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于年收录于日本《关西学院大学心理科学研究》杂志的论文。
题目是《通过刺激性控制指导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学习游戏中的轮流行为》。
有研究指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有多动,偏执,恐慌,极度偏食,刻板行为,发出怪声,自言自语,自伤等行为问题。虽然可以通过正确的培养和支持来抑制这些行为障碍的出现,但总的来说,人们对于障碍的理解还不够充分,而且在教育和治疗活动中反复出现不恰当的互动,使得多动等行为障碍变得容易发生。
此外,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特征是对人的情绪相互关系方面的不足(即与他人互动,分享想法和感受的能力)。这些孩子欠缺模仿他人的行为和与他人互动的能力,缺乏情感的共享能力,缺乏社会性的兴趣,表现出拒绝,消极,攻击,破坏等不当行为。这些困难是由于缺乏与朋友一起游戏和缺乏想象力(例如,与年龄相应的可以自由改变的装扮游戏)等造成的。
有研究表示,轮流是在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与人之间,某个行为的执行者依次交替的对人相互作用。轮流游戏可以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是行为人相互交替的社会性行为连锁。此外,有研究指出,轮流游戏的形成,需要具备以下的行为能力(1)看对象,(2)转移注意力,(3)对手指提示做出反应,(4)等待(5)移交。但是,很多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由于其障碍特征而导致没有学到轮流游戏的基础行为。因此,通过轮流游戏来学习短期的角色变换,是朝着长期社会环境中的角色变换迈出的一步。
有研究将轮流游戏定义为,由参与游戏的两个人中的一个开始动作行为,另一个作为该动作行为的接收者,并轮流进行相同行为的游戏。例如,轮流传球游戏与轮流会话的形式相同,是具有沟通发展重要的三相关系的游戏。轮流游戏,对指导发展障碍儿童的沟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有研究以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为对象,通过环境调整和指导,对轮流搭积木的游戏进行了探讨。从将5块积木分别放置在2个盘子中的环境设定改变为1个盘子,通过使用搭好一块后把盘子交给对方的轮流搭积木的程序进行指导,形成了轮到自己时“搭积木”,轮到对方时“等待”的行为。
在游戏过程中与同伴协调环境并参与协作性集体活动的能力被视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指标。对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来说,通过对与他人轮流互动的行为进行干预指导,可以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3岁11个月的自闭症谱系障碍男孩。
3岁2个月时实施的新版K式发育检查结果为,姿势运动3岁1个月,认知适应1岁7个月,语言社会0岁8个月,全领域1岁7个月,处于中度智力发展迟缓。
主要特征为,不会自发的与他人接近,经常一个人玩。几乎没有眼神交流,且表情匮乏。发声较多,但没有有意义的语言。请求时会拉他人的手进行请求。对感兴趣的课题有兴趣,对没兴趣的课题没兴趣。对感兴趣的事物以外的他人指令缺乏反应。喜欢看盘子或磁铁等反复旋转的事物,玩游戏时经常只玩拼图,绘本,吹泡泡等固定的几种。拼图可以自己完成20片难度的拼图,如果有人一起拼就会生气。当要求被阻碍时,会咬人或挠人。家长希望能和其他孩子一起玩。
目标行为为与指导者轮流拼10块的拼图。
基线期:
指导者说“现在开始轮流拼拼图”。孩子和指导者面前分别摆放一个装有5块拼图的盒子。指导者说“老师先开始”,老师拼一块,“接下来到你啦”,孩子拼一块后,“接下来轮到老师啦”,老师再拼一块,如此轮流拼完10块。当孩子连续拼2块时,视为误反应,进行辅助。
干预期:
10块拼图放在一个盒子里,轮流时移动盒子。指导者将盒子移到孩子面前,说“轮到你啦”,其他程序与基线期相同。孩子拼完一块后,指导者说“接下来轮到老师啦”,如果孩子没把盒子移到老师面前或没有反应,则说“把盒子给我”。如果语言指令无效,则通过身体辅助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修正。
泛化测试:
干预期结束后进行泛化测试。泛化测试1(人物泛化):让没参与研究的学生与孩子一起玩与干预期相同的游戏。泛化测试2(玩具泛化):指导者与孩子轮流玩与干预期不同的拼图。
各场景中行为的正反应率
干预期里,对象儿童在等待轮到自己的过程中,能够注视指导者和拼图1秒以上,不伸手等待的情况有所增加。
孩子拼拼图时的维持了较高的正反应率。将盒子交给对方时,能够根据手指或语言辅助提示完成,也有自发完成。
在等待轮到自己的过程中,拼一块后将盒子交给对方,当轮到对方时,会变成手边没有拼图可拼的状况。这种通过手边有没有拼图来表示顺序的方法,具有刺激性控制功能,因此对象儿童的等待行为获得了增加。
泛化测试1结果为,即使更换了一起玩的对象,也能够按照规则轮流拼拼图。
泛化测试2结果为,虽然能够拼拼图和等待,但不能把盒子交给对方。有出现连续拼2块的行为。语言辅助也无法中断该行为,最后使用了身体辅助。由于测试2中使用了孩子以前自己玩时候使用的拼图,让孩子想要自己一个人玩。因此,对不同玩具的泛化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整个干预中,孩子的眼神交流有所增加,能够带着笑容完成课题。母亲报告说,在保育园的院子里,能够和其他孩子轮流玩游戏设施了。
渡邊佳奈?米山直樹()自閉スペクトラム症児を対象とした遊びにおける交互交代行動の獲得に向けた刺激性制御の検討.関西学院大学心理科学研究.44,23-29.
以上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联系,我将及时处理。
-------------------------------------
在参加集体活动或与他人互动时,除了需要具备进行活动或互动本身所需的技能以外,还需要理解和执行等待,轮流等规则。这对于很多喜欢自己玩的自闭症儿童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课题。
在对轮流游戏的规则进行指导时,首先要让孩子对轮流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而单单口头上的解释,孩子往往难以理解。此时,可以尝试通过视觉化的方法帮助孩子明确轮流的概念。例如,论文中将装有拼图块的盒子作为视觉刺激提示,盒子放在谁的面前,就轮到谁。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轮流板(顺序板)等上贴参与游戏的人物卡的方法提示当前轮到谁。例如,共计10次的拼图,按照孩子A,孩子B,孩子A,孩子B……的顺序贴好,孩子A拼一块后拿掉最上面的自己的图卡,孩子B拼一块后也拿掉最上面的自己的图卡,通过这样的方法,孩子可以可以明确的预见下一个轮到谁,什么时候轮到自己。
多人的集体活动也可以通过明确的视觉标志代表现在轮到谁。例如,在身上贴上明显的贴纸、戴上帽子、系上纱巾等。让轮到的孩子和正在等待的孩子都能够通过标志明确的知道当前轮到谁,通过大的轮流顺序表明确的知道下一次轮到谁和什么时候轮到自己。
蜡笔小芯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