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大量的临床脑瘫患者研究发现脑瘫家长的心理问题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我们应该重视这些人群的心理发展。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近年来。由于围产保键医学和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生儿死亡率明显降低.但随着高危儿存活率的提高.新生儿脑损伤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新生儿脑损伤的主要后遗症是脑性瘫痪(脑瘫).继脊髓灰质炎控制后引起运动伤残最主要疾患其发病率达1%。~5‰.由于脑损伤的部位、严重程度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特点在以运动障碍为主的基础上,有感觉、知觉、语言、智力等多方面的伴随症状。脑瘫患儿父母作为患儿的监护人.也是患儿最直接的照顾者.在患儿漫长康复治疗过程中所承受的心理负担直接影响到患儿治疗的连续性及康复效果。
1、脑瘫患儿家长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孩子没出生.就已经对其
寄予很好的希望出生后被检查出患有脑瘫.这对其父母来说无疑是
“晴天霹雳”.尤其对初诊的患儿父母是一个巨大的心理打击脑瘫患儿治疗时间长.见效慢.治疗费用高给其父母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打乱了其父母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轨迹脑瘫患儿身体抵抗力低.易于患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平均寿命也明显短于正常儿童患儿今后的上学、就业都面临重重困难.这都成为患儿父母担忧的问题。
2、脑瘫为慢性非进行性疾病,治疗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治疗越早效果越好。通过对5O例脑瘫患儿家长进行心理护理,讲解脑瘫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预后,帮助病人家属解除心理障碍,赢得了病儿及家属的好评同时.我们体会到心理护理更重要的是针对性地帮助病人家长改变消极态度.使家长了解脑性瘫痪是可治之症.通过积极正确的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了患儿家长治疗依从性
(1)优化情绪
患儿家长在当得知自己的孩子是脑瘫患儿时大多数心理上都经
历了以下5个不同时期的发展,即震惊期、拒绝期、绝望期、内疚期和接受期。此时应给予患儿家长足够时间.慢慢接受这种残酷现实,并向其讲解脑瘫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法.鼓励其与治疗效果好及对疾病认知心态好的患儿家长交流,互通信息。多和患儿家长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其需求及不良情绪.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使患儿家长逐步稳定了情绪,敢于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
(2)增强自信心
对于抑郁、焦虑情绪严重的患儿家长,应采取温和的态度,熟练的
操作及丰富的医学知识.来赢得家长的信任指导家长在患儿治疗期
间加强饮食营养.补充足够热量.以备康复训练体力消耗所需。不喂
生、冷、硬的食物以防消化道疾病。告知家属训练前一个小时勿喂食,
以防患儿呕吐。训练后及时补充液体.更换因呕吐或出汗打湿的衣裤。
避免因感染性疾病中断治疗为患儿作阶段性总结.纵向比较患儿取
得的进步,增加家长的信心,消除顾虑。
(3)健康教育
加强有关脑瘫的宣传教育工作比如在病区走廊墙壁上介绍该病的病因病理,定期开办小讲座,让人们对该病多一些认识和了解,让脑瘫患儿得到全社会的关爱和帮助。建立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系统,减轻患儿家长心理负担,改善身体功能和情绪功能。
天台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认为脑瘫的心理工作不仅需要对脑瘫患儿进行,同时对于这个脑瘫家庭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我们应该帮助这些家长树立正确的生活信念,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脑瘫患儿的恢复和走向社会。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