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论坛爱优腾们的视频出海方略影视综国

专家、学者、大咖共话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整理

陈怡宁席添甜

年5月15日,环球时报社第二届“时代旋律家国情怀——环球影视文化传播高峰论坛暨年度优选”在人民日报社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环球时报社主办、环球时报舆情中心承办。

上午的网络视听专场论坛特邀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进行指导,研讨与分享如何借助网络视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下午的影视文化传播专场论坛特邀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电视剧导演委员会、演员委员会联合主办,倡导与推动国内影视文化传播“唱响时代旋律,礼赞家国情怀”,并得到中国广告协会、中国动漫集团、央视市场研究(CTR)、北京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看电视等多家机构的行业支持,世纪优优、云合数据、数说故事、CCDataMUSAMUSIC等市场领先的大数据机构的数据支持。

5月15日上午,多位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大咖来到环球影视文化传播高峰论坛活动现场,围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这一话题展开讨论。“看电视”(IDTVwatching)独家整理论坛干货内容,以下为论坛发言精编。

业界声音:视频出海现状与展望

爱奇艺会员及海外业务群总裁杨向华、快手科技副总裁刘震、新浪微博媒体事业部总经理于琪、腾讯在线视频海外业务中心负责人李凯晨、阿里文娱优酷海外运营负责人周鹏等来自业界的专家进行了主题发言。

杨向华(爱奇艺会员及海外业务群总裁):华语剧将成为跨区域影响力的内容

中国的网络视听最早诞生是以免费为核心,免费+广告的商业模式,到现在所有国内的视听网站都是免费+收费的模式,这两种模式非常适合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东南亚很多的国家商业模式跟中国很像,国内的这样的模式成为了东南亚地区性视频网站模仿和学习的主流。

第三方数据报告显示海外视频市场在线视频在未来几年里会成为观看影视内容的主要的播放设备,比例会越来越高,到年预计超过38%,也就是超过1/3的观看来自于在线视频的观看方式。

我们在海外发现的一些用户习惯和内容喜好的趋势。中国的内容在目前的全球范围内影响力有限,但是我们已经看到华语剧快速增长的趋势,、年的增长很快,现在的影响力还不如韩剧,但是预计未来五年,中国的内容会超过韩剧,成为跨区域影响力的内容。大家有印象的就是,90年代是港剧,年左右是日剧,年以后是韩剧,未来10年是中国的剧会在全球产生很大的影响力。

另外别的商业模式里,我们同时也在做以技术出海的方式,把爱奇艺成熟的视频技术,以SaaS的方式提供给合作伙伴,很多国家的电视台并没有能力制作一个比较好的视频的服务、App开发或者电视端的应用程序的开发,对他们来讲比较难。所以我们同时在SaaS合作,我们提供技术、平台,他们来运营,我们帮助他进入到流媒体的时代。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发行,发行是爱奇艺在平台出海之前做的内容出海一个部分,我们每年现在大概发行4千个小时的内容到各个国家。

刘震(快手科技副总裁):短视频出海的优势与挑战

我结合快手出海的经历讲一下我们感觉短视频出海的优势和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优势方面,中国短视频行业发展跟世界其他地区比起来有比较优势,我们起步比较早,人口规模、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有领先的优势。我们在技术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无论是推荐、审核、算法方面,我们是有优势的。短视频行业相比较于长视频和其他领域来讲文化属性相对比较弱、门槛低。近几年智能手机出口量在世界市场占有率大幅度提升,所以很多方面移动应用有预装的优势。

我们也面临地缘政治的风险和挑战。最近几年互联网主权意识的崛起非常明显。互联网巨头之间的竞争和打压;我们到不同地区要适应各国的监管环境,版权和审核标准各种不同的要求,因为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为文化、宗教、政治制度、价值观的不同,这些方面是非常不一样的;要找到适合的人建立当地的管理团队,这方面也会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因此,在出海之前要对这个地区所面临的形势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评估,对所有的困难和挑战要有提前的准备。要明确目标市场文化习俗、竞争者的情况,找到差异性打法。在管理体系方面需要建立与总部和本地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如果没有本地化的团队,这个事情做起来很困难。但目前内外融通一体化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总部的协调,很多时候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于琪(新浪微博媒体事业部总经理):新媒体传播的节奏感、参与感和时代感

媒体经常问我们,我的消息几点发效果最好,我们看了不同代际年龄层使用微博的时长习惯发现,你只要不在他睡觉的时候发,凌晨2—5点,其他所有时间段都可以认为是高峰时段。如果强行一天里面选择一个最高峰的时段,大概是晚上十点。

实际上尽管用户在喜好上各有不同,但在新闻内容的传播上我们看到了共性。其实跟传统的载体一样,微博上看到的能够吸引用户共性的新闻内容,就是速度、深度,这两个在任何一个载体上的表现都一致。最后这个是温度,这个是新媒体端跟传统端的区别,新媒体端是双向、多向的交流,一条内容有了情感、有了温度的时候,就更吸引用户参与互动和传播。速度、深度、温度是微博上影响传播的核心要素。

我们从现在很多引发巨大传播效果的正能量的片子和项目上看,传播影响力大、效果好的有三个特点,节奏感、参与感和时代感。

什么是节奏感。这是4月份清明节的一个项目,往年的清明节给我们感受最深的都是对自己家人的纪念,今年清明节的主题是纪念英烈,内容生产者首先设置的是为烈士寻亲,为用户植入了一个记忆点,为我们的幸福生活付出生命的人至今没有人为他们祭奠,这个迅速引发用户共情。在共情情绪之下,第二天发布了每一句台词都非常动情入心的主题宣传片,他并不是宣教式的口吻让大家记住烈士多么不容易,他说的是“我看到你今天的幸福生活过的很好,我就知道我当初的付出是值得的,你根本不需要记得我的名字,因为我的名字已不是这个时代最洋气的那些文字了”,这个片子叫做《你记得我我就活着》,让用户把共情上升为动情入心,72小时播放量量过2亿,24小时转发破千万,第三天最后一个阶段让用户参与发布“我家有烈士”,在用户心目中经过前两天的酝酿,我家有烈士已经变成愿意跟大家分享的故事,试想,如果这个项目从“我家有烈士”开始,没有前两天的铺垫的话,用户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我家有烈士跟其他人有什么关系,可能用户第一时间就不会被触动了,所以节奏感是影响传播非常重要的元素。

参与感。我们之前看到的新媒体传播用户主要价值在于互动,让用户转发、传播,但是现在我们发现很多传播效果好的项目已经让用户成为内容的建设者和生产者。比如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项目上,我们用微博的皮肤产品,把每一个用户变成了中国的粉丝,领取属于自己的粉籍。

今年上半年三星堆挖掘的事件,很多的媒体在现场做了大型的直播效果非常好,但是有两个点给我的印象最深,一个是人民日报的这个话题,他的话题词叫“连拆六个盲盒”,是非常具有时代感的文字,第二个是右边的这三张图,创意上没有给大家生硬的介绍文物是什么,而是用了用户常用的battle的词汇跟用户带来了强互动带动,尤其是“听说有人cue我,出来battle”,这样非常有互动感的内容带动用户参与传播。

除了节奏感、参与感和时代感之外,跟用户交朋友,也是我们现在做内容传播的很重要的点。

李凯晨(腾讯在线视频海外业务中心负责人):腾讯视频出海的三大方略

腾讯视频为了加快整体在海外的布局做了很多其他努力:第一是海外收购这块,年疫情期间收购了东南亚比较有名的视听平台叫iflix,之前是在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以及其它地区和国家运营了三四年的时间,在本地具有比较强的知名度。也通过对于这个团队和品牌的整合,我们快速让本身WeTV已有的内容触达到更多用户群里。而且我们和本地一些主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像泰国的BEC集团、菲律宾的ABS-CBN、印尼的MDPictures,都建立了比较深入和全面的合作,也能够让我们在本地平台通过制作一些优质的本地标杆性内容吸引到更多的用户群体,也可以让我们在平台上已有的中国内容触达到更多更新的用户群。

大家如果看过去十年或者二十年韩国文化席卷亚洲或者世界的路径来看,最开始的时候也是通过电视剧出圈,紧接着是艺人、综艺、音乐等等以及其它文化衍生产品。我们也能看到,在过去两年中,随着我们两家平台在海外对中国内容的推广,其实大家对中国内容的了解和认知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年之前这些用户更多接触中国内容的渠道还是通过本地的电视台,本地电视台所采买的中国内容其实局限性和单一性比较高,基本集中于中国大的古装,像《延禧攻略》《如懿传》这样的内容,对于一些新兴的或者能够代表中国年轻人偏好的一些内容,其实宣传力是很不到位的。大家可以看到,这两年《锦心似玉》《以家人之名》《我的小确幸》很多不同类型的中国内容已经能够在当地引起很大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yjw.com/rcys/2003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