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
你的孩子是否出现
失眠、嗜睡
无原因的头晕、恶心
厌学、上课走神
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
焦虑、情绪不稳定
等等不良反应?
这些在假期结束之后开学之始,中小学生所表现出的一种明显的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非器质性的病态表现,心理学家们称之为"开学综合症"。心理医生认为这些表现都是人潜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将一些不愿面对的、不认同的、被压抑的、不愉快的负性情绪转换成一些躯体症状而造成的,并会持续一段时间。
但是您知道吗?83.4%的孩子表现出来的“开学综合症”都和多动症、抽动症有关!本文就为大家解析“开学综合症”与“多动症”之间的联系,为您解决孩子因“多动症”引起的“开学综合症”所表现出的种种问题。
01“开学综合症”的表现
开学综合症的孩子有如下表现:厌学、焦虑、上课走神、失眠、嗜睡及一些查无明确原因的头晕、恶心、腹痛、小便失禁、疲倦、食欲不振等病症。此外还会伴有一些多动障碍如:过度活动、注意集中困难、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学习困难等等。这些症状严重的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及身体健康。所以当孩子出现以上症状的时候,家长朋友除了要考虑是“开学综合症”之外,也要注意“儿童多动症”的因素。
02“多动症”引起的“开学综合症”的诊断
是否是多动症应该满足以下特点
1、学习时容易分心,听到任何外界声音都要去探望;
2、上课时不专心听讲,常东张西望或发呆;
3、写作业拖拉,边写边玩,作业又脏又乱,常少做或做错;
4、不注意细节,在写作业或其它活动中常出现粗心大意的错误;
5、丢失或特别不爱惜东西(如常把衣服,书本等弄得很脏很乱);
6、难以始终遵守指令,完成家庭作业或家务劳动等;
7、做事难于持久,常常一件事没做完,又去做别的事;
8、与他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9、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丢三拉四;
10、需要静坐的场合难于静坐,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11、上课时常有小动作或玩东西,或与同学讲话;
12、话多,好插嘴,别人说话未完就抢着回答;
13、十分喧闹,不能安静地玩耍;
14.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秩序和纪律,如游戏时抢着上场,不能等待;
15、干扰他人的活动;
16、打逗,易与同学发生纠纷,不受同学欢迎;
17、容易兴奋和冲动,有过火行为;
18、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或登高爬梯,好冒险,易出事故。
03“开学综合症”易发群体
WHO
1、心理素质低和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
2、在学校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
3、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
4、对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的学生以及一些过于追求完美学业的优秀生;
5、易出现“开学综合症”的学生大部分曾在学习或其他方面有过挫折经历;
04“开学综合症”形成原因
1
过于放松的假期生活与过度紧张的学习生活
在寒暑假里,很多中小学生的生活安排没有规律,每天的时间几乎全部用来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和娱乐,吃饭、休闲、睡眠随心所欲,缺乏必要的学习和智力训练,身心放松过度,行为过于懒散,意志消沉。开学后,部分中小学生还留恋这种自由自在的假期生活方式,对紧张的学习生活忧心忡忡,对学校生活产生焦虑和恐惧。
2
缺少清晰合理的学习规划
有一些中小学生会出现矛盾心理,在学校学习时盼望着快点放假休息,在寒暑假开始时觉得还是到学校上学好,假期结束了却又不想去上学。从表面上看,“开学综合症”是中小学生在长假期间过多娱乐休闲、过于放纵自己而导致的,“玩心”一时还没有收回来的表现,而从深层次分析,一些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时间,上缺少清晰合理的规划,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自我意识还不够成熟,不能及时调控自我,没有顺利实现从家庭生活向学校生活的过渡。
3
家庭教育指导不到位
中小学生出现“开学综合症”,说明他们对新学期学习生活“适应不良”,同样也折射出当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与其说是一一些中小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不强,不如说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科学指导还没有真正到位。
有专家研究分析,学校的升学考试压力、人际交往障碍、校园文化生活单调、心理健康教育不力、家庭教育管理放任等,才是导致中小学生“开学综合症”的根本原因。特别是-些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较差的中小学生,或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不好、经常受到老师批评,或性格十分内向,对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又过于追求完美的中小学生,往往是“开学综合症”的易发人群。引导中小学生尽快走出“开学综合症”,就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中小学生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4
因“多动症”等原因引起
很多孩子出现注意集中困难、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学习困难等症状,家长朋友往往把它归咎于“调皮”或者是“开学综合症”。其实很多时候这些症状背后的真正原因是“精神心理”问题。
05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应对“开学综合症”?
1
家长以身作则
为了帮助孩子收心,家长首先要自我收心,以孩子上学的节奏为准调整生活。如:当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尽量不看电视、不玩手机,换成看书,与孩子一同“学习”等等。
2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
开学后时间上就必须重新安排调整,制定一张与学校生活同步的“安排表”,让孩子“倒时差”,杜绝睡懒觉和看电视、玩手机无度的情况。
3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
家长和孩子一起做规划和打算,制定学习计划、树立目标可以帮助孩子明确方向,消除盲目感,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4控制情绪,适时提醒、积极引导鼓励孩子,切忌急躁和责骂
在刚开学的阶段,孩子也许一时半会无法很好地调整自己,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理解孩子,适当的提醒,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地引导孩子、鼓励孩子。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要适当表扬。
5及时发现、正确面对、家校合作、及时治疗
开学时,家长要做到与老师密切联系,对于已经出现了不良症状的孩子,家长首先要保持镇静,对症状认真分析原因,及时疏导;通过与孩子交流,来减轻其内心的压力;对于“重症患者”,家长和老师在认真医院就诊,适当配合心理咨询。
6引导孩子进行适度的复习和预习
经过一个暑假,孩子可能对上学期的知识有所遗忘,不妨抽空回顾一下主要知识内容。同时,也可以提前浏览新学期的教材,适当做些预习,有利于实现新旧知识的顺畅衔接,也有利于孩子能够较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7适当锻炼和运动
宾夕法尼亚大学曾做过一个关于运动锻炼的研究,发现每天运动20分钟,不仅让人产生愉悦的心情,更会提高人体免疫力。面对孩子开学前的焦虑和情绪不稳定,家长们可以引导孩子每天晨运或晚饭后散步。
8切勿相信“收心班”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教育机构打着帮助孩子提前“收心”,更好适应新学期的幌子,其实就是变相的辅导班,这种辅导班非但不能对症帮助孩子摆脱“暑期后遗症”,如果方法不当,还很有可能给孩子造成更严重的心理负担。
温馨提示先对症、再调整、记得及时找医生!
“多动症”、“抽动症”引起的“开学综合症”如果不及时有效改善的话,很容易导致孩子厌学、学习差、自卑、冲动任性等,不但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成绩,还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专家提醒,对于“开学综合症”的孩子,家长要特别警惕,医院诊断有效改善,以防影响孩子身心健康,耽误孩子学业和前程!
易鸣心理
心安之处,归于自我
一个人要先去照顾了自己,才有心甘情愿去照顾别人的可能性。
您的私人心理师张丽预约
心理:抑郁焦虑,恐惧,躁狂症,双向情感障碍,人格障碍,强迫症,失眠,颜面神经自律失调等情感:人际关系心理障碍处理,婚姻感情危机处理亲子教育:考试焦虑症,青春期叛逆,厌学,学业规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