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喂养困难 给6~8个月的婴儿喂米饭、馒头等固体食物时,婴儿常出现恶心和呕吐,咀嚼能力差,经常有呛咳的现象
1.3 数学的初步知识 包括对物体大小、多少、长短、粗细、高低、宽窄、深浅、轻重的认识和比较;对几何图形、时间、空间的认知;100以内的数和20以内的加减法
1.1 初步的社会生活知识 包括对自己和别人的认识;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认识;知道周围成人劳动的社会意义以及认识他们使用的工具;知道国家的名称,认识国旗,国徽的特征,认识领袖及有关节日
在儿童智力测验门诊中,常常有一些孩子被诊断为“智力低下”家长总是问医生:“我们怎么没早些发现孩子智力低下呢?”的确,如果家长能细心观察,早期发现,使孩子尽早得到治疗,可以避免许多遗憾这种观察,应该从婴儿时期开始
2 儿童智能发育的九大敏感期
2.8 文化敏感期(6~9岁) 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起于3岁;而到了6~9岁则出现想探究事物奥秘的强烈需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准备接爱大量的文化播种”成人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展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家长应该抓住这九大敏感期,充分了解这些期内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以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挖掘智力潜能,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2.5 动作敏感期(0~6岁) 2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开发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小肌肉的练习,亦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的训练,不仅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2.6 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兴趣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仪,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2.2 秩序敏感期(2~4岁)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如果成人没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1 幼儿家庭智力教育的基本内容
3.1 过分溺爱 由于我国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家长便把独生子女视为掌上明珠、心肝宝贝,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儿“委屈”,对孩子百依百顺,凡事都包办代替,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不爱动脑、不爱动手的习惯由于他们缺乏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少自我实践活动,所以智力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致使智力平平甚至智力低下
4.2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在6个月后,仍不能注意到大人在和他讲话对周围的人和物注意力差,目光呆滞
4.7 受刺激后,不会立即引起啼哭,而要隔一会,或反复刺激后,才能啼哭,哭的声音与正常小儿不同,常出现刺耳的 尖叫,或哭声无力
4.9 不能辨别亲人和陌生人
1.4 音乐、美术常识 包括认识常见的乐器,了解节奏;区别简单的颜色和简单的绘画材料及手工材料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儿童以无意想象为主,而且想象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
3.3 放任自流 也有许多做父母的,只知道为儿童生活上的需要和保障,而对儿童内心世界、兴趣爱好、学业困难等一概不闻不问,只是一味地应付、搪塞,使宝宝的教育机会一次又一次地丧失,使儿童的智力发展出现停滞不前或倒退的现象
5 决定智力的因素———想象力
李唯琼 2005-12-13 13:17:23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11月第3卷第22期
5
4 早期发现婴儿智力低下
2.4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围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因此,如果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
4.10 无目的活动多,大人很难理解
4.6 语言发育迟 1岁后,仍不能有目的的发音,有时可有无目的的乱叫
4.4 清醒时伸舌、流涎,甚至延续到2~3岁
2.1 语言敏感期(0~6岁) 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哑哑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因此,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3 家庭对儿童智力教育的误区
4.5 动作发育迟 4个月仍不能抬头,10个月仍不会独坐,12个月后不会用手指捏东西,开始走路时,两脚仍到处乱踢
3.2 粗暴压制 也有的父母认为儿童应该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一旦违抗,就严厉教训;儿童做得不够好或犯了错误就发火、训斥,基至打骂日久天长,儿童就会变得萎萎缩缩,心理总是处于被压抑状态,从而局限了儿童的智力发展
2.3 感官敏感期(0~6岁) 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3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围事物;3~6岁则更能具体地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您可以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围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有危险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时,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3.4 望子成龙 还有的家长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儿童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儿童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应该明白儿童的能力有限,请务必抛掉“鱼与熊掌”兼得的心态不走出这些误区,就不可能取得儿童智力教育的良好效果
4.1 不会笑 正常的小儿2个月会笑,4个月可被逗得大声发笑,而智力低下的小儿,一般不会笑,或只会无目的的傻笑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家庭的希望,父母的寄托,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儿童具有较高的智力所谓智力是相对于知识而言的学习能力事实证明,只要全面地开发了智力,所有的人都会更具有能力具有较高智力的人,表现为具备理解问题、快速思维的能力,能迅速抓住问题的要点例如,一位有天赋的音乐家,如果同时具备较高的智力,他就会更具有才华,更具有创造性因此,无论你的孩子具备怎样的天赋,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是十分必要的根据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大脑在儿童出生后5~10个月时发育最快,到第2年末,就基本上完成了它的生长过程成人的脑细胞大约有140亿左右,其中70%~80%是3周岁以前形成的,5岁儿童的脑量就已达成年人的90%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智力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50%,4~8岁时又增加30%,8~17岁又获得20%5岁以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叫“关键期”这个时期,儿童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容易接受外界信息抓住“关键期”教育,如同农民不误农时进行播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认为,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儿童学习口头语言非常快,让儿童生活在非母语的环境中,用不了一年就能学会日常口语4~5岁是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时期,这个阶段,儿童掌握词汇的能力发展最快儿童掌握数的概念的最佳年龄是5~5.5岁从出生到4岁是儿童视觉发展的关键期,形象视觉发展最迅速由此可见,基本智力形成于人生最初的5年且发展最迅速,5岁以前是儿童早期智力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为了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儿童的潜能,有关专家认为,做父母的应在儿童出生几个月时便充分开发儿童的智力
2.7 书写敏感期(3.5~4.5岁)、阅读敏感期(4.5~5.5岁) 孩子的书写能力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敏感期内,得到了充分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就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可多选择读物,布置一个充满书香的居家环境,即能使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1.2 浅显的自然常识 包括认识天气和季节的变化及其与人们生活和植物生长的关系;认识常见的植物、动物;知道有关安全常识及卫生常识;认识日常生活中浅近的科学知识和物理现象;认识交通工具和玩具
4.8 对周围的任何环境都缺乏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对玩具的兴趣也很短暂
1.5 基本能力培养和基本技能训练 包括感知觉能力的培养;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和训练;计算能力训练;写字、绘画能力以及音乐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