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特殊儿童:
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Caringforspecialchildren01情景导入我是一名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天来的一个特教机构实习,其中有一位小朋友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叫小葛,年龄似乎比别的小朋友大了一些,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走路时步履蹒跚,偶尔还流口水,不怎么能听得懂老师的话,却总是哭......后来我才知道他是一名唐氏综合征患儿。作为一名即将从事智障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我该如何面对智力障碍儿童呢?
智力障碍的界定02对智力障碍的称谓有很多,如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发育不全、智力低下、智力缺陷等,直到20世纪初,伴随智力测验的出现,一些学者开始对智力障碍进行重新界定。
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国际疾病分类手册》(ICD-10)中把智力障碍定义为:精神发育受阻或发育不完全,以致智力水平和各种能力受损,如认识、语言、运动和社会技能方面的受损,适应行为通常也有不同程度的受损。
年,美国智力障碍协会(AAMR)指出:智力障碍是一种落后,其特征是在智力功能以及适应行为两个方面有显著限制,表现在概念、社会和实践性适应技能方面的落后;障碍发生在18岁以前。其中适应行为是指人们习得的用于适应日常生活的概念性、社会性以及实用性的技能。
我国将智力障碍称为“智力残疾”。目前,得到一致认可的定义是采用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六类残疾标准中的界定;智力残疾,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此类残疾是指是指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是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智力残疾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之前),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滞;或智力发育成熟以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智力损害或智力明显衰退。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智力障碍的是主要问题是智力发展水平低下,同时伴有适应行为缺陷。特殊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智力障碍发生在18岁之前的儿童。
03智力障碍形成的原因(一)个体出生前的影响因素
1、遗传
(1)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载体,染色体异常通常有数目异常两种情况。目前已发现的染色体异常导致智力障碍的有: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等。
(2)先天性代谢异常
人体代谢受阻,会对个体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产生直接的毒性作用。例如,苯丙酮尿症患儿就是由于身体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造成智力障碍的。不过,苯丙酮尿症只要及早发现,即使限制其饮食,患儿可能有正常的智力发展。
2、先天获得性异常
(1)胎儿期感染。母亲在孕期感染诸如风疹、疱疹、梅毒等疾病,可导致胎儿的智力发育受阻。
(2)药物毒性损伤。母亲在孕期服用大量降压类、激素类或安眠类药物,这些药物会透过胎盘影响胎儿的脑发育。
(3)放射线和化学毒物的损害。在胎儿发育的敏感期,母亲接受过大计量的X线检查或接触一些有毒化学品,有引起胎儿小头畸形、脊柱裂的危险。
(4)吸烟与饮酒。有研究表明,孕妇吸烟、饮酒,婴儿出生时的死亡率较正常人28%,出现智力障碍的概率也大大提高。
此外,孕妇内分泌失调、长期营养不良以及情绪不佳、先兆流产等都可能给胎育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个体出生时的影因素
1.新生儿窒息、缺氧
新生儿由于产程过长,头部受压会使脑部缺氧,缺氧时间过长会使大脑皮层细胞损而导致智力障碍。
2.早产儿、低体重儿
早产儿(胎龄不足38周)和低体重儿(体重不足克)由于在宫内发育不全,出生后在呼吸、进食等方面都有一定异常,发生智力障碍的可能性也较大。
3.新生儿产伤
新生儿出生时,易因助产等因素使脑部直接受到损伤,进而影响智力发育。
(三)个体出生后的影响因素
1、高热性疾病
婴幼儿早期大脑发育尚未成熟,反复的、长时间的高烧和抽容易导致脑细胞功能紊乱,引起智力障碍。
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儿童患脑炎、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后,若治疗不及时会有智力障碍后遗症。
3、各种脑损伤
如意外事故导致的脑外伤、脑震荡等也可能引起智力障碍。
4、重金属中毒等
常见的有铅中毒、汞中毒(工业污染)等。此外,一氧化碳及农药中毒也可能会影响智力发育。
5、营养不良
儿童在生长发育期出现长期的蛋白质、维生素摄入不足,会直接影响大脑的发育、这种情况一般在贫困地区比较常见。单纯由营养不良导致的智力障碍,障碍程度较轻。
6、社会心理因素
儿童长期生活在不良的社会环境中,如贫困、父母文化水平低、早期经验剥夺等,也可能导致其轻度的视力障碍。
综上所述,导致儿童智力障碍的原因十分复杂,但其中有些智力障碍的发生其实是可以预防的。
04智力障碍的分类与分级(一)按智能程度划分级
世界卫生组织按智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不同将智力障碍分为六种类型:轻度智力障碍(50—69)、中度智力障碍(35—49)、重度智力障碍(20—34)、极重度智力障碍(20以下)、其他智力障碍、非特异性的智力障碍。
(二)按支持程度划分
年,美国智力障碍协会按支持程度的不同将智力障碍分为四种情况:①间歇性提供支持,及所需要的支持服务零星的,如仅在失业时需要支持。②有限性提供支持,即所需要的支持服务是经常性的、短时间的,如短期的就业训练。③广泛性提供支持,即在某种环境中有持续性的、经常性的支持需要,并且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如需要在工作中或居家生活中得到长期的支持服务。④全面性提供支持,即在各种环境中都需要提供支持,这类支持服务最持久且需求度高。
智力障碍儿童的鉴定05我国对智力障碍儿童的鉴定标准为:①个体通过标准化智力测验所得智商值(1Q)在75分或70分以下;②在下列十项技能中至少有两项存在缺损或障碍:沟通、生活自理、居家生活、社会技能、使用社区、自我管理、功能性学科技能、工作、休闲活动、健康与安全;③在18岁之前发病。
对智力障碍儿童的鉴定是一项严肃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多学科多领域人检?员共同参与,对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评估。鉴定的内容通常包括:医学方面(如儿童的视力、听力、神经系统检査等)、教育方面(如儿童在幼儿园中的表现和同龄儿童的交往、学习兴趣等)、心理方面(如儿童的智、适应行为测验、注意力、个性特征等测查)、社会方面(如儿童的家庭成员状况、生活环境等)。鉴定的步骤一般有:①转介。幼儿园或学校将怀疑有缺陷的儿童送往专门的诊断机构进行诊断。②初审。通过检查与该儿童有关的书面材料,和家长、教师等人谈话,有目的地观察儿童的日常行为表现等,初步确认该儿童是否真有问题。③个别测验和诊断。由专业人员对儿童进行智力、适应行为等方面的测验。④个案协商。最后尽快召开由心理学工作者、医生、相关教师、家长、社会工作者等人员共同参加的会议,确认鉴定过程的准确与公正,分析鉴定结果,制订具体的教育训练方案等。
(以上内容摘自《特殊儿童心理学》)
06今日好书推荐作者:邢同渊
定价:42.00元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内容摘要《智力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由洛阳市报人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年9月版次印刷。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智力障碍儿童的身体特点、智力障碍儿童的神经活动特点、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活动特点等。点击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进步END负责人:刘新
负责区域:全国
(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