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教育新闻
以下新闻来自12月28日出版的《天津教育报》。具体内容如下:
A1版
A1版导读
?在全面小康路上展现天津教育新作为——天津市教育两委实施精准帮扶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市教委召开市级教改项目开题暨教学研讨会——汇聚各校优势资源打造精品教改项目
?本市17所学校获评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我市学子获佳绩
?“十三五”期间,河北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实现了教育质量“一年一变化、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的目标——以新理念新格局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到四版内容,详情可见阅读原文
(提取码:cp4l)
在全面小康路上展现天津教育新作为——天津市教育两委实施精准帮扶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向上滑动阅览
本报记者张超
“如果有机会,我真的想再去支教一次,我爱那片土地,爱那里的孩子。”“希望通过我们的爱,让每个本该有梦的孩子,继续坚持他们的梦,遇见教育带给他们的未来。”天津支教大学生的话语真挚而朴素。
“从他们的话中,我感受到了奉献的意义、青春的担当和奋斗的力量。”天津科技大学大学生实习支教团带队教师尹娜说,“支教的经历深刻地改变着支教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的人生规划和理想追求因支教而升华……”
自年开始,天津市教育两委每年选派大学生赴和田地区开展支教工作,这一举措是全国援疆工作的首创,成为天津脱贫攻坚的一张闪亮“名片”。
多年来,天津市教育两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市委“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的要求,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充分发挥教育扶贫的重要作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努力展现天津教育新作为。
变“输血支教”为“造血兴教”
自年至今,市教育两委已选派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和天津农学院5批10所学校共余名大学生赴新疆和田地区支教。
在支教实践中,支教团师生传承和弘扬扎根边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不仅将优质教育资源带进了当地学校、幼儿园,还将同心向党、民族团结的精神根植在学生和家长的心中,得到了和田地委和天津援疆指挥部的高度肯定。
天津派出支教教师数量之多一直位于全国前列。多年来,市教育两委选派政治可靠、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精良的干部教师开展“组团式”支教。援教教师立足当地实际情况,从学校管理、办学理念、师资培训、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进、办学条件改善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援助,推动受援学校优质发展,带动受援地区更多学校共同发展。
同时,我市组织“讲师团”开展“送教上门”活动,通过建立教师培训基地、举办专题讲座、开展专业培训、现场授课指导等形式,开展精准帮扶,提高受援地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职教扶贫化“大有可为”为“大有作为”
我市作为国家职业教育示范区,充分利用示范区的优质资源和建设成果,针对帮扶对象职业教育发展特点和需求,创设“五五五”职教帮扶模式。对援建学校进行分析当地产业结构、谋划专业组群布局、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培养专业骨干教师、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五层次帮扶运作,对职教帮扶实施区域系统援建、品牌整体输出、专业结对共建、师资轮岗培训、学生定制培养五模式助力发展,对师资培训开展标准化教授、定制化传授、岗位化实授、转岗化精授、跟踪化讲授五法授课推进,从而实现职教扶贫从“大有可为”到“大有作为”。承德应用技术学院、和田职业技术学院和昌都职业技术学校基本按此模式建设,已成为当地职业技术教育的“支柱”。
我市职业教育推出了“一地一策、一项目一招法”的精准帮扶模式。如:市教委遴选出12所高职国家示范校和骨干校、14所中职国家级示范校分别与甘肃26所职业院校建立学校间“一对一”帮扶合作关系。针对新疆和田地区的“院校援建实行优质基因嫁接与全程监控”,针对新疆、西藏等地的“学生培养两地协同定向就业”,还有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分校“职教品牌整体输出”等等。这些个性化的服务让职教帮扶的“天津故事”生动、高效、精彩,使贫困学生真正精通一门技艺,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万里扶贫“一线牵”
今年,市教育两委把网络扶智工作列入天津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积极推进我市与受援地区远程教学资源共享。依托天津市校际网络同步教学系统与甘南藏族自治州、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等多地实现常态化远程教学教研。市教委通过“天津市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市区校三级资源9.55万条,师生共享资源万余条,建设数字化校本课程共门,优质课程资源与对口支援地区共享。
同时,市教育两委加大现代远程教育和信息化设施支持力度,完成援建承德5所学校5间教室建设远程教室任务,实现当地与我市校际网络教学系统对接,帮助对方开齐开好音乐、美术课。启动黄南州10所学校10间信息化教室,与我市中小学开展远程教学工作。滨海新区10所学校同结对学校组织多场远程互动教学活动,双方反响良好。
“结对帮扶”聚大爱
和田地区天津高级中学学生依丽米努尔家庭困难,天津援疆教师卢亚军刚接触她时能隐隐感受到孩子的抵触情绪。卢亚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帮助这个孩子,她将那份对自己孩子的母爱延续到和田,延续到她的维族女儿依丽米努尔的身上。
她安排依丽米努尔做自己的课代表,经常自费给依丽米努尔购买书本,和孩子一起过节、过生日。后来,依丽米努尔的父亲因病去世,卢亚军用母爱的温暖陪孩子走过丧亲之痛。
依丽米努尔流着眼泪说:“我失去了爸爸,但我有了一位天津妈妈。”每次见面,依丽米努尔总会亲切地叫她“卢妈妈”,并送上热情的拥抱。
从市教育两委到基层学校、从市教育两委班子成员到支教教师,天津教育系统全面开展“结对帮扶”,中小学实现“手拉手”全覆盖。
目前,全市所中小学校、幼儿园与受援地区所学校、幼儿园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各结对校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师结对子”“分享一节课”“互通一封信”“共读一本书”等主题活动,促进西部受援地区教育加快发展。
市教育两委10位领导与10家甘肃省会宁县建档立卡贫困户逐一结对认亲,依托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