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君怎么办啊?已经回来上课两天了,我发现自己还是各种集中不了注意力,超级不想上课,提不起精神,心情low到最低点,看什么都不顺眼,我是不是出问题了~
万恶的早读~为什么要那么早起来啊!好想睡懒觉!!!本来就不想起,长假回来更不想起了!怎么办,心理君,我现在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心理君,我忏悔!这两天我都没怎么去上课,尽留在寝室玩游戏了!本来游戏瘾就很重,开学之后憋坏了,长假里狠狠地放纵了一把。本来想长假结束就收收心来着,结果现在腰背痛、眼睛酸,却还是不想去上课~~控制不了怎么办?!
这三位小伙伴看似不同的问题,却都是在长假后出现,核心表现为回到学习生活的不适应,所以心理君就在这里统一做个回复啦~
不晓得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长假综合症”?长假期间,我们的身心保持着“娱乐、松驰、非理性”的舒适状态;假期一结束,却意味着开始一种“条理、挑战、理性”的紧张状态,各种压力扑面而来。一下子从松驰的阶段换到紧张的阶段,需要一个调节的过程,很多人会出现短暂的适应不良,也就是所谓的“长假综合症”。
“长假综合症”不仅会体现在我们的情绪上,比如同学提到的觉得自己身心疲惫,心情焦躁,内心抑郁;还会影响到我们的行为,比如感到不愿上课,不想早读,集中不了注意力,效率低下,甚至出现逃避上课,沉溺网络;有时候还会体现在一些生理症状上,比如有的人会出现肠胃不适或睡眠障碍等等。
在这里,心理君也为大家的调整支些招,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理解调整是一个过程,接纳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感受。长假之后出现倦怠期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不要那么快就觉得“自己出问题”了。一开始不用太着急,不要想着一下子就回到过去的状态。别着急,慢慢来,用一周来恢复状态不是过分的事情。
过度的抱怨和不满,只会让自己越来越不开心,试试发掘学校生活中有趣的地方,将注意力转移到目前生活中让你满意的部分,增加积极情绪体验。毕竟“万恶的早读”只是大学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大学生活里还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资源丰富的图书馆,可以并肩战斗、聊心事的同学伙伴等等。重要的是把现在的生活过得充实、有趣,不是么?
多多地跟伙伴们在一起。如果你发现自己很难约束自己,生活也不规律,不妨找同学一起上课、吃饭,这样既可以可以彼此督促,帮助生活更快地恢复正常,还可以加深与同学的关系,通过互相吐槽缓解压力、获得安慰。
适当运动,有助于调整精神状态。假日期间,运动减少,会让人变得“懒懒的”,长假后可以进行运动量相对大的运动,比如快跑、游泳,帮助身体消耗一些能量,重新获得元气。慢跑、散步等活动也能起到振奋精神的功效,对倦怠感和抑郁情绪的消除有显著效果。
可以选择自己信任的人,向他们说说自己现在的感受,或许对缓解这些不良状态很有帮助。一方面,在诉说的过程中,能够得到鼓励和安慰,获得满满的正能量;另一方面,表达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梳理的过程。当把感受说出来时,你或许会发现心里好受多了。
如果一周后你的状态还是没有恢复,也欢迎你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跟心理君聊聊,心理君也希望能够帮到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