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修札记
一位从事自然疗愈的好友在8月7日那天按照惯例发了一篇关于“立秋”的科普文,我在下面点评道:觉得一年又将过去了。好友回复:一年?是你自己有一个临期要到来的心理投射哦。是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下简称“SMHC”)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专项进修(第23期),从3月15日报到,到8月31日结束,整整天,已然开始倒计时。虽然进入8月之后学员间约饭的频率越来越高,不出上海的短途游排上了日程,结业式的筹备也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心中的不舍却越来越重。当手指在键盘上飞掠,散落在号大院各处的回忆如约而至。
No.
01
图01
年8月10日19:40,明亮而静谧的1号楼
苦,并充实着
7年前考二级证书的时候,我选择了SMHC的培训班。个学时,从理论到实践,老师们的专业和敬业,无论从单位出发赶晚上的课程还是双休日无休上2天的课,都因为充实而感到幸福。培训的压轴是陈珏主任带领的“精神动力团体”。陈主任酒窝里满溢的微笑,不着痕迹的启发,深入浅出的分析,沉着有力的控场,依然历历在目。这次的进修,没有任何犹豫,再一次来到号大院。
开学典礼上领到了学员手册,当时以为进修只是课表上的理论学习外加完成规定的治疗实践,包括独立完成个体治疗,家庭评估和家庭治疗。进修第一天,增加了交班和查房。进修第一周,开始了饮食治疗和艺术治疗的轮值。OK,fine.That’sall,isn’tit?No,notreally.4月初,群里的一条通知炸了——全体学员将和病床医生一起接待新病人并完成首程病历的书写。What?接病人,写病历?!虽然有点意外,更多的却是兴奋,Ido!(我愿意!)这才是临床实践啊,这才能掌握鉴别诊断啊,这才可以在第一时间识别必须转介的来访啊。从一开始对照着病历提纲逐条询问病人但到了书写阶段还会发现种种的遗漏,到游刃有余地在完整收集信息的同时建立咨访关系为之后的心理咨询做好铺垫;从一开始对着系统抓耳挠腮不知道如何查询插入体检异常指标、不知道如何把主诉控制在25个字以内,不知道精神检查概述需要包括哪些要素,到45分钟内整理、输入、打印、归档一气呵成。接待过第11次入院的老熟客;面对过伴有爆发性发声的抽动症病人;遭遇过躁狂突然发作紧急转院区的患者;接诊中午来住院的病人如果不想错过下午的课程就难免会错过午饭;也经常会有踩着下班时间点入院的病人,完成首程病历走出病房大楼的时候整个号大院已是华灯初上,一片安静祥和。
No.
02
图02
年7月25日6:54,“烟花”过境中的1号楼
累,并温暖着
进修班一共29位学员,12位学员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卫系统,17位是心理咨询师,我属于那1/17。从弹性工作制到朝8晚5的固定作息,这是我需要适应的第一步。即使没有健身教练的颜值召唤也能以动感单车的速度骑行,上班途径的8个红绿灯的时长和间隔时间必须烂熟于胸分秒不差,最后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从号大门经过测温帐篷冲进1号楼的电梯,确保在8点准时换上白大褂参加每天的交接班:病人总数,实数,新入病人简报,夜班特殊情况,当日重要事宜;还会不定期进行病房管理讨论、特殊事项、飞检情况汇报。
交接班结束,满头的汗才刚刚收干,主治例行查房开始了。和电视剧里医生走到每个病床前查房不同,这里的查房有时在玻璃房(兼做病区内的教学课堂)或者心理治疗室,有时也会在病区的走廊里进行。主治医生带领床位医生和进修学员,按照本组病人的排序,对每个病人逐一进行问询,从生理到心理,实时掌握病人每一天的动向。主任查房每周1次,一般都会持续整个上午,病人高峰期可能会连续几个半天。
囿于入院人数的居高不下,病区内无法提供固定的房间作为进修生的休息室。刚开始的时候有点流离失所,偶尔会去6教的自修室或者2号楼的图书馆,医院附近的几家咖啡馆,尴尬的时候只好借用家属的陪护床在走廊里坐一会儿。后来,见缝插针地游走于两个病区的玻璃房和病人活动室。中级治疗师考试前的那段时间,还会待在护士台,和备考的护士们一起刷题。再后来,手头的病人越来越多,中午的时间就都奉献给了个体或者家庭治疗,随遇而居的日子也就很快地结束了。
相比于协助团体艺术治疗,参与饮食治疗是对每个学员更大的体力和脑力上的挑战。饮食治疗的对象是进食障碍患者,旨在帮助病人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保证其营养摄入、防止催吐等不良行为。每天的治疗分为正餐和点心餐,共5次,当值的学员需要安排早餐后的正念和晚餐后的团体治疗内容,并监督下午的自由运动或带领患者的院内散步。7月24-25日“烟花”过境,正巧我当班轮值饮食+艺术治疗,从早上的7点到晚上6:30结束。下午5点开晚饭,天色已经漆黑一片。护士长拍拍我的肩:风雨太大,要不今晚就留宿在值班室吧。谢谢这温暖的邀约!
No.
03
图03
年3月16日12:56,13病区留言墙
痛,并快乐着
本次进修是在4病区和13病区,均为身心病房。4病区以进食障碍、焦虑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等其它神经症为主,13病区以睡眠障碍、强迫障碍、心境障碍为主。我所在的小组进修的前半阶段在4病区,6月7日轮换到13病区。
进修的每一天不外乎临床学习和咨询实践。学习中最如坐针毡的非每周三上午的主任示教查房莫属。从病历的书写,病史汇报,精神检查小结,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方案,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经过仔细推敲,因为示教查房的主任们都是“行走的DSM-5/ICD-11”。在4病区的最后一次查房,正好轮到我的一个BPD病例。病历反复斟酌,还提前和床位医生们进行了讨论和预演。呈报的当天虽然还是被指各种不足,好在涉险过关,开心得立马就跑去了Haagen-Dazs!每一次的示教查房,都可以积累满满几页的笔记,就这样在示教查房的“阵痛”中茁壮成长!
当面对病人的“痛”,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3月25日下午,无课,我一个人在4病区的玻璃房整理笔记。我的带教床位医生领进来一个哭得稀里哗啦的女孩。我连忙起身整理桌面上散落的文具准备离开,床位医生示意我留下安抚这个女孩,她去拿笔记本来接收病人。就这样,我一边递着面巾纸,一边观摩学习了整套的接诊流程,而这个BD女孩也成了我进修期间的第一个个体来访。5天之后,一个BED的女孩成为我的第一个家庭治疗对象。天,在上级医生带领下共接诊了11位病人,在进修班督导师定期督导下,完成个体治疗共63次,家庭评估10例,为其中4个家庭进行家庭治疗共19次。当病人有哪怕一点点进步的时候,是欣喜而愉悦的;当病人踟蹰不前或者出现反复甚至倒退的时候,是挫败而郁闷的。但是始终相信,任何的改变,或进或退,都代表着希望。
后记
天的耳濡目染和亲身体验,更坚定了我的一个信念:做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定是需要有情怀的。我已申请加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志愿者团队,继续参与心身障碍患者的心理相关的志愿服务。我热爱号这个大院,我愿意与曾经并肩作战的医护人员一起,以爱燃灯,为更多的病患照亮前方的路,Ido!
钟利佳
SMHC第23期临床心理专项进修学员
钟利佳
二级心理咨询师
专业领域: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
、职业发展
中英双语咨询
更多专业资讯
拥抱自己的不完美
小慧日记
想不通为什么好看就有更多朋友
慧问慧答
孩子快接近正常体重又掉回去是为什么?
慧学十二周回顾
帮助孩子战胜进食障碍(上)
慧食慧爱大讲堂
进食障碍康复中的营养评估和膳食指南
……
审校:高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