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充足的劳动力会为国家带来更快速的发展,让国家繁荣,民族复兴。
我国在长期享受“人口红利”带来的巨大优势后,这种优势又因为“人口抚养比”的停止下降而逐渐消失。长远来看,虽然我国还有拥有相对较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和过去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如此大趋势下延迟退休成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此举措对于社会各个领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年11月3日,国家发布了“十四五”规划和年的远景目标建议,以往几次决策中多多少少都提到了延期退休的方案,而这次渐进式延迟退休的具体实施时间表和实行方案的规划已经有了明确的时间表,明确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领域将更深层次进行改革。当前的延迟退休目标年龄是65岁,目前我国退休的平均的年龄是55岁,提出的方案是建议女性三年延迟退休1岁,男性6年延迟退休1岁,预计在年,男女同时延迟到65岁退休。关于延迟退休,众说纷纭,但在某种程度上,延迟退休也有一定好处。
不仅中国,放眼世界,延迟退休也是大势所趋。现如今,人均寿命随着医疗进步而不断增加,我国逐步进入老龄社会。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工业革命之后发展势头迅猛,发展的速度比我国快,进入老龄社会的时间也更早,对于退休年龄的研究更深刻更有参考价值。据统计数据显示,到年老人数量将增加21%。当前在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约有60多个国家已经进入“老年型社会”。由此可知,世界各国陆续进入老龄化社会,而由此造成的养老金支付压力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问题,美国政府采取的是多样化的政策,退休年龄相对较长延至70岁。法律上未设置退休年龄上限,个人可自由选择退休年龄。德国在年的一次议会上通过了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7岁的法律。法国目前法定退休年龄为62岁。而日本从年开始,退休年龄就延长到了65岁。
从以上可以看到,各个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人口结构也有差异,因此对退休年龄有着不同的规定,但大趋势依然是延迟退休。我国现实的国情虽然与其他国家有一定的差异,但依然深受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困扰,在这一点上全世界都十分头疼。
说到延迟退休,必然要讲讲退休会对人造成何种影响。退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工作到非工作状态,人的社会角色、经济地位、人际环境和生活模式方面都会有极大变化。退休阶段十分特殊,生理和心理由成熟步入衰老,本身就容易引发负面情绪,这一转变会带来冲击,致使退休人员焦虑、抑郁,甚至出现偏常态的行为,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急剧下降。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延迟退休有助于缓解“离退休综合征”,离退休综合征是一种典型的老年期无法适应社会而造成的心理疾病,会因为心理障碍而导致生理和心理上出现功能失调的综合病症。延迟退休给予了中老年人更多的时间去调整和适应退休后的生活,还有效缓解了退休后面临的心理压力。
并且延迟退休有助于增加中老年人的人际交往对象,以及人际交往的圈子,有利于老年人在退休后,更好地面对和适应退休后的生活。但有利也有弊,有的人属于非自愿退休,言其退休对于他本人而言好处多多,而有些自愿退休的人,对于退休生活普遍都感到满意,也很少有负面情绪,也较少存在认知失调等类似情况。
具体延迟退休政策将如何落地实施,还是值得大家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