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允爱,司天梅,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
由中华医学会主办、医院承办的第三届亚洲神经精神药理学术会议于年9月12-1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余名来自国内和余名来自国外的代表参加本次学术年会。会议以特邀报告、大会报告、专家面对面、专题会报告和墙报交流形式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主要内容包括: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神经精神疾病新药靶点、神经脑影像技术在精神疾病研究和治疗中的应用、精神药物命名法的新提议等。
一、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
1.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起病于青壮年的慢性高致残性精神疾病。高危人群或者前驱期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一直是国际上争论的热点。JunSooKwon教授介绍,有研究显示,精神病临床高危状态常出现在符合临床诊断的前三年,然而只有不到40%最终转化为精神病。因此早期能准确识别出将转化为精神病的个体尤为重要。早期干预包括心理干预、抗精神病药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等,但早期干预需要权衡治疗的获益和风险。获益是可能会阻止转化为精神病和延迟精神病的发病,但是否改善长期临床结局尚没有定论。风险是假阳性问题和抗精神病药的不良反应。如果个体对治疗的依从性差,抗精神病药导致的D2受体上调,停药后反而转化为精神病的几率增加,认知行为治疗相比于药物更容易被个体所接受。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目前还存在着诸多临床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治疗效果好白癜风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