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易发精神障碍,患病率高达15pe

随着年龄的增高,老年人躯体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新陈代谢延缓,脑组织也发生衰老,此时心理平衡能力减弱,易伤感,忧郁悲观,对外界环境各种应激的适应能力减退。这个时期容易出现一些老年人独特的心理变化,如孤独、自卑及封闭自我等。

由于上述生理、心理特点的存在,老年人易发生各种精神障碍,据统计,患病率可高达15‰,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常见的老年期精神障碍有老年性痴呆、老年期抑郁症、老年期广泛性焦虑障碍。

早期表现及临床特征

研究认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达5%—8%;老年期抑郁的患病率12%—17%,老年人群的抑郁表现为存在更高的自杀风险,给患者、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

因此,老年期精神障碍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老年期精神障碍早期心理行为表现如下:

1、智能减退:

智能减退(痴呆)是常见症状,并呈进行性加重的趋势。开始仅为健忘、精力不足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减退,逐渐发展为工作、学习及生活功能的丧失,如拿东忘西,出门找不到家,自己存放物品记不住放在哪里,故经常翻找等。

2、妄想:

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其妄想内容多为被害妄想、疑病妄想、被偷窃妄想和嫉妒妄想等。

3、人格改变:

老年痴呆患者在人格改变方面比较明显,可表现为固执、偏见、自私、依赖性,对家人漠不关心、易激惹、不通情理等行为。

4、记忆障碍:

记忆障碍是老年精神病患者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早期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明显,同时还会出现错构和虚构等记忆障碍。

5、情绪障碍:

(1)现为心境抑郁;(2)易激惹,情绪失禁或情绪不稳;(3)可以表现为表情欣快、情感脆弱、易哭泣等。

6、行为障碍:

在情绪影响下,容易出现冲动行为,类似孩童的幼稚行为;也可以出现毁物行为。

7、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是老年患者常见的精神症状,出现对周围人不认识,对时间、地点分不清,部分患者出现器质性谵妄状态,表现为出现大量的视幻觉,在幻觉影响下出现一些怪异行为,通常这些症状夜间加重,白天症状减轻。

老年人精神障碍的症状主要有以上几方面,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这些表现,充分认识老年人精神障碍的表现症状,以便我们能够及时识别,并做好积极治疗措施。再次提醒大家如果发现家中的老年人已经有上述的这些表现时,一定要及时就诊治疗,提前做好疾病的防治,避免老年人身心受到损害,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yjw.com/jbby/1986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