾轻度不交以失眠为主要表现者,临床以失眠健忘、神疲乏力、腰膝酸软为使用指征,本品含有乌灵菌粉,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使用注意:孕妇禁用。睡前不宜饮用咖啡、浓茶等兴奋性饮品。保持心情舒畅。
3.肝郁伤神
适用:百乐眠胶囊
成分:百合、刺五加、首乌藤、合欢花、珍珠母、石膏、酸枣仁、茯苓、远志、玄参、生地黄、麦门冬、五味子、灯芯草、丹参。
功效主治:滋阴清热,养心安神。主治肝郁阴虚所致的失眠,症见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不眠、头晕乏力、烦躁易怒、心悸不安,舌淡苔白,脉细弦。
个性特征:本中成药应以天王补心丹与一贯煎相加减而成。长于疏肝清心,滋阴养血。具有心肝并重、滋中寓清、气阴兼顾的特点。本药滋阴清热之力最强,故适用于阴虚较甚,肝郁不明显的证型,临床以失眠心悸、烦躁易怒为使用指征。
使用注意: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慎用。
4.肝郁脾虚
适用:舒肝解郁胶囊
成分:贯叶金丝桃、刺五加。
功效主治:疏肝解郁,健脾安神。适用于轻、中度单相抑郁症属肝郁脾虚证者,症见情绪低落、兴趣下迟滞、入睡困难、早醒、多梦、紧张不安、急躁易怒、食少纳呆、胸闷、疲乏无力、多汗、疼痛、舌苔白或腻,脉弦或细。
个性特征:方中贯叶金丝桃又名贯叶连翘、圣约翰草,辛、寒,归肝经,具有疏肝解郁、清热利湿、消肿通乳之效,其主要药理成分Hyperforin(贯叶金丝桃素)和HypericumPerfoRatum(贯叶金丝桃苷)对5-HT(5-羟色胺)、NE(去甲肾上腺素)、DA(脱氧腺苷)再摄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德国已据此研发新药用于抑郁症的临床治疗;刺五加甘、微苦、温,归脾、肺、心、胃经,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之功,其主要抗抑郁活性成分刺五加苷具有调节体内HPA轴(下丘脑肾上腺素轴)等作用。刺五加与贯叶金丝桃相伍,既可疏肝解郁,又可益气健脾、补肾安神。适用于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治疗。
5.心肝血虚
适用:心神宁片
成分:酸枣仁(炒)、栀子、远志、甘草、茯苓、六神曲。
功效主治:养血除烦,宁心安神。用于心肝血虚所致的失眠多梦,烦躁而惊,疲倦食少。
个性特征:其组方来源于《金匮要略》中的酸枣仁汤,中医学认为,不寐原因虽多,但往往不外阴阳气血失调——气属阳,血属阴“血气不和百病乃生”,故宜从阴阳气血失调考虑不寐的治疗。对于肝血亏虚而不寐者,是由于肝血不足,阴虚内热而致。治宜补养肝血,藏血安神。肝藏血,血舍魂;心藏神,血养心。肝血不足,则魂不守舍;心失所养,加之阴虚生内热,虚热内扰,故虚烦失眠、心悸不安。血虚无以荣润于上,每多伴见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乃血虚肝旺之征。治宜养血以安神,清热以除烦。
方中重用酸枣仁为君,以其甘酸质润,入心、肝之经,养血补肝,宁心安神。远志具有安神益智、祛痰解郁之功,二药相伍,安神之功益彰。栀子苦寒,其性降泄,善导心肺三焦之火及湿热之邪随小便而解,常用于热病心烦、郁闷、躁扰不宁。茯苓具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六神曲健脾和胃,消食调中。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伍,标本兼治,养中兼清,补中有行,共奏养血安神、清热除烦、健脾和胃之效。
临床以失眠多梦,头目眩晕,烦躁易惊,疲倦食少为使用指征。
6.肝阳上亢
适用:脑立清胶囊
成分:磁石、熟酒曲、冰片、牛膝、珍珠母、酒曲、薄荷脑、赭石、清半夏、猪胆粉。
功效主治:平肝潜阳,醒脑安神。主治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症见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恼而增剧,面色潮红,性急易怒,少寐多梦,心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
个性特征:本药长于重镇安神、平肝潜阳,适用于肝阳上亢、邪热扰乱神明之证。和其他药相比,本药重镇安神之功显著。临床以眩晕头痛、烦躁易怒为使用指征。头痛、失眠之证属肝阳上亢者亦可选择。本药性苦寒,易伤脾胃。
使用注意:孕妇慎服。体弱虚寒者慎服。肾精亏虚所致的头晕、耳鸣慎用。忌寒凉、油腻之品。
7.心神受扰
适用:清脑复神液
组分:人参、黄芪、当归、(去皮)鹿茸等48味中药。
功能主治:清心安神,化痰醒脑,活血通络。用于神经衰弱,失眠,顽固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所致的眩晕、健忘、失眠等症。
个性特征:
枣仁、茯苓、五味子、决明子、莲子心、柏子仁、钩藤、远志有清心安神、镇静的作用。
人参、黄芪、鹿茸补气、助肾阳、强筋健骨。
丹参、川芎、当归、红花、桃仁、赤芍具有活血化瘀、通络和止痛等作用。
菊花、薄荷、柴胡、荆芥穗、冰片开窍醒脑。
半夏、桔梗、竹茹、陈皮能化痰散结。
葛根、羌活、白芷等善治头痛。诸药共奏清心安神,化痰醒脑,活血通络之功。治标清心火,心神得平,夜寐得宁;治本补其不足,损其有余,以达到人体阴阳平衡。本药以心火亢盛引起的失眠为临床指征。
注意事项:孕妇及酒精过敏者慎用。
撰稿/都姣姣(医院)
审稿/常永卓
编辑/索子强
审核/贾自力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