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心理动力学诊断和治疗
年国庆前夕,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教学楼的二楼报告厅内人头攒动,甚至排起了长龙。近名学员们满怀收获,等待着领取证书和合影。一位值得尊敬的美国老师和一场无与伦比的培训,在5天的时间过后,仍然意犹未尽。
回到9月25日,受心理咨询与治疗部主任仇剑崟主任邀请,来自美国诺福克东弗吉尼亚医学院的精神病学教授杰罗姆·S·布莱克曼(下文简称,布老师),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开启了这个将为期2年的渐进式连续培训项目。布老师将整合他43年的教学和临床实践经验,为学员们带来一场关于人格障碍心理动力学诊断和治疗的饕餮大餐。
开幕式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徐一峰院长对布老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并希望老师能帮助中国同道们提升对人格障碍的诊断和治疗能力,带领大家共同探索这个临床上最为棘手,也是最为有趣的主题之一——人格。
布莱克曼教授、徐一峰院长、仇剑崟主任、蒋文辉副主任,以及担任本次培训的武春艳医生共同出席了开幕式。
理论讲座,拨开人格的层层结构
每天培训的上午,布老师都会为大家带来理论讲解,结合案例和各类文学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刻画,理论在老布的演绎下,变得妙趣横生。在5天的时间内,布老师带领大家一起纵览了各类人格障碍的分类和描述、人格组成的核心成分、客体关系理论、超我的发展、人格的防御方式以及性格中的妥协形成。
人格,包罗万象,纷繁复杂。但是在布老师清晰思路的引领下,人格的冰山一角逐渐露出了迷雾。学员们学会开始从情感、愿望、自我力量、防御、超我等角度,像是剥洋葱一样,层层理解特定的人格类型和表现。
随处可见认真听课的学员们,或若有所思,或会心一笑,或积极提问,教学相长。
督导演练,“受虐”并享受着
既然称之为人格,便不能只是通过听课读书来理解,在和来访者的互动中、从经验中学习,有助于更真切地理解人格。每天的下午,都会由两名咨询师或者治疗师报告案例,接受布老师的督导。学员们带来的案例有存在人际关系问题的青少年,有寻找不到自我价值的大学生,有让人感到恐惧和困惑的奇怪之人,有反复陷入不良关系的女性……无论是什么样的案例,在布老师的提问和引导下,总能发现案例中潜在的人格问题,并对治疗师如何做出解释和干预做出中肯的建议和指导。
在培训第3天的下午,为了让学员们更好地学会如何通过面质来访者的性格防御方式来推进治疗。布老师邀请5名学员上台,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演示。布老师扮演了一位有惊恐发作的患者,需要通过5名学员的轮流提问,来展现这位患者症状背后的冲突和防御。每当学员有不适当的提问或者解释时,布老师就会“哔”的一声提醒学员。幽默和紧张,开怀和严肃,在台上共舞,最终学员们都表示被虐得酣畅淋漓,收获颇丰!
布老师,行走的精神分析活字典,
更是行走的表情包
和布老师互动,会发现他是一位多么有趣的精神分析师,一扫人们关于精神分析的“节制”、“古板”的刻板印象。他真诚、幽默、风趣、接地气、爱说故事和笑话。在讲课中,布老师还时不时飙出几句中文。“火眼金睛”、“男追女隔层山,女追男隔层纱”、“大家去吃饭吧”……学员们被布老师逗得笑得合不拢嘴,又深深被这种魅力折服。
爱蹦出中文的布老师,常常“语出惊人”。!
但同时,他又不失大师风范,短短几句,往往剑指问题要害。他对精神分析的文献如数家珍,对理论、文献、出处、作者等信息信手拈来,也能旁征博引,用故事、文艺作品帮助我们理解晦涩的理论。
“有趣”,是布老师对工作的态度,也是学员们对布老师最好的评价。
布老师在督导时的困惑、惊讶、思考、无奈、赞叹全部写在了脸上,更有学员制作了布老师的表情包九宫图。
学员们,收获不止一点点
好的培训一定离不开可爱的学员们,大家在5天的时间内,一同学习、成长、思考、欢笑。
各位学员也是对这个培训赞不绝口:
期待明年再见
5天的时间短暂而美好,好在,这是一个为期2年的连续培训项目。明年的4月和9月,布老师将再次回归,展现更多的关于人格障碍的理论和治疗技术。
这场培训不止带来知识和技术。学习让人们真正去思考: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正如闭幕式上,仇剑崟主任分享的,“大家不要忘记弗洛伊德所言,精神分析是让我们学会如何去爱和工作。布老师这几天已经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成熟治疗师如何认真工作又享受工作的状态,与此同时,布老师更是一个热爱生活、有趣的人。治疗中与众多生命故事的相遇,绝不是让我们变得愤世嫉俗、悲观厌世。而是在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后,我们依然能够热爱生活,对生命心怀敬畏和谦卑之心。生命短暂,愿我们活得饱满而丰富。”
培训的最后,仇主任代表各位同道和学员,为布老师赠送了一条围巾。寓意让布老师要照顾好自己。秋去冬来,有这样的温暖,春天也不会遥远。下一期培训再见!
撰文|庄文旭
校核|仇剑崟
编辑|李小平
扫一扫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