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适应(一)
大一的萌新们,你们是否有这样的顾虑?
在高中,你除了学习,什么都不用管;
在大学,你什么都要自己管。
这让很多新生都难免手忙脚乱而又迷茫,例如:
“怎样才能快一点适应大学的生活呢?”
“怎么跟舍友打好交道呢?万一一言不合怎么办?”
“第一次离开家人来到这么远的地方,感觉很紧张,要如何调整心态?想家了怎么办?”
面对扑面而来的全新生活,相信萌新们憧憬期待之余,也带有焦虑和迷茫。而在开学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新生们将会面临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适应。而其中尤其重要的一方面,则是我们所说的心理适应。
何谓新生适应
适应是指有机体为满足自己的需求与环境发生调和作用的过程。大学适应的过程是大学生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不断认识和改造环境,达到与学生环境的动态平衡,以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
新生适应期面临的变化
1生活环境的变化
从中学时可以依赖父母到大学的独立自理,从以前的独居生活到现在的群居生活;同时饮食习惯,作息时间都会有所变化。2学习环境的变化大学教学与中学阶段完全不一样。在高中,老师一切围绕学生转,学生身边时时有老师的指导,父母的叮咛,到了大学就不一样了。大学是以“学”为中心,老师和你们相处的时间将会大大减少,因此,学习主要以自主学习为主。3人际环境的变化
进入大学,我们的交友范围更广。各种社团,各种人际关系需要我们处理。同时大学对人际交往能力有较高要求,需要我们建立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新生几种常见的心理困惑
中学阶段大家的奋斗目标非常明确,即一切围绕高考而拼搏。考入大学后,新的人生目标尚未确立,出现目标的丢失和理想真空。由于目标的迷乱往往使人缺乏方向感,无所适从,再加上大学生活具有自主性。许多新生不知自己该干什么、干什么好,不善于自主地安排生活和学习,导致焦虑、茫然、百无聊赖的感觉比较强烈。如何走出茫然:
1.自我肯定。发现自己的长处,不断地告诉自己,我是OK的。人都是在迷茫中认清自己,短暂的迷茫代表不了什么,给自己信心与信念。
2.找到方向。定下你的目标,给自己独处的时间,好好想一想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并做出合理的计划去实施。
有的新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想象得过于浪漫、神秘和多姿多彩。过高的期望值与大学的现实生活反差较大,导致部分新生入学出现情绪波动和失落。如何走出失落:
1.既然无法改变,那便尽量去适应。平时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听听音乐,和朋友们谈谈心,舒心惬意即可。
2.参加集体徒步,每走一步,就放下过往一些。等你徒步完成后,你会感觉很棒。
3.参加静心活动,在静心中完善你的心。
4.或者可以给自己放个假,离开原来的环境,去远方让身心在大自然美景空气中疗愈。
由于生活方式、习惯、环境的急剧变化,加上远离家乡、亲友和同伴,这对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技能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
有些学生不愿敞开心扉,喜欢自我沉思,自我封闭,独来独往。尤其是初入学的新生,他们中大多数人是初次远离父母独立生活,而以往又缺少独立生活的训练,难以应付较快节奏的生活,同时又思念家人,于是陷入寂寞孤独之中。另一方面,有些学生希望与人交往,但在交往中缺乏自信,容易产生恐惧,常面红耳赤,词不达意不能展现自我,自我防卫心理戒备心理特别强,形成交往障碍。人际关系的敏感,加深了他们孤独寂寞感。
如何消除寂寞孤独:
1.信任他人,交上一个知心朋友。如果发现你这种信任是可靠的,你就会感到非常快乐。
2.努力参加集体活动,成为集体中的一员和他人一起分享快乐,一起分担责任和痛苦。
3.克服孤独感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尽力改变自己原来的环境。一个人的时候,给自己安排一些感兴趣的事情,读读书,听听音乐,从事自己的业余爱好等等。每个人都会有孤单的时候,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乃是人生的—种乐趣。
从中学到大学,许多新生第一次离开家乡,离开长期依赖的家庭与亲人,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尤其是新学期封闭的军训生活,身体上疲劳,生活中还得学会照顾自己,于是出现心理上第二次断乳期,表现为更加思念亲人,怀念原有的生活。另外,刚进大学的他们,与新老师新同学还没有建立相对融洽的关系,很容易导致焦虑,压抑等心理问题。
如何克服焦虑压抑:
1.自我松弛。自我松弛就是从紧张情绪中解脱出来。比如:你在精神稍好的情况下,去想象种种可能的危险情景,让最弱的情景首先出现。并重复出现,你慢慢便会想到任何危险情景或整个过程都不再体验到焦虑。此时便算终止。
2.增加自信。一些对自己没有自信心的人,对自己完成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会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忧虑、紧张和恐惧。因此,你必须首先自信,减少自卑感。应该相信自己每增加一次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点,恢复自信,也就是最终驱逐焦虑。
素材整理:吴嘉玥
图文编辑:覃俊杰
指导老师:何静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