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陈是某高校生物工程专业的一名大四在校生,经同学介绍,他进入了某生物制药公司实习。
在学校表现优秀的他曾幻想着进入公司后一展所长,用所学专业为公司创造价值并受到领导器重,开始他辉煌的职场生涯。然而现实却并未如他所愿,他只是作为廉价劳动力被公司以实习名义聘用了一段时间后便解除了劳动关系。
公司里人际关系复杂,有才华和背景的人比比皆是,他开始对毕业后的就业失去信心。个别头脑灵活的同学一开始就放弃了实习直接选择创业,在临近毕业时已经将自己的生意打理得有声有色。
每当看着这些同学,小陈总抑制不住内心的羡慕,自己是否也能像他们那样创业,开拓出充满希望的未来呢?
像小陈这样萌生出创业想法又很犹豫的大学生很多,他们都有着相同的疑虑与迷惑:对创业方面的政策知之甚少。国家有哪些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怎样办理一些相关的注册手续,以及如何向银行申请贷款等。这是由于创业涉及到的职能部门对大学生创业的宣传不到位造成的。
创业方向上感到迷茫。有些大学生的社交范围仅局限于亲朋、老师和同学,对社会了解不够。尽管想创业,在创业项目、创业方向的选择上无从入手。
专业知识难以发挥。据了解,大学生创业行业的不对口非常普遍,有90%的创业学生选择餐饮、营销、代理等服务行业,这些行业投入少,入行易,但难以与本专业所学相关联。
经验与胆识不足。大学生活动范围有限,与社会接触少,在处理社会事务时难免欠考虑。
缺乏创业资金。大学生创业可谓白手起家,没有原始资源积累的他们仅依靠小额贷款扶持,很难将创业之路走得长远。
“解决这些问题需依靠国家、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1首先要加强政府和学校间的协调配合,加大创业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邀请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直接在课堂上向学生宣传帮扶的政策,让大学生在毕业年度内及时掌握相关信息。
2其次学校与培训机构应加强合作,做好创业培训工作,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
创业并非人人可行,大学生本人应认真分析自身综合素质是否适合创业,不但要明确自己是否有很强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动机,而且要分析自己是否做好了创业准备、是否具有创业技能、如何解决项目资金与场地问题等。
3再次,加强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加快对大学生创业成果的转化,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观念,明确创业目标。企业可为大学生提供比较务实的创业项目,引导大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将择业困境转化为创业优势。
4最后,现有的优惠政策对于创业大学生的支持远远不够,国家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同时,应制定完善的支持体系,将大学生创业纳入社会创业的系统中,让大学生在创业方面享受更优惠的待遇。
大学生创业不是对就业问题的逃避,而是真正具有创新意识,能够整合自身资源和优势创造符合自己期望的价值。
创业之路艰辛而漫长,大学生创业者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会更多,但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年轻是大学生创业者们最大的优势。他们有更多时间在跌倒后重新站立,在失败后恢复信心。
在经验积累和创新思维的引导下,迎接他们的将会是一条充满希望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