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章力
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更新版)》,本次更新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呢?
陶芳标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管理学院院长
两年来,全国各级各类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专业技术人员和学校、家长等积极使用《指南》,一些地区以此为依据综合形成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方案,反映了全社会对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高度重视。在《指南》的应用过程中,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收到了一些专业工作者反馈的意见和建议,鉴于国家今年出台了“双减”等最新政策,结合国家政策新要求,回应社会关切,跟踪国内外学术研究进展,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组织专家对年的《指南》进行了修订,形成年的《指南(更新版)》。
主持人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章力
本次《指南(更新版)》在更新过程中有哪些修订原则、主要更新了哪些内容呢?
陶芳标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管理学院院长
我们在《指南》的制定和修订过程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落实三级预防措施,形成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三级预防技术体系。普及近视防控核心知识、培养健康用眼行为、建设视觉健康环境、增加日间户外活动等,是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一级预防措施。筛查视力不良,评价远视储备状况,加强分级管理,发挥视力健康的管理效应,是近视的二级预防措施。倡导已经近视的儿童青少年增加更多的日间户外活动,减少近距离用眼行为,及时佩戴眼镜或采取其他矫正方法,严格进行眼视光检查,防控轻度近视向重度近视发展、重度近视向病理化发展等,是近视防控的第三级预防措施。
在修订过程中,我们对如下内容进行了更新和修订:(1)完善中小学生视力定期筛查制度,更新筛查频率为每年不少于两次,细化了视力筛查的年龄范围,补充了学龄前儿童远视储备不足的筛查方法及中小学生裸眼视力下降的筛查技术流程,增加了无条件配备电脑验光仪的地区筛查近视的方法。(2)更新《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结果记录表》样式和内容,完善视力健康档案的建立。(3)在培养健康用眼行为、建设视觉友好环境、增加日间户外活动的三个部分,依据国家“双减”等最新的政策要求,分别对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媒体和社会团队等不同执行主体进行了技术措施的补充。(4)明确了视力健康监测与评估的人群,完善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监测流程图,强调动态连续监测和高危因素的评价,同时进一步规范视力健康监测与评估的方法。(5)强调发挥中医药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作用,补充了对远视储备不足学生科学诊疗与矫治方法,丰富了近视防控的科学诊疗与矫治的内容。
主持人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章力
《指南(更新版)》已经发布,具体落实到各地实际工作中该如何使用呢?
陶芳标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管理学院院长
儿童青少年近视病因十分复杂,人群具有普遍的易感性,而近距离用眼过多、户外活动不足、光照时间短、照明灯具光谱的改变、睡眠不足等是中介因素,而它的背后是城市化、教育的竞争压力、非全光谱照明灯具和电子屏幕的广泛使用等因素是近视的促成因素。因此,近视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形成地方特色的近视防控行动指南和方案。在使用《指南》时,我们要坚持全生命周期的防控思想,从小、从早抓起,比如3~7岁要重点抓远视储备;二是要坚持三级预防策略,将《指南(更新版)》各项适宜技术落实在三级预防的各个环节;三是要坚持医防协同,预防为主,切不可走偏方向,不能把近视防控的重点放在在治疗之上,要将全人群预防与重点人群的近视防控相结合;四要纠正近视防控过度物化行为,筛查的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是方向、不是必备要求,建立健康档案、筛查近视和评估近视相关的危险因素是一项基础性工作,预警预测是技术的关键,因此各地要创新工作,因地制宜地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主持人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章力
脊柱侧弯的分类都有哪些?
刘海鹰
医院脊柱外科主任
脊柱侧弯主要可以分为非结构性的脊柱侧弯和结构性的脊柱侧弯。前者主要包括由姿态不良、腰腿疼痛、双下肢不等长、髋关节挛缩、癔症等引起的侧弯。这种侧弯一旦原因去除,就可以恢复正常。一般一种人群在平卧时侧弯可以自行消失,拍摄X光片,可以看到脊柱骨性结构是正常的。后者主要包括特发性、先天性、神经肌肉源性、结缔组织病性和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弯等等很多种。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弯在这种类型的侧弯中占主要,其发病原因不明,为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比约75~80%,以青少年、青春期女性为主。特发性脊柱侧弯依据年龄分为:婴儿型(0~3岁)、少儿型(4~9岁)、青少年型(10~18岁)。其中青少年型特发性脊柱侧弯最为常见,占特发性脊柱侧弯约70~90%。
主持人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章力
我国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患病情况如何?发生的原因到底有哪些?
马军
中国疾控中心学校卫生中心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
在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组织年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干预结果显示,中小学生总的脊柱弯曲异常检出率在2.8%左右,当然初中、高中阶段增长更高一些,主要原因是初中和高中阶段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主要以脊柱增长为主,但是目前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相对缺乏,使得固定脊柱正常生理弯曲两侧的肌肉力量不足,再加上如果坐姿、站姿不正确,就容易造成脊柱弯曲异常的发生。如学生常在不适宜的课桌椅或者照明和采光不良的条件下阅读、书写,就容易发生弯腰、歪头、扭身等不良坐姿,由于脊柱两侧长期受力不均,而双侧肌肉的紧张度不均衡,导致脊柱侧弯。还有就是长时间的单侧负重或者长期习惯用单侧背书包,都增加了脊柱侧弯异常的风险。
主持人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章力
儿童青少年发生脊柱侧弯的表现症状都有哪些?
马军
中国疾控中心学校卫生中心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
脊柱侧弯通常在10岁—14岁之间的青少年中出现,特别是女孩子。早期脊柱弯曲引起的外观异常并不明显,所以不容易被发现,尤其是穿着衣服的时候不容易被发现,大多数青少年的脊柱侧弯都是由家长在孩子洗澡的时候或者是衣服穿着较少的时候才被发现。通常儿童青少年在发生脊柱侧弯时会出现比如领口不平、一侧肩膀比另一侧高,或者一侧后背有隆突,以及腰部一侧有皱褶,或者一侧髋部比另一侧高,或者两侧下肢不等长等等。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会影响脊柱的外形及功能,也影响生理健康,造成腰背疼痛、神经受损、消化不良、心跳反常或者肢体感觉障碍等等症状。对心肺功能也会造成危害,还影响肠胃系统,造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情况。
主持人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章力
家长和学校平时应该通过哪些措施来预防、避免和减少儿童青少年发生脊柱侧弯的风险呢?
马军
中国疾控中心学校卫生中心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
家长应鼓励儿童青少年多进行户外活动或者体育锻炼,包括体操、跑步,以及腰、背部肌肉的锻炼,并保证每日锻炼量。家长要随时提醒和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姿势和走站姿势。在日常的饮食中注意合理营养,强化钙的补充,同时要让儿童多晒太阳,保证营养物质的吸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