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字|大概需要4分钟,给自己一段慢下来的时光
文末有音乐。
◆◆◆One◆◆◆
爱情里有句话,当我喜欢你的时候,恰好你也喜欢我,刚刚好。
我觉得,感情里所有的水到渠成都是幸福,感情里所有的你情我愿都是甜蜜。但是,爱情自古成为永恒主题的真谛,恰恰是那些荆棘丛生、坎坷不断的爱情故事最能触达内心。罗密欧与朱丽叶也好,梁山伯与祝英台也罢,还有牛郎织女、白素贞与许仙、书生张珙与崔莺莺、董永与七仙女、美人鱼与王子……几乎所有的经典爱情故事都是悲剧,而非喜剧。
为什么?
如果罗密欧与朱丽叶因为家族仇恨放弃相恋各奔东西,就不会成为最感人的爱情。
如果梁山泊与祝英台听从家庭安排不是选择殉情,而是相忘于江湖,恐怕也成不了经典。
如果牛郎与织女相爱在一起,没有老岳母出面干预反对,两人一年一次的相遇,也不会有七夕一说。
如果白素贞没有蜷缩雷峰塔,许仙不出家当和尚,两人各自天涯不往来,恐怕西湖的断桥没人知晓。
还有张珙与崔莺莺、董永与七仙女、美人鱼与王子,只要能想起名字的爱情传说似乎都在冥冥之中传达一个信念: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必须经历磨难,才有资格配上爱情两字;只有坎坷才有美好结局。
于是,“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连一些爱情诗词都透露着悲伤的气息,才敢叫爱情。
我曾经分析过其中的原因,得出一个两个字的结论:意淫。
◆◆◆Two◆◆◆
我们分析一件文艺作品不能简单的是非曲直判断好或坏,而应该放在当时的创作背景下就事论事。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创作于16世纪末期,正值文艺复兴开始萌芽,英国的封建制度趋于瓦解。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统一,经济繁荣。
当时的莎士比亚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创作黄金时代,能够写出爱情悲剧的原因,有未得到证实的资料显示,是自己喜欢上了一位显赫的贵族夫人,而且两人经常偷偷私下偷情,但最后却是无疾而终。
对于当时社会的批判也好,讽刺也罢,其实更多的抒发的是自己的郁闷:没有贵族身份与喜爱的女人相伴终老。还有我们现在都明白的一个道理: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结婚是两个家庭的结合。
这一点当时莎翁忘记得一干二净,毕竟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
还有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更是如此。
“织女”、“牵牛”二词见诸文字,最早出现于《诗经》中的《大东》篇。诗中的织女、牵牛只是天上两个星座的名称,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到了东汉时期,无名氏创作的《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迢迢牵牛星》,从中可以看出,牵牛、织女已是一对相互倾慕的恋人,不过诗中还没有认定他们是夫妻。在文字记载中,最早称牛郎、织女为夫妇的,应是南北朝时期梁代的萧统编纂的《文选》,其中有一篇《洛神赋》的注释中说:“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时“牛郎织女”的故事和七夕相会的情节,已经初具规模了,由天上的两颗星宿,发展成为夫妻。
南北朝是什么时代?百度百科里介绍,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世族、齐民编户、依附人及奴隶。当时的自耕农(农民)是当时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是封建政府榨取的主要对象。他们对政府的负担有租调、杂税、徭役三大项。在战争时期,一般农民也有兵役负担,各种徭役更是随意征发。于是,许多自耕农破产流亡,越来越多地沦为士族田庄里的部曲和佃客。也就是说,那样一个困苦的年代,诞生一个穷小子牛郎身边有一位漂亮天仙的妻子,完全是一种意淫的表现。
其他故事,请自行思考。
◆◆◆Three◆◆◆
之所以这些爱情故事能够经典不衰,还跟当时统治文化有很大关系。
给不了你富足的生活,起码给你一个幻想的理由,百姓的情绪得到了宣泄,统治者的江山才坐得牢固。
我之前还看过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一篇短篇小说。女孩突然要跟男孩分手,理由是两个人在一起相处太过平淡,让男孩来重新追求自己一次。于是,层层障碍、处处为难,男孩像被空中牵扯的风筝左摇右摆。
古人也好,现代人也罢,都不喜欢平庸的感情模式。
但这并不是说都具有一颗勇敢之心,要做生活的勇者,而是透露出感情自私的本质:时刻为了自己内心的私欲折腾不止。想一想,每一段经典感情背后透露的都是不劳而获、天降好运、一帆风顺,只要你内心想要得到的,这些爱情故事全部都能满足你的胃口。
这一点,韩国的爱情更是如此,男主角帅、多金、专一、有才,女主角颜值高、身材好、有钱、爱你。这是一个反射镜,越是喜欢这些完美的男神、女神,越表明你离他们越远,且身上缺点居多。这不是嘲讽,而是真理,看看古代,想想自己。
看过一个关于韩剧的调查报告,显示喜爱韩剧的主力人群是已婚的家庭妇女、求学的大学生,及没有稳定工作的求职一族。说白了,荧屏上的人物越成功,台下的你越悲苦。或许这没有百分百的关联,但是窥斑见豹更能说明你越缺少什么,就越想追求什么。
感情如此,生活也是。
朋友圈里天天惬意生活的代言者,往往是最需要休息的忙碌者。工作内容的分享人,恰恰是向外界证明自己的努力。哲理的爱好者时刻分享的名言警句,更多是说给内心彷徨的自己。
一段时间,因为遇到太多烦心事,内心浮躁,诸事不顺。我静下来,写写文章,分析原委,渐渐将内心的不安、浮躁逐一散去。
我知道,或许写出的是正确的,但是又是内心缺乏的。但是,通过写作这个方式自己找到了与这个世界对话的窗口,这就是意义所在。
缺少,不一定自卑;拥有,也不一定高尚。这一切都是自己的事情,与别人无关。唯一不同的是,看到自身的缺点后是意淫沉迷,还是树立榜样努力进步,这才是唯一彼此的区别。
TheEnd背景音乐源自丨《最炫民族风》交响乐版
为什么放这首音乐?
实话说,我也不知道,听过肯定会眼前一亮,微微一乐。
生活就是这样,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赞赏
人赞赏
薇诺娜舒敏保湿特护霜获封最受欢迎乳液面桃胶的功效与作用禁忌什么人不适合吃桃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