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的头几天,许多小朋友都会出现情绪低落,没有精神,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状况,甚至会出现头痛、没有食欲或尿频等症状,这些正是“假日症候群”的典型反应。
虽然这些症状在开学后一周内就会慢慢消失,但若父母能事先帮孩子做好“开学收心操”,孩子必定能适应得很快,才不至于一开学就遭受挫折,甚至影响到课业学习。
收假症候群有些小朋友也会懒洋洋地提不起精神,精神无法集中。也有孩子很开心上学,或许是同学间太久没有见面,小朋友见面总是特别兴奋、有活力,看起来没有排斥上学的样子。
专家提醒,心理影响生理,部分孩子在开学初起可能会出现不想上学的表征,例如:一早起床上学就肚子痛等等类似的症状。若有类似“收假症候群”表象出现,建议家长不妨一同与孩子建立开学计划、亲自运动舒缓压力,让孩子调适心情,面对正常的上学步调。
爸妈如何协助孩子收心?
开学前该收心!专家提醒,不只是大人放长假后会懒洋洋不想上班,小朋友也可能产生“开学症候群”,孩子多半要花一到两周来适应开学的生活,家长不妨利用寒假最后期间,提早协助收心,准备新文具、整理书包、制服、早睡早起、适度运动,提早做好上学准备。
精神科医师杨聪财说,大人平常放完周休两日的假期后,就可能出现“MondayBlue”,更何况是孩子经过长长的寒假,若作息不规律,送掉的螺丝没有调好,就容易出现开学后的适应障碍,严重的开学症候群甚至会伴随焦虑、记忆力下降、失眠、拒学等,应多加留意。
除了调整作息,张自强说,家长可找个时间和孩子聊天,谈论一下开学之后的期待,增加对于上学的盼望和动机,并准备好制服、书包、文具,让学习活力更佳,避免懒散感。若开学不适应情况持续两周以上,应就医接受专业协助。
杨聪财则说,假期结束前一天,给孩子一段静心的时间,可以听听音乐、写寒假回顾日记,此举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之前的松懈、不规律作息都告一段落,新的生活已经要开始。
终结“收假症候群”
医院精神科医师臧汝芬表示,门诊曾有儿童在寒暑假期间,天天黏在屏幕前打电玩、看影片,甚至熬夜到隔天清晨才睡觉,作息错乱,导致开学后精神不好而拒学,还可能出现愤怒、焦虑情绪。
想摆脱开学症候群,臧汝芬认为,家长应及早帮孩子收心,包括远离3C产品。振兴医院物理治疗师陈子敬建议,收假前夕做伸展操,可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度,也有助于精神集中、提升大脑警醒度。
振兴医院营养师林孟瑜也说,可让孩子多补充维他命B群和鱼油,例如深绿色蔬菜、全谷类、坚果、鸡肉、鲑鱼等,可激活大脑神经系统;至于香蕉所含的生物碱,也有振奋精神、维持好心情等作用。
防止收假症候群的步骤
医院小儿智科主治医师黄国洋表示,这些为“收假症候群”所苦的孩子,大多以情绪和身体病痛来表现,情绪上可能有焦虑、害怕、抱怨、忧郁的状况,身体上则常有头痛、肚子痛、睡眠不稳、食欲降低、肠燥症等问题。
症状轻微的孩子在课堂上打瞌睡;较严重可能会拒学,让爸妈头痛不已。
医师提出防止收假症候群的六招,爸妈这周可以和孩子一步步调整作息,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
一、做收心操
陪孩子做收心操,多多运动,稳定身心。
二、调整作息
开学前一到两周渐进式调整孩子起床和入睡时间,但切勿马上要求一次到位六点起床,孩子会产生“假期剥夺感”而提前出现不适应。
三、回顾假期
可以透过美术创作(例如彩绘相片等)方式,让孩子回顾这个假期的美好与不美好。
四、收文具仪式
协助孩子一起整理与准备学习用具,让孩子感觉到要上学的气氛。
五、展望未来
家长可藉由聊天得知孩子对上学期表现的想法,讨论新的策略。
六、不大玩特玩
很多家长会趁开学前最后几天带孩子大玩特玩,但这么做容易让孩子心理落差太大,增加不适应因素。
另外,孩子看漫画、电视及打电动的时间也需要控制,除了督促暑假作业的完成,家长也可以开始帮孩子预习下学期课业,或排定亲子共度课外读物的时间,让孩子重新找回文字阅读的习惯。
刚开学时如果孩子的表现不尽理想,父母千万不要太过心急,或责怪孩子,可能需要把适应不良的因素考虑进去,再给孩子一到两周的适应时间,并多听听孩子的心理的困扰,协助孩子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困难,相信孩子不久便能步入学校生活的轨道了。
治疗皮肤白癜风专家白癜风的症状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