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患者男,54岁,高血压病史10年,3个月内检查3次空腹血糖均超过10mmol/L,有口干、多饮症状,自服“盐酸二甲双胍片mg,每天3次”降糖,入院测糖化血红蛋白8.7%,空腹血糖10.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8.0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
给予糖尿病饮食、运动指导,并采用二甲双胍、维格列汀片联合治疗方案,血糖迅速得到控制,空腹血糖5.4~6.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5.9~7.2mmol/L,3个月后复查糖化血红蛋白为6.2%。
病例分析:该例患者糖尿病病程虽然很短,但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处于较高水平,单药治疗效果不明显,在联合用药后患者的血糖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2型糖尿病人群有哪些特点?年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人数已达到1.1亿以上,成为糖尿病人数最多的国家,而韩国、日本等其他东亚国家的糖尿病及前期患者流行情况也十分严峻。
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样的,了解东亚人群的疾病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对改善整体控制水平至关重要。
东亚2型糖尿病人群特点包括:
(1)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东亚人群虽然体质指数较低,但普遍存在腹部肥胖,肝脏、胰岛脂肪积聚过多,导致同时存在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障碍;
(2)发病年龄早因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障碍等复杂的病理机制,东亚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年轻发病较多;
(3)预后差与西方人群相比,亚洲2型糖尿病人群肾脏并发症和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更高。此外,较早的发病年龄导致病程更长,出现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也更高。
(4)诊治不及时传统的治疗方案多采用阶梯式的续惯治疗,即早期饮食和运动疗法,根据病情的变化逐渐更改为二甲双胍单药起始、单药加量治疗,如果效果仍不理想,再改为联合治疗或与胰岛素,然而有超过半数的患者血糖不达标,延误早期强化控糖时机。
早期联合治疗策略能带来哪些获益?近日,《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联合与二甲双胍单药起始比较的东亚专家共识》[1]正式在线发布。共识中高度肯定年发表的VERIFY研究[2],指出早期联合可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多重获益,不仅可更好地控制血糖、降低治疗失败率,而且可改善β细胞功能,对年轻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样适用且获益更大。
目前,国内外各指南与共识均推荐二甲双胍单药起始治疗是新诊断糖尿病患者经典一线方案,但在临床实践中,同时存在空腹血糖高、餐后2小时血糖高及糖化血红蛋白高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并不少见,单药控制效果不明显。
年VERIFY研究公布,与二甲双胍单药起始阶梯治疗相比,以二甲双胍为基础的早期联合方案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降低治疗失败风险,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早期联合策略。
结合本文分享的案例来说,患者各项血糖指标水平均较高,合并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特点,医生给予二甲双胍维格列汀单片复方制剂治疗方案,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均很快得到了全面控制。
另外,单片复方制剂都是一种简便的联合用药趋势,服用简单,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使患者更易于坚持长期规范治疗。
参考文献:
[1]LinongJi,Juliana,MiaoYu,eral.Ear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