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儿童情绪障?
儿童情绪障碍(Emotionaldisorders)是很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女孩多以焦虑的形式表现,男孩则多以行为规范障碍来表达。
目前的医学认为心理疾病的形成原因分三部份,一部份是遗传基因,天生气质,生产过程因素;一部份是个体的状态,譬如心理、生理状况;另一部份是大环境因素,譬如家庭气氛、学校的配合、社区大环境的契合。
当我们以心理疾病形成原因来探讨儿童的情绪障碍时,必须先回到儿童的气质与父母给予孩子的过多要求与压力来考虑。一般的父母碰到好带的孩子,大致上孩子不会出现严重的情绪问题,顶多是在孩子生大病或家庭有特殊灾难时,出现某种程度的适应障碍症而已。但是,如果父母碰到难带的孩子,或是正常小孩碰上一位情绪易焦躁的父母,那么,孩子非常容易出现情绪障碍,试想像一位权威主义型的父母,给孩子的感觉是疏离、冷酷、被控制感,孩子容易出现自责、悲伤、不快乐、自卑、害羞、易哭闹、畏缩的情绪障碍,或者一位情绪不稳、易责打孩子的父母,他的小孩在长期的忽略、责打、否定的状况下,出现另一种形势的的情绪问题,就是叛逆、失控、冲动、暴力、偷窃、说谎等问题,我们知道虽然他表现暴力,其实孩子的心理是不平静的。
二、儿童情绪障碍的表现形式
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清楚了解自己的焦虑状态,潜在的焦虑可以身体化的症状表现出来。包括心悸、呼吸困难或呼吸加速,出汗、手抖、肌肉紧绷、恶心、拉肚子、头痛、头晕、昏倒、胸闷、胸痛。心理上,小孩会觉得害怕、紧张、惶恐感。在行为上会出现过度反应或拒绝反应,在处事上会出现在勉强的状况下完成一件事或干脆草草了事。儿童出现胸闷、肚子痛,经过检查后完全是正常的,这是焦虑身体化(Somatization)症状。
另外,焦虑也会以另一种强迫症的方式表达出来,生活中,我们不可否认某一些仪式化的动作或习惯,的确可以减轻焦虑感。当焦虑在完美主义者身上出现时,当他发现自己不够好,不够完美时,为了解除或中和焦虑,会出现某些反覆性或仪式化动作来逃避焦虑,一般这种强迫症易发生在高年级儿童或青少年,或容易发生在安静乖巧,有点完美主义者身上,有时会同时合并有焦虑、忧郁等症状。
三、处理情绪障碍的方向
1.减少压力来源:对于惧学的孩子,父母要了解孩子与老师,同学的互动,如何用行为增强的方法来减低孩子的拒学倾向。
2.个别辅导:试让孩子想想,怕什么?焦虑什么?并教导孩子如何处理焦虑感。
3.父母谘商:了解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是否孩子过度依赖或父母过度保护,是否父母自己处在焦虑状态中。
4.家族治疗:如果身体化症状严重,一个接着一个出现,不易改善,须考虑全家治疗。
5.药物治疗:对大孩子的强迫症,严重的焦虑状态可考虑用药。
除非是某些特殊的疾病,譬如过动儿,为了加强孩子注意力而开药,否则儿科医师不会轻易给小儿童开药,请父母不必过份惶恐。
来源:医院
“向日葵健康网”儿科、居家护理、肿瘤科、神经科、心血管科、听力障碍等。
“向日葵健康网”台湾专家:来自于台医院。
★如有其他咨询需求,敬请来电
☆-//
足不出户,尽享名医,%的台湾好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