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剧中跟受创伤人们工作的主要原则就是Kellerman()所叙述的。第一,创伤事件的潜抑经验在一个安全环境中有重新演出的机会。第二,对事件做认知上的重新处理可以带来对发生事情的新认识及修通与事件联结的潜意识冲突。第三,情绪宣泄可以用来排空因创伤而来的情绪残渣。第四,“附加现实”(surplusreality)想象成分被引进来扩充主角的世界观。第五,聚集在创伤如何影响人际关系以及避免孤立的方法。第六,以治疗性仪式来将事件转化成有意义的生活经验。第七,假如创伤是属于集体的团体经验的话,可以用危机社会剧的共同行动来协助人们重新适应一个新的社会平衡状态。 遭受PTSD的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他们的复原能力。以小提琴比喻来说明,除非琴弦被拉紧,否则无法使用;但是假如对琴弦施加过多的压力,弦就会断掉,而承受过多情结压力的人们也同样会如此。当人们在面对一个突发、无预期而且可能威胁到生命的事件时,通常会经历一段寻求适当反应的瓦解或麻木状态,Moreno将此状态称为失去自发性(lossofspontaneity): 自发性这种大脑功能比其它任何重要而基本的中枢神经系统发展得更不完全……受到惊吓的时候,人们表现出被吓呆的样子,因而有错误的反应或是根本无法反应。人类似乎比其它动物更没有准备好要面对惊吓,而人的脑子似乎比其任何东西都难以招架惊吓。普通的脑子会有困惑的反应,但是心理测验疲累、精神紧张的人们其反应更不适当——他们缺乏立即适用的反应,也没有任何组织的明智反应来应付不知从何而来的突发不幸(/,p.47) 因此,从身体、心理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对改变“暖身”不足的人将会比较不容易应付压力事件。自发性——作为一种自我调节的过程——会在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之间斡旋,并且负责一个人的情绪平衡。将自发性描述成对外在压力的内在适应机制这个说法很重要,不仅仅是因为它有助于了解心理创伤所涉及的过程,在描述复原(recovery)以及心理剧应用于PTSD的基本目标所涉及的过程时,这种说法也很重要。因此,自发性的复原可以被视为心理剧应用患者PTSD人们的必要目标。 PeterFelixKellermann总结了受创伤人们的心理剧治疗的六个层面。如下所示。 1) 重新演出(re-enactment) 创伤事件的重复重新演出是创伤的典型征候,也同时是大多数创伤治疗方法的一个必要部分。重复性的强迫行为( 过去事件的行动化行为提供了一个方法回到固着的位置的起源,并且寻求一些方法来打开发展的新通道。不只做到脱敏(desensitization),这一种重新经验提供一个架构,在其中一个人可以选择自己所在位置,而这包括继续停留在创伤的风暴经验中,尽管那中介像失去方向般地乱窜。Moreno(-)认为真正地第二次机会是来自对第一次经验的疗愈,而这有时会涉及第三次、第四次、甚至第二十次再现对未完成事件(unfinishedevent)的行动化。在这些会谈之间的时间里,主角持续在想象中、在梦中、以及在各式各样的象征形式中改造事件,直到他们发现某些内在解答,而通常必须伴随其它的要素,例如潜意识冲突的修通以及对事件的某些认知性重新处理。 2)认知性重新处理(congnitivereprocessing) 大多数的创伤理论都视PTSD为受创伤人们无法处理新信息并将之存入记忆的一种反应,因此,治疗的目标就在于帮助他们整合冲突性的信息,并且为旧的和新的信息建构新的意义(Horowit,;McCannPearlman,)。这种创伤事件的认知性重新处理有时候可以带来“行动顿悟”(actioninsight),使得受创伤人们可以为暂时失去结构和意义的世界寻得一些道理。由于他们常会解离(dissoctiate)(“我知道发生什么事,但对它没有感觉”),通常很有必要透过口语而将知觉(perception)整合进入意识之中。因此,我们要主动努力帮助了他们用叙事或个人史的方式将纯粹的感知回想转化成一种更为整合的经验。尽管如此,在受创伤人们身上,这种逐渐增加的自我觉察通常伴随着附加能量的有力释放。 3)附加能量(surplusenergy)的释放 情绪宣泄是一种释放的经验,它发生于长期内在流动的状态找到其情感表达的出口。对于那些有着如同压力锅内蒸气般抑制情绪的受创伤人们而言,这种“排空蒸气”的机会通常很有疗愈性。根据Levine()的说法,创伤的症状是面对威胁时被高度地活化出来的不完全生理反应凝结在时间当中,透过让这个凝结的反应解冻,反应本身就得以完全,创伤就可以获得疗愈,而从事件来的残余能量就得以释放出来。然而,如同Kellermann所指出,不能为释放,而是应该包括抗拒的分析(resistance-analysis)、修通和整合:“宣泄不应该被诱发或抑制,而是应该被容许随它自己的时机和形式出现”(,p.83) 受创伤人们通常比别人易感而脆弱,并且或多或少采用了原始防卫来保护自己免于感受到无法忍受的痛苦,因此,他们首先必须在个人的情绪平衡状态中获得支持,并且在暖身阶段中达到警醒(arousal)和放松的适当调配。困难常常是在于要帮这些身上充满受阻情绪的人们找到支持与面质、分离与投入,以及逃离与攻击之间的适当结合。很显然,只有在形成足够的内在控制之后才可以鼓励情绪宣泄,而且宣泄之后应该要伴随某种矫正性的情绪学习经验,而这经常是在想象场景中演出的。 4)附加现实(surplusreality) 附加现实场景可以被引入受创伤人们的心理剧中来抵消已经做过的事以及做一些必须被抵消的事,因此,心理剧能同时以改变创伤事件和容许不同情绪反应这两种角度来转化悲剧性的生活情节。当然,任何想象的运用其目标并非鼓励扭曲现实,而透过强化受创伤人们的内在主观世界运用“仿佛”状态来跟难缠的外在现实做妥协。 这种存在性的确认或是个人真实的肯定承认受创伤人们为了维持神智健全而有解离的倾向。怀疑自己所经历的事是否就是真正发生事情的那些人,就有机会来演出以事件的主观知觉,而不会被导演和团体质疑。因此,一个逐渐而且大多得自知觉性(减)敏感化的悖论过程便开始运作,其中外在现实的残余物就会被消化殆尽。这种对个人、主观或诗意般的真实所做的强调可能是Moreno对创伤治疗的主要贡献之一。不过,个人内在现实的这种存在性确认有赖于一个支持的环境和人际间的支持。 5)人际支持(interpersonalsupport) 有些受创伤的人们需要在生活中有“耀眼”的时刻并且接受人际的支持和欣赏。从童年的受虐待经验中幸存过来的成人特别可以用矫正性人际学习经验来弥补受损的信任感、安全感,及“归属于人类”的感觉。如同Allen和Bloom()所指出,透过提供一种新的安全、自尊和亲密感,团体可以有助于受创伤个人的社会性重新整合。再者,团体帮助受创伤人们不再孤立(Figley,),并且发现他们的情绪反应可以跟许多有过类似创伤经验的人一起分享,于是,有些人就可以从无助的受害者角色变成有应对能力的幸存者,而这种转化可以在公开的治疗仪式中褒扬。 6)治疗性仪式(therapeuticritual) 从远古时候起,当人们认为受到“上天的惩罚”而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时,他们就经常会运用这类传统的仪式,如同人类学家和其它人所描述的一样(Johnsonetal.,)。在心理剧之中,仪式可以帮助人们渡过生活的变迁,以及帮助他们在一个有结构的架构内适应新环境。在创伤经验之后,仪式特别有助于给予人们安全感以及协助他们用象征的方式表达感觉。 因此,经历过恐惧分子攻击、被当做人质、大地震、火车意外、沉般事件、火灾和其它灾难的团体成员都可以从这种集体的哀悼行动以及修通共同的不幸之中获得帮助。基于“母性”的共通原则,社会剧和心理剧在应用于受创伤人们时,可能透过神学、象征和故事的运用来达到对仪式的最佳利用。
儿童患白癜风的原因北京权威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