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识别与
应对之七-社交障碍
社会交往,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之间相互往来,进行物质与精神交流的社会活动。良好的社会交往可以减少孤独、寂寞、空虚、恐惧、痛苦,可以宣泄愤怒及压抑。
学生走进咨询室经常谈到,“我不知道如何和陌生人相处”“很想与别的同学交往却不知道如何交往”“在班级同学中放不开,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看到老师我就想绕道走”,在社交中出现不敢交往、不愿交往、不能交往,若任其发展下去就会演变成为社交心理障碍。
一、大学生常见的社交心理困难
1、恐惧心理,在与人交往时(尤其是大众场合下),紧张、害怕、甚至手足无措、语无伦次、更有甚者害怕见人,这种表现称为社交恐惧症。
2、自卑心理,在社会交往中对于成功的想象少,对失败的想象多,不自信,总觉得自己不行,无勇气和信心去交往。
3、害羞心理,过多的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致在社会交往中无法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阻碍了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4、封闭心理,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掩饰起来,试图与人保持严格的距离。
二、大学生常见的社交心理困难原因
现代化通讯方式对大学生的正常交往产生的负面影响,导致人们直接交往的减少,交往的兴趣和需要也下降。“当人们的交往通过手指一按就可以进行时,人的嘴便沉默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贫富悬殊使大学生产生不平衡的心态,也影响着他们的社会交往。在大学生群体中由于消费观念、消费水平的不同,他们在交往中会相互抵触,不能形成平等和谐的交往氛围。
三、提高社交商,克服心理困难
1、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提高社交商
爱德华?桑代克在社交商,社交商是理解人类行为和处理彼此关系的能力。大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社交商:
自尊、自爱、自信
自尊是人们的普遍需要,当自尊心得到高度满足时,人们就会产生最大程度的愉悦,在这种状态下会易于接受交往中对方的态度、观点。在交往中应学会肯定对方,尊重对方。
在人际交往中,自信能够做到自尊自爱,同时也尊重他人,爱护他人;既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能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
真诚、热情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要让对方感到你的真诚和热情,让人产生亲切感,这样对方才会对你进行肯定的评价。所以在交往中,大学生既需要充沛的热情,同时也要坦诚言明自身的利益,热情同时也真诚,既不让人觉得冷漠,也不让人觉得虚伪。
信任、克制
你信任人,人才对你重视。与人相处,由于利益或所持观点的不一样,发生摩擦冲突在所难免,克制则可以避免冲突的进一步恶化。
2、增加交往实践,改善交往措施
在交往中才能形成和发展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交往的实际锻炼,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3、心理干预
如果出现社交障碍如社交恐惧症、人际恐怖症等社交心理障碍,可以预医院进行治疗。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